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2024年6月生猪价格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估计今年6月l曰生猪价格怎样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最近3年时间,生猪经历了一番“飞天遁地”的变化,先是从5、6元钱暴涨到20多元,然后又从20多元跌到当下7.5元左右的价格,尤其是今年6月下旬最低跌到过6元水平。猪价的突然大跌打了养猪户一个措手不及,不少养猪户损失惨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猪户的积极性。
为了挽救猪价,在6月份猪粮比跌破5:1后,上级开启了储备肉的收储通道,先是2万吨,然后是1.3万吨,又来了个2万吨,5.3万吨收储将猪价再次拉升到了8元左右的价格。可在产能恢复和消费低迷的大背景下,猪价还是易跌难涨,整个7月和8月的上旬,猪价一直在走下坡路。
不过,在最近一个月,猪肉价格出现了回升,那么猪肉板块中的几只代表个股,究竟谁才是这波猪周期拐点龙头呢?在具体讲个股之前,先来给大家讲一讲,咱们的分析逻辑,也就是市场、板块、个股所处阶段的判断标准。
不管是市场、板块或者个股也好,它们都可以分为蓄劲期、爬坡期、疲劳期、下坡期这四个阶段。
衡量价格所处的阶段,我们第一要看的就是均线。
当30均线由下降转为走平,这个时候,就是进入蓄劲期的第一特征了,提示我们可以关注了。因为底部阶段主力吸筹,往往是静悄悄的,所以这个阶段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有趋势酝酿感,同时成交量整体呈现缩量状态。这个阶段,就是蓄劲期,是精选好股票的阶段。
当价格向上突破重要阻力位,同时均线也由走平,转为向上,那么这个时候,就意味着进入爬坡期了。这个阶段,以持有为主。
而当均线由上升,再度转为走平,同时伴随着价格和成交量的剧烈波动,这个时候就是疲劳期。提示主力要出货了。这个阶段也是获利了结的阶段。
而当价格跌破重要支撑位,且均线开始由走平转为向下,那就是在提示咱们价格正在进入下坡期了。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管住手,保持观望,等待价格再次进入到新的蓄劲期。
新希望从去年三季度,就开启了漫漫下跌路。甚至下跌幅度远远超过了生猪价格的跌幅。
从去年9月份的40元上方一度跌到了今年最低的10元附近。
这已经不是腰斩了,而是膝盖斩。最大跌幅超70%。
不过,从最近走势来看,有了一些变化,
就是价格开始上穿均线,且均线下降的幅度也开始趋缓了。
从成交量上来看,10元附近的成交量明显放大。
从目前来看,虽然还没有脱离下坡期的大框架,但是已经有阶段转换的迹象了。只是后续可能仍然会有反复。
大北农的走势其实比新希望要好看不少。
从跌幅来看,大北农跌幅相对于新希望而言,要小得多。
从走势上来看,新希望目前还处于下坡期大框架内。但是大北农在最近一周已经向上突破了图上方框所示,持续大半年的横盘整理蓄劲期,开始进入爬坡期。
不过,大北农上方并非一马平川,12元附近的前期高点,是比较明显的前期阻力区域。
接下来,来看养猪界的老大哥,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目前30周均线向下,价格绝大部分时间也处于均线下方运行。当前属于下坡期。
它的走势和新希望还是有些类似的,同样是经历了一波大跌,然后在反弹时放量。只是跌幅也是远远小于新希望的。
最后来看创业板养猪大佬,温氏股份,
温氏股份目前走势比较经典,是属于经典的V型反转走势。
即价格经过下降阶段后,并没有形成底部阶段或者是底部阶段较小直接向上涨起来。
在这一轮长长长长的下坡期之后,温氏股份已经从12元附近的底部慢慢走上来了。
从目前来看,30周均线已经有上弯迹象,且价格也连续几周收在30周均线上方,识别为爬坡期。
从最近两年走势来看,新希望和牧原股份虽然已经出现了阶段转换的迹象,但目前还在下坡期的大框架之下;温氏股份虽然已经进入了爬坡期但因为之前的大跌,上方存在不少套牢盘。从目前走势来看,大北农已经处于爬坡期,且上方阻力相对较小,从涨幅来看,也是四只中最近两年涨幅最大的一只,走势更强。
为了能让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当下以及未来都能顺利发展,近日,包括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在内的6个部门联合发声,给出了未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养猪行业也势必会随之发生重大变革,这些变化对占据养猪行业主体的散养户会有哪些影响呢?
1、各地合理安排养殖用地,不得违法违规拆除规模化养殖户,并要求稳定生猪贷款,不得随意抽贷、限贷和断贷;2、大力发展生猪政策性保险;3、不得随意扩大禁养地区,以及清退养殖户。
虽然要求不得违法违规拆除猪场,但是这个猪场要求是规模化猪场,而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最低要求是年出栏肥猪500头以上,可现在农村有大量的年出栏数量达不到要求的,言外之意,这些未达到规模化指标的猪场是可以拆除的。
虽然要求稳定贷款,不得抽贷、限贷,但绝大多数农村散养户都是无法达到银行贷款条件的,他们也基本没有贷款,所以这一政策的提出同散养户也基本没有关系。
生猪政策性保险,对于农村散养户来说是个好东西,作为散养户来说比较缺的就是风险抵抗能力,一旦猪场发生非瘟等严重疾病损失惨重,再遇到当前这种行情低迷的时间就很难翻身。而有了政策性保险之后,散养户可以针对猪群进行投保,这样即使猪群发生非瘟也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有后续翻身的可能。
不得随意扩大禁养区和清退养殖户对散养户来说是个好消息,2024年以来的环保高压让不少养猪户被迫停养,虽然2024年产能大幅下降后为了恢复产能,各地区对于环保的要求有所放松,但是今年产能恢复后,各地养殖环保工作重启,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散养户,而有了这一政策后,养猪户修建的猪场只要在合理的地区就不会被轻易清退,算是给散养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将我国全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300万头,最低不能低于4000万头,如果月度变化超过50%,下降就引导养猪户补栏,上涨就引导养猪户淘汰低产能母猪,月度同比减少超过10%或者连续亏损3个月以上,各地要启动救助补助措施。
这不仅是对散养户有影响,对整个养猪行业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养猪行业缺乏有效的数据指导,猪价涨时一窝蜂补栏,猪价跌时又扎堆淘汰,导致我国猪价暴涨暴跌,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猪肉的稳产保供。有了合理的数据指导之后,不论是规模化猪场还是散养户都可以根据准确的数据合理安排生猪生产,该补栏时补栏,该淘汰时淘汰,将产能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毛猪和猪肉价格也能稳定在合理范围,养殖户有钱赚,消费者又不需要吃高价猪肉,一举多得。
要求将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纳入备案,备案后的猪场不得轻易拆除,如果确实需要拆除,需要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
这一条是针对规模化猪场的,算是给规模化猪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合理手续的猪场不再需要提心吊胆过日子了。但对散养户并不友好,散养户达不到要求也就无法备案,还是要随时面临被拆除的风险。而且规模化猪场稳定后,我国猪价也将会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靠行情涨跌“船小好调头”优势赚钱的散养户也就失去了投机的机会。
四、建立市场预警和疫病防控机制
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数据收集和发布,让养猪户能第一时间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再就是推进重大动物疫病的分区防控。
这两点对于散养户来说有好有坏,好处是有了有效的数据后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淘汰还是补栏,有效应对猪周期变化,缩短亏损期延长盈利期。非瘟依然是当下大小猪场要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国家层面的分区防控有助于各个地区疾病的稳定这对于缺乏有效生物安全手段的散养户来说疾病防控更简单了。
坏处是规模化猪场对于养殖规模的把控能力相比散养户更强,以后拼的就是生产成绩,在这一块散养户是有劣势的。重大疾病的分区防控后生猪会以当地屠宰为主,屠企话语权增强,猪价上涨就更难了。
在此前我国生猪养殖一直是朝着集团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此次文件中明确了散养户的地位同规模化猪场是平等的,要求推进大小猪场,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的协同发展。
如果散养户能提升到同规模化猪场一样的地位,给予散养户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持,对于散养户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毕竟散养户缺少的就是资金和技术,有了帮助可以更好的发展。
散养户虽然在我国生猪养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何去何从,不仅是上级层面,就连散养户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其实,农村散养户的存在不仅解决了很多农民就业问题,对于一些贫困地区脱贫也有帮助,还能将规模化猪场的粪污处理难题缩小化,散养户在以前和现在是必不可少的,未来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从这次6部门联合发声中也可以发现,有些政策也正在向散养户倾斜,随着散养户的正规化,我国生猪养殖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行 2024年猪价格或将达到高点
据农业部对全国4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 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8.2%。去年9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持续10个月下滑,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后期生猪存栏量将持续趋紧。自去年四季度起,生猪价格便开始一路下滑。今年以来,元旦、春节等传统的消费旺季,都没能打破价格下跌的趋势。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滑,养殖企业持续处于亏损态势。虽然5月份及7月份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6月份生猪存栏稍微上涨,再加上消费不旺的夏季,生猪价格短期预计还将会不温不火。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趋势是判断生猪出栏量的先行指标,从而会影响今后猪价的走势。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第二季度生猪出栏,到时生猪出栏量降低,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量减少势必造成价格上涨。预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供应趋紧,生猪养殖效益将在盈亏线上或将达到高点。
应该会涨价,因为2024年猪价跌了。
年初以来,活猪的价格从18元以上跌到60%以上,大部分养殖户都处于每头猪300-500元的亏损区间。近日来,受需求上升带动,生猪价格有所上涨,但仅小幅上涨了两天,今天市场波动较大。9月15日,生猪价格显示,只有华中、华东、西部地区局部上涨,吉林、辽宁、河北等东北、华北地区再次下跌,市场小幅上涨。
从生猪价格来看,受饲料价格上涨、人为价格上涨、防疫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养殖成本较2024年前上涨了2元左右。在成本支撑下,5.5-6.5元的生猪价格应该是当前生猪周期的底部,这足以让一些农户离开生猪市场。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薄弱的产能将继续被淘汰。
一般来说,生猪的一个涨跌周期大约需要4年时间,例如前两轮生猪周期:2024年7月为生猪周期的最低点,4年后至2024年4月再次回到5.5元/kg的最低点;2024年5月至2024年5月,生猪价格跌至5.0元左右,完成了新一轮的起落周期。当前的生猪周期从2024年6月开始上升。如果再用4年的时间来计算,预计将在2024年6月结束,这还需要8个月的时间。
根据以上分析,无论从价格的小猪,播种股票的变化,或猪周期的时间节点,我个人认为会有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在2024年6月之前,特别是在今年11月和12月,当猪肉价格反弹的概率很高,但这并不是生猪价格上涨周期的开始,真正的上涨拐点应该出现在2024年6月和7月。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生猪生产能力缺口和生猪价格高企的现象不会长期存在,生猪价格下跌只是时间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猪肉供应正在逐步改善。2024年以后,一些公司可能会失去钱在个人几个月,但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包括外包母猪和self-breeding大差距,包括今年的疫情和洪水,它有一个伟大的对猪养殖业和价格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
上市公司的人比较乐观。他说:“可以肯定的是,猪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它不可能一直高,但在一两年之内不会这么快。”
生猪价格的下跌并不意味着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面临“灭绝灾难”,而可能是行业规模大幅增长的机遇。根据蔡联社记者获得的信息,自2024年俄罗斯爆发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在2024年达到高峰,目前仍在俄罗斯肆虐。在此期间,后院农场和小型农场在俄罗斯猪肉生产中的比例从2024年的75%下降到2024年的15%,俄罗斯猪肉总产量从2024年的152万吨增加到2024年的369万吨。
关于2024年6月生猪价格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