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关于"9月12号猪价2024"的问题吗?不用犹豫,通过本文提供的信息,你将对此有更全面的认识。赶紧往下看吧,让我们一同揭开谜团。
1、猪价在六七月时上涨过猛后,政策端释放了调控信号,随后猪价涨势便淡了下来。
2、8月的猪价一直窄幅震荡,而到月末时,政策端再次释放信号,将从9月起开始适时投放储备猪肉。
3、这更使得猪价回落,一度灰心丧气,不过这样的状态也仅仅维持了一两天,到9月1日,猪价又重新上涨了。
4、此次猪价上涨的原因也十分明显,主要还是受开学及中秋消费增加的影响。
5、近期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市场猪肉价格稍有回落,再叠加开学及中秋,各地的消费也略有增加;另一方面就是当前市场大猪偏少,虽然政策端投放储备肉的信号释放,但是我们之前分析过,这个信号主要是预警市场,给猪市提前打预防针,但是却并不能掩盖猪价上行的总体大趋势。
6、能繁母猪产能从去年开始回落,直至今年4月份才回归到了正常保有量区间,而算上生猪生长周期约10-11个月,这就意味着,从今年5月起至明年3月左右市场生猪供应都是同比下降的一个趋势,再叠加下半年的消费旺季,所以整个猪价呈震荡上行的格局,这个大趋势是没有变的。
7、当前来看,外三元生猪均价已经涨至23元/公斤,其中有多个省份的价格都突破了24元/公斤,也就是跃进了12元/斤的关口,那么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9月的猪价是否能跃进12元/斤的大关呢?
8、新农观认为,综合市场的供需情况,9月猪价想迈入12元/斤的门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月底时有望冲击,但是有一定限制条件。
9、第一,按往年规律来看,进入9月后,随着天气转凉,猪肉消费渐渐进入旺季。
10、以去年为例,去年第一波猪肉消费的猛增就是出现在9月底至10月初这段时间,从而引发了猪价的全面反弹。
11、而今年中秋节比较早,但国庆长假的消费预期仍然存在,仍有望带动猪价上行。
12、第二,显然市场对于猪价的预期远不止是12元,因为猪价虽然涨了,但是饲料价格也在不断上升,很多养殖户仍然是亏钱的,所以12元/斤显然并不是心理价位。
13、既然不是心理价位,意味着猪价逼近12元/斤的关口尚不足以触发供给端的放量,所以在这个价位上出栏的意愿并不是特别高,供给量也就不会特别地大。
14、但是储备肉的投放可能会改变这一节奏。
15、之前政策端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虽然当前从市场情况来看,投放储备肉的2个市场条件均未达到(即猪粮比价连续两周处于10:1~12:1,或36个大中城市的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30~40%),但是在CPI的目标压力下,投放仍然会启动。
16、虽然储备肉投放量预计不会很大,对市场的实质性影响也不会太大,更不会改变市场的供需,但是会改变市场的节奏,所以9月底10月初时猪价或有望能冲上12元/斤的关口,但是或受储备肉的投放而延缓节奏。
17、那么,接下来猪价的“高点”会在什么时间呢?
18、新农观认为,四季度出现“高点”的概率更高。
19、一方面,四季度天气已明显变冷,传统的南方腌腊、北方灌肠等需求全面启动,而今年春节又比较早,2024年的1月21日就已经是除夕了,因此前期备货也会提前,这使得大部分需求都落在了四季度上。
20、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大猪供应不多,而生猪增重也需要一定时间,需求前置后意味着可能市场会存在一段时间的“空挡期”,而这时也是猪价最有望达到高峰的时候。
21、不过需要提醒养殖户的是,猪价虽然仍有上涨预期,但是在政策调控下,“天花板”已经十分明确,而饲料价格仍然不低,因此不要一味地盲目追高,降本增效,择机出栏将是下半年盈利的关键。
1、养猪户的生猪供给量,和消费者的猪肉需求量,就决定了当时的猪市行情,猪价和肉价主要就是由这两个方面来决定的。
2、 生猪市场上出现了供给和需求关系不平衡的时候,国家为了“保供稳价”,便向市场投放大批量的冷冻储备猪肉,和进口猪肉,来缓解供需矛盾,平衡市场供需关系,让生猪和猪肉处于一种理性水平,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又有利于生猪产业的良性发展。
3、 目前猪价大跌,一反常态,存在有四个深层的原因,现分析如下,以供养猪户参考,希望能够对养猪户了解目前猪市行情有所帮助。
4、①,养猪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养猪模式与过去的养猪模式,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5、过去,养猪主要以农村人养猪为主体,以农村家庭养猪为主要形式,以集体和专业户养猪为辅导作用,生猪养猪规模比现在要小很多,并且生猪产能比现在要低很多, 生猪市场供给是非常有限度的,基本保持与需求相适应的程度。
6、这样就会使平常正常的市场行情,处于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相一致,相平衡, 一到重大节假日和冬腊月的腌腊时候,就会出现生猪供给小于需求,使生猪价钱大涨,被养猪户称为“逢节必涨”,便形成了一种市场规律。
7、这种规律,在目前已经失去了它的规律性,因此现在的养猪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8、现在农村家庭养猪,即散养户基本消失殆尽了,已经看不到了,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村中大型养猪专业户,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养猪行业的养猪公司等连锁企业或集团公司,为主要形式。
9、这样都是以规模化、科学化、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养猪业,促使养猪规模巨大,育肥生猪出栏快,生猪产能已经超过了过去一大节,使生猪市场供给量非常巨大,使目前各地养猪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生猪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10、②,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出现了变化。目前猪肉消费市场,并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因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悬殊非常巨大,城市人口是农村人口的几分之一。
11、另外,目前猪肉消费主要是以腌制腊肉和灌制腊肠为主要消费形式,而需求量并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
12、自从2024年因疫情防控的影响,三年以来,农村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以进城务工为主要形式,而逐渐失去了打工的信心,打工人挣钱非常不容易,越来越困难。
13、 疫情防控给农村人打工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降低了家庭经济收入,大批的农民工返乡务农,种蔬菜,蔬菜滞销,种水果,水果滞销,这样农村人的经济收入大不如三年前,造成家庭整体经济收入的下降。
14、眼下农村腌制腊肉和灌制腊肠,所消耗的猪肉,大大降低,为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他们不得不减少猪肉的消费和支出,所以,今年猪肉市场的需求量整体不如往年,必然使猪肉需求量大幅度的减少,将造成猪肉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15、③,生猪产能居高不下使供需失衡。现在的养猪户都是中大型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养猪户,都是资本控制养猪,都是为了经济利益,生猪价高涨的时候,既以量又以价,获得高额回报,价格下行的时候,采取压栏惜售,垄断市场,使生猪供给量大幅度的减少,迫使生猪价的震荡回升,从而获利。
16、这样一来,各地生猪产能膨胀,居高不下,国家很难调整控制生猪产能,这样必然会使生猪市场供给量长期难于削减,供给大于需求与行情并存,所以,生猪在相当时间内出现过剩,使生猪价在传统销售旺季,不涨反跌的不正常现象。
17、④,冷冻放储和进口猪肉调节行情。自从中秋节前夕,各地为了“保供稳价”,和储备更替,不得不向市场投放大批量的冷冻储备猪肉,迫使市场猪肉供给过大,导致生猪价长时间的震荡下行。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