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天猪价9月17日猪价"的问题,很多人都想要知道答案。别着急,在下面的文章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肉价单月上涨30%,生猪价格创五年来历史高点,猴年里的“二师兄”出尽了风头。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猪肉价格的上涨是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本轮猪肉上涨掺有人为“炒作”因素。那么,随着生猪价格跨过历史高点,未来将何去何从?
近日,很多人都在讲,吃不起猪肉了。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猪肉零售价近20元一斤,肋排最高近35元一斤,“疯涨”是老百姓和业内人士共同的感受。那么,本轮猪肉价格疯涨的背后是什么原因?是前些年猪肉价格低带来的供应不足?是天气及人为因素还是有资本在后面助推?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
昨日(5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望京地区几家大型菜市场和超市后了解到,这几家菜市场和超市的零售猪肉价格相近,分别是前后腿肉一斤17元左右,五花肉一斤18元左右,排骨肉一斤27元左右,最贵的肋排则卖到了一斤35元左右。
摊主告诉记者,往年春节是猪肉价格的高点,一般过了春节就会降,但今年春节以后,猪肉的价格依然一直高居不下,“批发价就高,我们都是跟着拿肉的价格走的”。另一名摊主表示:“这是因为现在肉联厂收不到毛猪。”
记者发现,在这些摊前购买猪肉的顾客并不多,一位摊主表示“现在菜啊肉啊啥都贵,没办法,菜不能不吃,那就少吃点肉。”另一位前来购买猪肉的顾客表示,自己最爱吃肋排,但是35元一斤的价格也让他犹豫,因此只买了腔骨和肋骨都有的排骨肉,一斤便宜8元。
另外,记者在超市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相比“本地”的猪肉,进口的猪肉反而便宜一大截,如来自加拿大的猪肉肋排,仅售19.8元一斤,比本地的34.8元的肋排便宜了近一半。
猪肉价格疯涨是被人为炒起来的?
根据农业部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的数据显示,3月,全国猪肉零售价格每公斤28.6元,同比上涨35.2%;活猪价格每公斤18.82元,同比上涨54.8%;仔猪价格每公斤40.68元,同比上涨101.3%。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轮猪肉价格疯涨不止?
“猪肉的价格跟炒作有关。”新发地市场宣传部詹家宝认为,猪肉价格主要是炒起来的,价格炒高之后很多农民和饲养场不愿意出手活猪,想把猪养到150斤左右再出手,这是一种“惜售”的心理。在肉价上涨的时候,养猪场一般愿意拖后几日出栏,一方面可以增加毛猪的单重,一方面又因为价格上涨可以增加收入。 猪肉价格上涨也掺有人为的因素。
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生猪存栏量低是造成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2024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利润微薄导致生猪养殖纷纷减少。截至2024年2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为36671万头,较2024年高点的46856万头下降约21.7%,较2024年同期的38973万头下降约5.9%。”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则认为,目前猪肉价格的上涨确实是由于供应端的供给不足造成的。“2024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造成了大量养猪场破产和退出,产能大幅下降;同时,由于环保的问题,从2024年初开始拆猪场,进一步造成产能不足。”
除了以上供应链的原因,还有一部分自然原因。去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世纪寒潮”,温度大幅下降,造成仔猪腹泻严重,成活率比较低。这就影响春节以后的肥猪供应,一些屠宰企业甚至遭遇了“断档”,收不到猪。
前不久,在各群里流传着一条3月25日储备肉投放的消息,5省投放总量在1.85万吨,但是至今没有得到证实。不论如何,猪肉价格并未得到控制,时至今日,依然维持在高位。
对此,冯永辉表示,即使消息为真,那么2万吨对于弥补猪肉市场的缺口来说依然太少了。“储备猪肉实际上是企业的库存,一般是4至6个月的轮储周期。今年的形势一直不好,所以企业并没有太多的储备,说白了就是没货,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并没有大规模投放的原因。”
回头看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猪粮比价进入黄色预警区域建议养殖场户勿过度补栏》,其中提到,截至3月9日,全国生猪平均出厂价格为每公斤18.62元,同比上涨52.8%;猪粮比价为9.13﹕1,已进入黄色预警区域。“猪粮比价”是指活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比,它是衡量猪肉价格的一个重要指标。猪粮比价越高,说明养殖利润高,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也越高。同时,这也是政府进行猪肉价格调控的最主要参考因素。据了解,猪粮比价的绿色区域为5.5:1到8.5:1,而近期,生猪价格超过10元一斤,玉米的价格约9角一斤,猪粮比价已经超过10.5:1。
国家有关部门将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规定,适时启动调控预案,努力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在这份调控预案中规定,当猪粮比价处于黄色区域时,由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商,提出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实施。
冯永辉介绍,现在供应端的补栏开始恢复,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据他预测,传递到终端的供应至少还要10个月以上。他预测,今年9月以后,可能会迎来一轮价格的下降。而詹家宝则认为,目前猪肉的价格基本已经达到一个历史高点了,但是他表示,此次的涨价与往年相比周期性不明显,其中可能有人为因素,因此无法预测后续价格的波动。
事实上,除了政府投放储备肉和养殖户的补栏之外,还有增加进口肉,对低保户、大学生等群体加大补贴等措施。 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应的调控政策出台。
与北青报记者在超市中看到的猪肉价格类似,冯永辉表示进口猪肉价格确实便宜,几乎是国内的一半。但是“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填补中国的缺口,中国的猪肉市场是5000万吨的规模,而全球的猪肉贸易量才600万吨”。虽然国家已经在提高进口肉的比例,1月份同比增加了66%,2月份同比增加了110%,但是依旧供不应求。
同时,上述专家表示,在2024年至2024年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许多养殖场、屠宰场都处于亏损或薄利状态,这对于生猪市场是很大的打击。目前猪肉价格走高,以市场调节的方式刺激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也是好事。此时如果盲目进口,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国内养殖户的积极性,短期内猪肉市场反而难以调节恢复。
在养殖业内,有这样一个“猪周期”,大致的轨迹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通常2到3年循环一次, “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就成了养殖户们的“魔咒”。
乍一看,这样的调节十分符合市场的供需关系规律。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在这种带有“滞后性”的市场调节中,有一部分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且这样的悲剧在周期性地循环上演。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也就是说,只有先行出现了价格的波动,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才会随时扩大或减少商品的供应。 供求不平衡影响到价格本来就存在时间差,从作出决定再到见效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养殖业的特性又决定了从仔猪到肥猪的生长周期很长,导致这一行业的市场调节更加滞后。
2024年到2024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之时,许多企业不得不倒闭,这就造成了生猪供应的减少,而现在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走高,补栏的养殖户越来越多,或许会带来下一轮的价格下跌。 我们并不愿看到下一个“猪周期”的上演。或许,不让“猪周期”继续上演的方式,除了对养殖户进行市场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不能盲目跟风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也要进行科学的、带有预见性的宏观调控
小伙伴们,现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感觉吃饭成本会增加,差旅费会更多,还有猪肉限购的消息。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9月4日至2024年9月4日,据统计,中国外三元均价为27.13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1元/公斤,较上周上涨1.18元/公斤。今日猪价涨幅保持在0.02-0.86元/斤,今日猪价跌幅保持在0.08-0.54元/斤。今天生猪价格呈现涨跌互现的态势,部分地区开始下跌,部分地区还在凶猛上涨,达到30元/斤。综合来看,猪价仍以弱势上调为主,
今日最高省份:广东省外三元均价30.23元/斤;今日最低省份:青海省外三元均价13.00元/斤;今日最高城市:雅安外三元均价32.00元/斤;今日最低城市:锡林郭勒盟外均价10.00元/斤;
今日全国玉米均价2024元/吨,较昨日下跌23元/吨,较上周下跌15元/吨。今日最高省份:云南省玉米均价2208元/吨;今日最高城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玉米均价2780元/吨;今日最低省份:黑龙江省玉米均价1793元/吨;今日最低市:阳泉市玉米均价1600元/吨;
今日全国豆粕均价3106元/吨,较昨日下跌7元/吨,较上周上涨26元/吨。今日最高省份:新疆豆粕均价3583元/吨;今日最高城市:湖州豆粕均价4000元/吨;今日最低省份:西藏豆粕均价2700元/吨;今日最低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豆粕均价2300元/吨;
事实上,不仅是广西南宁,福建三明、莆田等地都出台了猪肉价格补贴。其中,三明市明溪县将于8月17日至10月7日实行周末、中秋、国庆平价猪肉销售,莆田荔城区从9月6日起给予4种猪肉产品每公斤4元补贴,两地补贴猪肉产品实行限购。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委已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以猪粮比价为核心预警指标,分别设置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预警区间,表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价格波动。酌情采取信息预警、冻肉封存或倾倒、加强进出口管理等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物价情况和财政实力,对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居民实施价格补贴等措施。
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猪肉会断供吗?
冻肉库存高,调节能力增强,消费者不用担心“买不到肉”
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屠宰企业冻猪肉库存较高,进口鲜冻猪肉快速增长,加上中央和地方储备调节能力增强,都有利于促进中秋、国庆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均衡。消费者不用担心“买不到肉”。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情况看,今年猪肉产量可能明显减少,市场供求存在一定缺口,春节前生猪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但从总体的肉类供应来看,今年的肉类供应是有保障的,老百姓的碗里不会缺肉。船方不负担装货费用
据介绍,农业部门正在加快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措施陆续出台——个稳定基础产能支持养殖场户补栏补养;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优化种猪跨省检疫程序;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落实现有有效防控措施.
同时,农业部门也加强了生猪生产的后续监测、分析、研判和预警,指导生产,稳定预期。积极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疫病防控、流通三大体系,加快从“运猪”向“运肉”转变。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引导和生产扶持,预计明年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
根据往年猪肉价格走势,中秋、国庆假期,居民猪肉消费需求增加。同时,由于各地学校开学,市场对猪肉消费需求增加。在猪肉供应依然紧张的情况下,消费需求的快速增加将进一步刺激猪肉价格的上涨。双节期间,猪肉价格达到每斤30多元,排骨价格达到每斤50元左右。
国家发改委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处于产能绿色区间,生猪价格出现前些年非洲猪瘟时期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国家发改委预计随着下半年猪肉消费逐步增加,生猪价格可望总体回升;我国夏粮主产区已收获小麦2.56亿亩,进度接近八成半。
随着麦收由南向北大面积推进,夏种也进入高峰..
发改委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国内生猪基础产能已调减一定幅度,随着下半年猪肉消费逐步增加,生猪价格可望总体回升。
从期货市场看,今年9月、11月和明年1月到期生猪合约价格逐步抬升,反映了市场对后期价格回升的预期。
截止17日上午10点,2209合约价格为19485元/吨,2211合约价格为19710元/吨,2301合约价格为20390元/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分享,希望能给各位朋友带来参考,如果您还有明天猪价9月17日猪价其他方面的疑问,联系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