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畜禽饲料 猪饲料 >
精氨酸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氨基酸在养殖中的应用

作者:饲料秘籍 时间:2024-10-13 阅读:266

对于"精氨酸在猪饲料中的应用"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现在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探索以下文章内容,相信您会对该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氨基酸在养殖中的应用

1、氨基酸在养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饲料转化率和增强动物免疫力等方面。

2、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养殖过程中,适当补充氨基酸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增重速度。例如,在猪、鸡等畜禽的饲养中,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缩短养殖周期。

3、 氨基酸对于改善饲料转化率也有显著效果。饲料中的蛋白质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动物的代谢负担并造成浪费。通过添加氨基酸,可以平衡饲料中的氨基酸组成,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从而减少蛋白质的浪费。这对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 氨基酸还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的作用。一些特定的氨基酸如谷氨酰胺、精氨酸等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这对于预防疾病、减少药物使用以及提高动物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精氨酸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氨基酸在养殖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侵删)

5、 氨基酸在养殖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饲料转化率和增强动物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以及饲养条件等因素来合理选择和使用氨基酸,以达到最佳的饲养效果。

精氨酸对母猪的营养作用与应用

精氨酸是母猪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可以改善宫内发育迟缓,改善乳成分,增强免疫功能,因此精氨酸对调节母猪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其过量添加也会造成机体的损伤。文章就精氨酸的概况、代谢及营养功能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动物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精氨酸(Arginine),分子式为:C6H14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174.2,为白色晶体或晶体状粉末。精氨酸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异构体存在:D-精氨酸(D-Arg)和L-精氨酸(L-Arg),动物体内主要以L-精氨酸(L-Arg)的形式存在。L-精氨酸(L-Arg)是碱性氨基酸,是动物体蛋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1]。L-精氨酸(L-Arg)在各类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上一般把精氨酸定义为非必需氨基酸,但精氨酸是维持幼年动物生长和氮平衡的必需氨基酸,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成年哺乳动物可以自身合成精氨酸,但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特别是在饥饿、创伤及快速生长状态下。 精氨酸又被认为是条件性必需氨基酸[2]。在应激状态下和特殊生长阶段,精氨酸为必需氨基酸,体内合成的L-精氨酸(L-Arg)不能满足生理代谢需要[3]。

哺乳动物体内许多细胞,如肠细胞、动静脉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细胞等,均可由L-精氨酸(L-Arg)通过结构酶或诱导酶来脱氨基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一氧化氮(NO),并且细胞液中L-精氨酸(L-Arg)的浓度是限制一氧化氮(NO)合成的关键因素。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活性因子,能调节机体免疫,对免疫细胞及其细胞表达的免疫因子都有影响,在维持血管紧张、减少胃肠道黏膜的损害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机体内,L-精氨酸(L-Arg)是内生性一氧化氮(NO)的前体[4-5]。L-精氨酸(L-Arg)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几乎哺乳动物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L-精氨酸(L-Arg)合成胞浆蛋白和核蛋白。Tong等[3]研究表明,精氨酸在动物体内能增加机体内氮储留、发挥调节作用、控制蛋白质更新、促进肌肉的蛋白质合成、改善机体氮平衡,提升机体的免疫状态。

在养猪生产中,IUGR(宫内发育迟缓)不仅是母猪产弱胎、死胎和畸形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是仔猪出生后生长受阻、饲料转化效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6-7]。对于集约化饲养的猪只来说,引起IUGR的原因多为母猪孕期(尤其是孕中期、孕后期)胎盘运输能力的低下和功能的缺失[7]。妊娠期间母体生殖系统乃至全身都会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以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胎儿发育与胎盘血流量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密切相关,正常妊娠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圈外周静脉系统阻力下降,对扩血管物质产生反应而使得胎盘血流显著增加。 通过精氨酸的NO信号通路干预胎盘血流就成了调节胎儿营养供给,预防或改善仔猪发生IUGR的理想途径。

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是维持母体正常妊娠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8]。由于胎儿的胎盘循环缺乏自主神经支配,主要靠血管活性物质来维持其低张状态,因此体内高水平的一氧化氮(NO)可以通过减弱胎盘血管对内皮素Ⅰ、血栓素A2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管张力,并通过防止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来维持胎盘-胎儿血液循环的低阻力,从而保证胎儿的营养供应[9]。Sladek等[10]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在调节妊娠期的血管扩张,增加胎盘血流量,降低胎儿-胎盘循环阻力,使临产前子宫处于静息状态及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调节凝血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精氨酸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后生成的一氧化氮(NO)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并对血管的扩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胎儿的营养又主要依靠胎盘的血管运输,这就意味着胎盘血流可能受到一氧化氮(NO)的直接调节作用和精氨酸的间接调节作用。如果限制母体日粮中的蛋白含量,会降低母体内精氨酸与鸟氨酸的水平,减少了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水平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同时也降低了与多胺产生相关的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及其多胺浓度[11]。Mateo等[12]发现,在母猪怀孕30~114d的日粮中添加1%精氨酸可以防止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从而使活仔数增加22%,窝产平均活仔数从9.37头提高到11.40头,并且使窝重从13.19kg增加到16.38kg,提高24%。Mateo等[13]研究表明,在怀孕30d开始至产后21d初娩母猪的日粮中添加1%的精氨酸,可以增加母猪白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初娩母猪的免疫能力。

母乳中精氨酸量远远不能满足仔猪的精氨酸需要。新生仔猪通过母猪供给精氨酸是很困难的,主要是因为乳腺组织精氨酸代谢非常复杂[14]。Wu等[15]在母猪传统饲粮中添加0.4%精氨酸(共含0.81%精氨酸),在21d泌乳期期间,相对于含0.82%丙氨酸的等氮饲粮来说,对母乳中的精氨酸含量无影响。郭长义[16]研究表明,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能增加哺乳母猪血浆中的精氨酸浓度,但对猪乳中精氨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泌乳母猪乳腺组织中含有分解精氨酸的精氨酸酶Ⅱ。乳腺组织具有较强的吸收氨基酸的能力,精氨酸在乳腺组织中进行旺盛的代谢,生成脯氨酸、多胺等,导致进入乳中的精氨酸含量很低[14]。

母乳中的谷氨酰胺/谷氨酸和脯氨酸是新生仔猪初几天肠细胞生成瓜氨酸和精氨酸的重要前体[17]。鉴于脯氨酸是新生仔猪肠细胞生产精氨酸的主要前体物[18],在母子间存在一种精氨酸-脯氨酸循环,即精氨酸先由母猪乳腺组织转化为脯氨酸,随母乳进入仔猪肠道,然后由肠道组织重新转化为精氨酸以供仔猪利用[14]。 乳腺组织含有一氧化氮合酶,能够转化精氨酸为NO和L-瓜氨酸,是乳腺组织精氨酸的次要通路。猪乳中的多胺含量非常丰富[19],多胺是细胞增殖和分化所必需的,因而多胺可能对新生仔猪肠道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营养意义[20]。

精氨酸对免疫的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精氨酸酶和NO途径实现的。精氨酸可改善动物营养状况,增加胸腺质量和胸腺淋巴数,同时促进植物凝集素、刀豆蛋白等有丝分裂原的产生,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的反应性,从而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靶细胞的溶解作用;增加脾脏单核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以及IL-2受体的活性;增强T细胞介导的IV型超敏反应来降低前列腺素(pGE2)的水平,进一步促进IL-2合成,终产生以提高T淋巴细胞介导的直接或间接反应的免疫调节的强大作用[21]。NO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抑制急性炎症早期中性粒细胞聚集和黏附,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和抑制炎性渗出。NO通过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使三磷酸鸟苷(GTp)转变成环一磷酸鸟苷(cGMp),NO的大多数功能依赖cGMp的信号传导机制。

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应遵循适量原则,超过一定的剂量必然会给动物机体带来负面影响。有证据表明,精氨酸的吸收与色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相拮抗, 外源性添加精氨酸的效果并不理想[22]。Wink等[23]研究发现,精氨酸的过量吸收可能会与色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产生拮抗,过量的外源性L-精氨酸(L-Arg)会使机体在短时间内一氧化氮(NO)含量急剧增高,对机体造成强烈破坏。而且,过量添加精氨酸(干物质中添加量2.5%)的负面影响还包括腹泻、采食量减少、增长速度减缓,免疫力低下,甚至可能致死,这些现象的发生与过量添加精氨酸所带来的氨基酸不平衡有直接的关系。外源性添加精氨酸带来的拮抗与毒副作用均给母猪带来不利影响,而调控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却可以避免上述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及其调控,从而解决母猪精氨酸不足的问题。

日粮中添加精氨酸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机理可能是以下几方面: 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后,可使母猪血浆中精氨酸浓度升高,从而增强母猪自身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保证胎盘内环境的稳定性,增加胚胎的着床和减少胚胎死亡; 血浆中精氨酸浓度的增加,会有更多的精氨酸用于胎儿合成蛋白质,可以保证胎儿机体组织生长有充足的原料来源;再次,精氨酸具有促进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分泌的功能,这些激素有利于增加胚胎的成活率;后,精氨酸的代谢产物NO是动物体内一个很重要的分子效应器和神经递质,它能诱导垂体释放催乳素和生长激素。L-精氨酸能调节母猪的生产性能,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但是精氨酸的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寻求一种价格低廉、无毒害的精氨酸替代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赖氨酸在饲料中的作用是什么

1、赖氨酸是动物最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因具有二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连接在ε-碳原子上,故表现为碱性氨基酸并具备某些特殊性质,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家禽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2、当饲料中添加足够量的赖氨酸可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有利于体内蛋白质转化为较多的肌肉蛋白,提高畜禽胴体瘦肉率和屠宰率;

3、与精氨酸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比例适当时(赖氨酸不得高于精氨酸20%)畜禽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可利用率主要受到饲料抗营养因子和加工方式的影响。

4、赖氨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鱼类所必需而植物蛋白中含量不足的限制性氨基酸。通过植物饲料中添加赖氨酸不仅可以代替高成本的鱼粉,而且因为植物蛋白中磷的含量比鱼粉少,还可以降低对环境中磷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5、氨基酸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活动有关的基本物质,它是生物体中具有独特生理机能的不可缺少的营养成份之一。

6、氨基酸参与机体广泛而复杂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机能。如果饲料中缺乏必须氨基酸——赖氨酸,不但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充分利用,而且还会引起中枢神经受阻,体内蛋白质失去平衡。

7、以上内容参考:知网-赖氨酸在养猪中的应用

8、以上内容参考:知网-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9、以上内容参考:知网-赖氨酸在猪禽营养中的作用

文章分享结束,精氨酸在猪饲料中的应用和精氨酸对母猪的营养作用与应用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zhusiliao/5521.html

标签: 应用,氨基酸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