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畜禽饲料 猪饲料 >
10月14日的猪价预测 关于2024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猪价预测问题

作者:饲界新视野 时间:2024-10-09 阅读:460

大家好,关于10月14日的猪价预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2024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猪价预测问题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关于2024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猪价预测问题

自2024年4月始,我国生猪价格如脱缰之马,一路狂飙,尤其是进入2024年以后,生猪收购价和鲜猪肉零售价在历史高位上不断上涨。 4月中旬开始以来的近三周,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突然出现下滑,降幅达3.5%,品种不好的生猪掉价尤其明显。那么,今后生猪市场将如何运行,是继续下滑,还是恢复高位?这是人们尤其是养殖户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

就此问题,农村大众报《山东畜牧》周刊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内多位从事养猪研究的专家和大型养猪场负责人。

2024年3月至2024年4月上旬,全国生猪价格从每公斤14元上升到18元,少数甚至超过20元,价格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

从4月下旬开始,猪价就开始出现下滑苗头,进入5月份下滑加快,尤其是土杂品种。比如聊城、菏泽、临沂等地区的土杂毛猪价格跌到每公斤14元左右。也就是说,一公斤毛猪至少掉价三块五六毛钱,即从4月上旬的每公斤17元以上降到14元。5月6日,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称,聊城地区仔猪价格也已出现下滑现象,降到了每公斤18元左右。

10月14日的猪价预测 关于2024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猪价预测问题
(来源网络,侵删)

对这种现象,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秘书长曲万文分析说,这应该属于一种临时性的小波动,不会严重影响猪价高位走势。

曲万文说,近期价格下滑,不少猪场尤其是小型猪场表现极为敏感,她每天能接到多个猪场负责人打来的,向她咨询价格走势及是否要扩大出栏。她分析,导致生猪市场这一小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猪病,二是养猪户的恐慌效仿心理。猪病较多使不少中小猪场加大集中出栏量,突击抛售。大猪场的突击抛售化引起猪场尤其是小型猪场和散养户的恐慌和效仿心理,“卖跌不卖涨”的做法引起又一波出栏小高峰,价格相对被压低。

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屠宰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近日,我省最高气温达到30摄氏度,气温升高,猪肉消费量减少,屠宰企业也准备减少收购;另外,猪贩等中间商有意压价收购。有饲料经销商反映,我省部分地区猪疫病的影响在持续,大小猪都有死亡现象,猪贩普遍降低毛猪收购价格,养殖户对他们的压价行为也很无奈。

就此,曲万文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要理性对待价格涨跌。

“近期的价格下滑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分析今年的6-8月还能再涨上来,猪肉价格今年还会维持高价位。”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公司董事长兼总郝有彪说,饲料、药品以及用工价格的高价位决定了猪肉价格不可能短期时间就能回落。

聊城恒顺畜禽良种有限公司总赵莹川也认为,目前,虽然母猪数量有所增加,但由于仔猪成活率不理想等问题,猪源依旧吃紧,猪价在今年6月份后恢复高位极有可能。

潍北农场种猪场场长张继元、烟台牟平富海种猪场场长孔祥杰等预计,从现在到年底,猪价不会有大的波动,育肥猪价格降到每公斤14元以下的可能性不大。

那什么时候能降下来呢?多数人认为,价格拐点可能出现在明年年初,也有人认为明年四五月份猪价才有可能下滑。目前,多数猪场负责人对已经有所回落的猪价持接受的态度,他们认为生猪每公斤14元多依旧是多年难遇的高盈利的价位。

业内人士持这种观点,总起来说,基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生猪产品高价位运行将打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的“三年一循环”的一般规律。从上一个“三年周期”来看,生猪在高价位区间维持时间是22个月。这一周期从2024年4月开始高价位运行至今已有12个月左右,据此看,预计生猪产品还将在高价位持续10-12个月。按规律推算,下一个生产效益及价格下跌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以后。如果考虑到当前养殖存栏恢复情况,可能还会晚一些,在2024年第一季度,甚至再往后推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是不少专家认为,在这一周期中,“三年一循环”的理论将极有可能被突现的诸多新因素所影响。这些新因素主要包括:散养户大幅度减少而规模养殖发展需要时间;受上一轮“卖猪难”冲击,尤其是2024年疫病的影响,生猪存栏减少明显,而养殖场(户)为规避风险,观望心理加重;今年春节前南方大面积降雪、疾病层出不穷、物价尤其是饲料的持续走高及奥运会的召开等,这些均会延长生猪产品高价位运行的时间。

另一方面,母猪存栏虽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但仔猪和肥猪饱和尚需时日。后市生猪存栏的变化形势直接受前期母猪补栏情况的影响。从补充后备母猪到母猪所产第一窝育肥猪上市,至少需要12个月时间。前期,母猪存栏量最低谷出现于2024年5-8月。经过一年的快速恢复,目前母猪供应已经趋于正常。但因霉菌病毒等疾病及2024年春冷天气影响,仔猪成活率低,由此预测,生猪的饱和状态预计应在2024年底或2024年初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采访专家或是猪场一线人员时,他们给出一个不争的 :生猪每公斤18元—20元的价格已到最高点,继续上升的空间几乎已不存在, 要想在短期内生猪生产达到供需平衡,也是不现实的。

“虽然盈利是猪场的最终追求,但是作为猪场经营者,不要把目光只盯在价格上。养猪养猪,最重要的是把猪养好。”郝有彪强调,养猪要保持平常心,只有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提高保健意识、环境意识,走科学养殖的道路,才有可能降低养殖风险,使企业在行情好时能赚大钱,行情差也能有效益。

从宏观来讲,目前作为养殖户,要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行产业化经营,节本增效,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从微观来讲,养殖户在科学饲养的基础上,要加强疫病防控意识,对疫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养殖户应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2024年猪价什么时候开始上涨

由于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猪价一直在下跌,现在已经处在6元左右,这对很多养猪户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今年猪价可能会在四五月份或者明年一二月份开始上涨,不过具体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猪价将会有两个上涨节点,一个是4、5月份,另一个是明年的1、2月份。

对于未来的猪价,有猪贩子表示要想上涨需要依托“两点”:

近期疫情再度出现反复,不少地区还处于爆发的上升期,对餐饮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对于猪肉消费也是毁灭性的,而这也是导致猪价难涨的原因之一。不过大家憋了这么长的时间,后续一旦疫情稳定下来,中高风险区域逐渐解封,那么猪肉有望迎来报复性消费增长。再叠加清明、端午等节假日的冲击,猪肉消费才有希望赶上产能供应,再加上养猪户的压栏、惜售等因素,猪价才真的有希望迎来反转,开始上涨。

具体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目前专家也没有明确的时间预测,根据往常的经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足以。良性估算,在4、5月份猪肉消费有望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2、更换母猪产生的生猪供应空窗期

虽说当下养猪户亏损严重,但是集中去产能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即使有些猪场淘汰了母猪也会在短时间内补充后备母猪,甚至还有部分猪场逆流而上,增栏了后备母猪。这种大背景下,产能大幅下降预计在半年乃至一年之内都不会出现了,唯一能抓住的利好点就是母猪更换产生的生猪供应的空窗期,因为养猪户淘汰的是经产母猪,补充的后备母猪要想怀孕多需要4个月以上的时间,据此推测,这个空窗期应该会出现在明年的1、2月份。

根据上面两点出现的时间,猪价将会有两个上涨节点,一个是4、5月份,另一个是明年的1、2月份。

每到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就会迎来大幅度下跌。主要是因为生猪产能已经恢复,而市场对猪肉又不敏感,可以替代的蛋白质产品太多,比如春天来了鸡蛋、泥鳅也紧跟上市,这也会导致猪肉价格迎来小幅度的波动。

从生产方面看,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 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23.6%,2月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8.2%。

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未来还要看五一劳动节猪肉价格是否会出现小幅度的上升。因为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跌破盈亏平衡点,养殖企业要做好相关亏损安排。

从市场反馈的数据来看,当前猪价下跌并没有那么悲观,虽然行情还是以跌为主,但是不少地区猪价已经有了企稳的迹象,这对于疲软不振的猪市来说也算是一个利好消息。根据猪价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平均价格为13.82元/公斤,环比微弱下跌0.02元,监测到的26个生猪产区,猪价总体走势为2涨10跌14平!

其中猪价下跌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华东以及华北局地,其中东北地区跌势减缓,单日下跌0.05元/斤,屠企报价6~6.8元/斤,西南地区跌幅收窄,四川,重庆下跌0.05,云南下跌0.13元/斤,屠企报价5.9~6.8元/斤,华东地区局部回落,山东下跌0.1,安徽下跌0.05,生猪均价跌至6.9~7.8元/斤。而在华中,华南,华北地区,猪价下跌逐步熄火,行情呈现企稳态势,局部迎来了反弹上涨。

请问今年的猪价在几月份上涨呢

每年3-5月都是生猪出栏高峰期,市场供过于求是必然的,上周三、四、五的猪价有所上升,继周六过后价格开始以大概每天0725元/斤的价格下滑。

今年1、2月份生猪价格先涨后跌的行情与 2024年同期的情况极其类似,主要还是由于受新年因素影响促成的,只不过今年的涨跌幅度更大一些。2024年10—12月份,随着气温降低,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量有所增加,价格稳中有升。进入2024年1月,由于传统新年风俗影响,猪肉消费量大增,生猪市场需求旺盛,行情上涨,养殖户有惜售心理也进一步推升了生猪价格。春节过后,消费高潮也过去了,生猪大量出栏,消费后劲不足,生猪价格也应声而落。

今年生猪消费后劲不足,价格跌幅加大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居民消费习惯在逐步改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肉食的消费已经成为日常消费常态,“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是过年的专利和标志,居民正逐步倾向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新年期间对猪肉的需求量和储备量减少;二是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目前,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瘦肉精”、“速生鸡”等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打击了人们对相关产品的信任,从而减少了消费量转而寻求更安全的食品;三是由于国家提倡节俭,餐饮业生意转淡,餐饮消费习惯也有明显改善,浪费减少。

生猪养殖利润亏损主要由生猪出栏价格迅速下跌造成。由于价格下跌,养殖户现金收入也随之减少。随着传统新年渐行渐远,节前高涨的消费热情也逐渐才能回归到正常状态,节前生猪销售市场小高潮也随之淡去,生猪平均出栏价格迅速下滑。3月11日生猪出栏价格是64元/斤(下同),比2月份78元下跌14元;比去年同期76元下跌12元。饲养成本环比上升。一是本月饲料成本是1460元以上,比2月份略涨30元;仔猪成本费用是360元,比当前320元上涨40元,由于精饲料费和人工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从而也推动饲养成本环比略涨;此次生猪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存栏量充足,而市场需求趋降,生猪市场供大于求。

猪价下滑原因:一、供应方面:去年四季度以来,因猪价涨幅超出预期,两节养殖户普遍存在“押栏”现象,生猪存栏量处于高位;加之,为保障市场供应,春节前中央和地方陆续投放了大量储备肉。二、需求方面:随着腌腊季节的结束,春节前生猪市场需求已趋于减少,节后随着气温回升、大中专院校食堂备货结束以及农民工出省务工,终端消费需求大幅下降。三、猪肉市场销售价格只有12元,但是市场交易量较小,为确保利润,经销商和屠宰企业纷纷压价,也助推了猪价下滑。

三、生猪存栏情况及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通过对生猪养殖户存栏情况的调查得知,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养猪户心理很矛盾,一方面,期待价格止跌回升,有一定程度的惜售心理,对未来几个月的预期不是特别悲观,这一心理从仔猪存栏量增加上就可以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担心价格继续下跌,对于已到出栏头重的生猪不得不忍痛出栏。

目前,生猪大猪存栏量仍处于高位,而消费量则有减缓的趋势。2024年二季度生猪行情仍不容乐观,有可能还会有1-2个月的小幅下走。但养殖户心态却趋于成熟,既不急于大量抛售,又不盲目乐观,持一种谨慎的观望态度大多数养殖户会选择继续谨慎的维持现状,短期内还不会出现大量淘汰出局的局面,但会出现存栏量的继续收缩。随着存栏量的逐步消耗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三季度有可能会出现回暖迹象。

暂时不会,下半年生猪供应有保障,后期猪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动力。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猪价总体低迷,从6月下旬开始,猪价经历了一波上涨,7月份第二周,全国生猪价格每公斤2247元,环比上涨2%,同比涨411%。

根据时代财经网站信息得知,预计价格上涨迅猛在2024年3月左右,近年来,生猪养殖出现更多新情况,如后备母猪的储备以及三元母猪对二元母猪的淘汰,因此不能仅仅依据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对猪周期进行预估,再加上国内饲料的供给以及国际贸易饲料进口情况尚未明朗, 新猪周期的起点尚需观察。

猪肉,又名豚肉,是猪科动物家猪的肉。猪肉中的抗生素是牛肉的5倍,而禽类肉中的抗生素含量仅次于猪肉。

上涨。3-4月份是由于2024年的产能淘减节奏造成的供给下降,但是6-7月份的快速升温则是有散户补栏仔猪、大量二次育肥、猪价会上涨。猪是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古杂食类哺乳动物,分为家猪和野猪,认为猪是猪科的简称。

10月14日的猪价预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关于2024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猪价预测问题、10月14日的猪价预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zhusiliao/5198.html

标签: 预测,年初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