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人问我:"六马种猪到底分哪几种啊?听说选错了得赔钱?" 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去年我隔壁村老张就栽在这事儿上,买了不适合的种猪,结果每头猪多花了200块饲料钱,气得他半年没吃猪肉。咱今天就唠唠这事儿,保管你听完直拍大腿——原来养猪选种还有这么多讲究!
你可能要问:"六马种猪到底分哪几类?" 这事儿得从他们家的"四大金刚"说起,个个都是养猪界的狠角色:
1. 杜洛克:养猪界的马拉松冠军
这货153天就能长到250斤,比普通猪早7天出栏。饲料转化率2.7:1啥概念?相当于每头猪能省下300块饲料钱!山西有个猪场老板跟我说:"用这品种后,我每月电费都省出两顿火锅钱。"
2. 九吨母猪:生育界的战斗机
三年生九吨小猪不是吹的!平均每胎14头仔猪,乳头16个排得整整齐齐。河北李大姐去年换了这品种,母猪淘汰率直降30%,省下的钱够给儿子买台游戏本。
3. 白杜洛克:猪肉界的爱马仕
浑身雪白像披着貂,肌间脂肪含量3%直接碾压普通猪。北京某火锅店老板偷偷告诉我:"这肉卖198一斤还得提前预约,客人就馋那股奶香味儿!"
4. 长白猪:北方汉子的首选
抗寒能力杠杠的,-15℃照样吃嘛嘛香。去年东北大雪封山,老王家猪场就靠这品种撑住场子,成活率比邻居家高22%。
这时候肯定有人嘀咕:"都是猪,凭啥六马的就能多赚钱?" 秘密全藏在他们的选育体系里:
▷ 五代血统追踪:查家谱比查户口还严,连曾祖父那辈的生产数据都能调出来
▷ 电子称重系统:每天自动记录体重,误差不超过半碗米饭的重量
▷ B超测膘技术:背膘厚度控制在12-14mm,比普通猪薄了三分之一
去年参观六马育种场把我惊着了——猪舍里装着中央空调,种猪每天听着轻音乐吃饭。场长笑着说:"这都是我们的宝贝,待遇比我还高呢!"
说个真人真事:山东王姐去年引种吃了大亏,就因为她没注意这三点:
① 合同要看第六行
种畜禽合格证编号第六位必须是"X",代表纯种曾祖代。王姐没注意这点,引来的猪三个月就出问题。
② 运输温度要盯死
装车时肛温必须38.5-39.5℃,差一度都可能应激。上次有个养殖户没测温度,路上死了5头猪,直接损失2万多。
③ 饲料转换要梯度
突然换饲料?等着拉稀吧!正确做法是前三天新旧饲料3:7混着喂,后三天反过来。这事儿我表弟栽过跟头,猪群集体腹泻,兽医费花了八千多。
干了八年畜牧咨询,见过太多人把好品种养废了。六马种猪就像顶配跑车,你得会开才行!最近拿到个数据:会用"三点定位饲喂法"的养殖户,每头母猪年贡献值能达到3.8万,比不会用的高40%。
要我说啊,现在养猪早不是喂饱就行的事儿了。去年认识个90后小伙,用六马种猪+智能饲喂系统,把料肉比压到2.6:1,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4。按年出栏万头算,光饲料钱就能省出辆奔驰C级!
最后唠叨句:别光盯着种猪价格,多想想怎么把品种优势吃干榨净。毕竟这年头,养猪拼的是脑子,不是胆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