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这事儿气不气人?同样喂玉米豆饼,隔壁猪圈宰出来的猪肉红白分明,你家养的咋就肥膘厚得能熬油?今天咱们就仔细唠唠,保准让新手小白也能听懂这其中的门道!
这事儿得从根儿上说——六成看品种,三成看喂养!咱们中国本土猪就像传统老戏骨,宁乡花猪的肉香得能馋哭小孩,可瘦肉率才38%。反观那些洋品种杜洛克、长白猪,随便养养就能到65%瘦肉率。不过别急着全盘否定本地猪,用"土洋结合"的杂交法子就能取长补短。
举个实在例子:本地母猪配杜洛克公猪,生的小猪瘦肉率直接涨到55%。要是搞个"杜洛克×长白×本地猪"的三元杂交,瘦肉率直接飙到64%,这不就跟混血儿长得好看一个理儿嘛?南京农大那帮教授更厉害,整出了"杜洛克×长白×二花脸"的组合,90公斤的猪能出39公斤瘦肉!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蛋白越高越好",其实得玩转分阶段投喂!
这里头藏着个绝招——前敞后限喂养法。简单说就是小猪阶段敞开吃,长到60公斤开始控食。按这法子养,瘦肉能比敞着喂多长1.5%。不过要注意,这标准是给洋猪定的,本地猪得看具体品种调整(参考3)。
偷偷告诉你个新发现:在猪150日龄前后往饲料里加点谷氨酸,能帮猪多长3-5%的瘦肉。这就跟健身人士吃蛋白粉似的,找准补充窗口期效果翻倍!
很多新手觉得猪养得越大越赚钱,其实大错特错!180日龄、100公斤左右就该出栏了,这时候的猪就像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浑身腱子肉。
数据说话:
养到150公斤?那简直是拿饲料钱打水漂!记住这个公式:180天+100kg=最佳出栏点(参考1、2)
现在科学家能通过修改MSTN基因让猪变身"肌肉男",编辑后的宁乡猪瘦肉率直接提高20%。这技术不玩转基因,就是把猪自带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关掉,听着就像给猪开了健身会员卡!
不过这种高科技还在实验室阶段,普通养殖户还是先掌握好杂交育种更实际。就像李奎教授团队整出的三基因编辑猪,既能抗病毒又长瘦肉,妥妥的"超级猪"!
养猪这事儿吧,就跟养孩子似的——先天基因决定下限,后天喂养决定上限。别看现在基因编辑搞得热闹,咱们普通农户先把杂交育种和科学喂养这两板斧耍明白了,照样能养出六成瘦肉的好猪!
最后说句大实话:别总想着走捷径用歪门邪道,老老实实按科学方法养,既能多赚钞票又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这才是长久之计。那些动歪心思喂瘦肉精的,迟早要遭报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