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明明喂了饲料,猪还是三天两头拉稀?新手小白刚养猪最头疼的就是这个——猪拉稀不仅长得慢,严重了还得掏钱治病。网上有人说要加抗生素,有人推荐买高价预混料,可咱普通养殖户就想用低成本自配料解决问题啊!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手把手教你从原料选配到日常操作,把猪拉稀的根儿给掐了。
新手最容易栽在原料上。你以为玉米豆粕随便掺和掺和就行?发霉的玉米比毒药还狠,猪吃了轻则腹泻,重则肝肾损伤。去年老张家30头猪集体拉稀,兽医一查就是玉米堆在墙角受潮长了黄曲霉。
再说说豆粕用量。小猪饲料里豆粕加到25%以上,那简直是在给猪肠子“上刑”——豆粕里的抗营养因子没经过高温处理,猪消化不了就窜稀。反过来要是只用10%的豆粕,蛋白质不够又会营养不良。
第三个坑是粗纤维含量。有些养殖户觉得麸皮便宜就往死里加,结果饲料里粗纤维超过8%,猪的肠子根本扛不住。特别是断奶仔猪,饲料里麸皮超过5%准拉稀。
不同阶段的猪得用不同的配方,就跟人吃饭分年龄段一个理儿。咱们拿20-60公斤的育肥猪举个栗子:
原料 | 推荐比例 | 最高不能超过 | 关键作用 |
---|---|---|---|
玉米 | 65% | 70% | 提供能量 |
豆粕 | 18% | 22% | 补充蛋白质 |
麦麸 | 12% | 15% | 调节肠道蠕动 |
预混料 | 4% | 5% | 维生素矿物质 |
石粉 | 1% | 1.5% | 钙质补充 |
注意!这个表里的麦麸要是给哺乳母猪用,得降到8%以下,不然母猪便秘会带得小猪拉稀。要是夏天高温高湿,玉米比例可以下调3%,换成2%的益生菌发酵料,既能防霉又能调节肠道。
Q:我都按标准配了,猪怎么还是拉稀?
A:八成是饲料加工环节出问题了!比如粉碎粒度太细(低于1mm),饲料在胃里停留时间短,直接冲进肠道就会拉稀。还有的人拌料不均匀,该预混的维生素没拌匀,猪吃进去营养失衡。
Q:用自配料需要额外加药吗?
A:千万别乱加抗生素!可以在每吨料里加2公斤蒙脱石或者1公斤酸化剂。有个小窍门——在饲料里掺3%的炒黄豆粉,里面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减缓肠道蠕动,亲测有效。
Q:换料期间要注意啥?
A:至少要给猪5-7天过渡期。第一天新旧料按1:4配,每天增加20%新料。突然换料的话,就算是再好的配方,猪的肠子也受不了这个刺激。
养猪这事就跟做饭似的,火候调料都得讲究。别看现在网上动不动就推什么高科技配方,咱普通养殖户抓住原料新鲜、配比科学、操作规范这三点,保准能把猪养得膘肥体壮不拉稀。下次要是再碰上猪腹泻,先别急着打针,把饲料袋子翻出来对照看看,说不定问题就出在你天天经手的饲料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