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畜禽饲料 猪饲料 >
影响猪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影响仔猪对豆粕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作者:饲料配方师 时间:2025-03-08 阅读:103

大家好,关于影响猪饲料消化率的因素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影响仔猪对豆粕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1、豆粕是猪的主要蛋白饲料原料,但是豆粕的消化率不仅跟豆粕的质量有关,也与猪的消化生理特点有关。最常提到的是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但是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以通过热处理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豆粕加工要熟化。因为生的豆粕会影响蛋白的消化。

2、提示:大豆球蛋白作为大豆中含量最高的抗原蛋白,在仔猪致过敏反应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他在食品加工中如何参与凝胶、发泡和乳化特性的形成。至于在畜禽过敏反应方面,则以大豆球蛋白的理化性质、对幼龄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等研究为主,而在以单个抗原蛋白为对象探讨其对动物的致过敏剂量和作用机理方面还很欠缺。

有效提高仔猪饲料消化率的措施,怎样提高仔猪饲料消化

1、仔猪有一个很明显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快速,所以提高仔猪的饲料消化率,减少防止仔猪的腹泻,可以促进仔猪的生长,为了达到这个作用,可在仔猪的日粮中添加大概1%~2%的柠檬酸:

2、降低仔猪胃肠内pH值,减少腹泻发病率柠檬酸可降低日粮的ph值,提高胃肠道的酸度和消化酶活性,促进乳酸菌繁殖,抑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生长。在42日龄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0.7%和1%的柠檬酸,可使其胃内容物的pH值从4.5分别降至4.2和3.5,并可显著地减少胃结肠和直肠大肠杆菌数量。同时,乳酸菌和酵母菌大量生长,能有效地防止因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消化紊乱和腹泻。

影响猪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影响仔猪对豆粕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网络,侵删)

3、改善日粮适口性,促进仔猪生长据试验,在日粮中添加1%~2%的柠檬酸,可使仔猪采食量提高5.2%~19.8%,仔猪日增重提高9%~38.67%,饲料转化率提高11%~15%,且添加柠檬酸优于添加其他有机酸。

4、调节胃的排空速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的柠檬酸后,胃和肠道中的pH值降低,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通过对小肠壁的化学刺激,使之分泌肠抑胃素,减慢胃排空速度和食物在肠道内的移动速度,延长了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使食物与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柠檬酸能与仔猪必需的矿物质元素Ca、Cu、Fe、P、Zn、Mg等形成易被吸收利用且生物学效价很高的螯合物而促进它们的吸收与保留。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矿物质元素在碱性胃肠道中易形成不溶性难吸收的盐类,而柠檬酸能降低肠道的pH值,促进脂肪对饲料中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5、直接作为日粮成分,促进仔猪新陈代谢柠檬酸是粮、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释放出的ATP能起到日粮组分的作用。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减少仔猪因糖元异生和脂质水解造成的损耗,在体内合成ATP时对电子传递系统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对ATP的形成和生物总量的积累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仔猪的新陈代谢,增强仔猪对能量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6、防止饲料氧化,减轻仔猪断奶应激柠檬酸是饲料抗氧化剂的增效剂,其作用机理是对饲料中的金属离子有封锁作用,使其不能起催化氧化反应的作用。同时,由于早期断奶仔猪采食量较少,对糖类及蛋白质饲料利用率较低,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饲料中的柠檬酸可以促进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有效地克服仔猪的断奶应激。

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1、猪对蛋白质的消化与利用形式是氨基酸,在选择蛋白饲料时,不能仅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来评价饲料的优劣,而要看蛋白质是否能被机体消化吸收。通常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1)饲料中所提供的蛋白质本身是否容易被消化。羽毛粉的粗蛋白含量高达86%,仅有25%是可消化的,由于大部分是角质化蛋白,如果不经过预先消化处理,这种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极其低的。

3、(2)粉碎饲料的颗粒大小也直接影响着蛋白质的消化率。即使饲料中提供的蛋白质本身是容易消化的,但如果加工粉碎的饲料颗粒太大,消化道中的蛋白质消化酶不能在饲料排出消化道前将蛋白质完全浸透,其中的蛋白质仅仅部分被消化。相反,较小的粉碎颗粒与蛋白质消化酶接触的面积相对要大,更容易被消化。

4、(3)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蛋白质很少能被消化掉。

5、(4)长时间加热或加热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但适当的蒸煮、膨化和烘烤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影响不大。

6、(5)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影响。蛋白酶抑制因子能使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如生马铃薯中含有非常强的糜蛋白酶抑制因子,生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如果直接用来喂猪,就会大大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对这类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的饲料,通常要经过煮熟或加热使蛋白酶抑制因子遇热变性失活,才能用来喂猪。

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不同种类的动物消化器官结构、功能、容积不同对饲料的消化率不同,尤其是粗饲料消化率差别较大,其中牛>羊>马、兔>猪>禽。动物对精饲料消化率差异较小。如:若要使有机物消化率均达到98%,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牛18%,猪10%,禽5%。饲粮粗纤维超过上述指标时,牛的耐受力最强,禽类最差,家禽日粮粗纤维不超过6%。

高度培育品种对粗饲料消化率极低,耐粗饲性差。

幼小、老龄动物消化率低;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器官不断发育、完善,动物对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的消化率提高,但无氮浸出物和有机物消化率变化不大。随着衰老,消化机能衰退,消化力降低

健康动物的消化力强,病态动物消化率低, 保持动物健康是保证高产的基本条件。

青绿饲料消化率>干草、籽实>秸秆。

饲料中粗蛋白提高,消化率提高,对反刍动物尤其明显;粗纤维与消化率呈负相关,对单胃动物尤为明显;淀粉含量过多,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降低;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有利于消化,但过多不利,尤其对钙、粗纤维的消化不利;增加维生素、平衡补充微量元素可促进消化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本身含有的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饲料消化的微量成分。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降低消化率。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抑制酶的活性。如大豆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皂素等;抑制酶的分泌。如硫葡萄糖甙;与底物结合,形成不溶性产物。如单宁与蛋白质结合,植酸、草酸可与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结合;增加食糜黏度,阻止酶与底物结合。如大麦、小麦中含有的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等。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的消除:加热,使抗营养因子灭活;化学处理,可用硫酸亚铁脱去棉酚,用酸,碱处理也可以脱去;培育低毒品种;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控制饲喂量:单独使用时量大可能出问题。如棉粕、菜粕单独使用时,达10%即有危害,但如果同时使用5%棉粕和5%菜粕,却安全。

(1)适当合理的加工处理可提高饲料消化率,如适当粉碎精饲料、对粗饲料进行碱化、氨化、微贮、膨化可提高消化率。

(2)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可提高消化率饲料颗粒化可防止动物挑食,提高适口性,延长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提高消化率,过度粉碎饲料不利于消化。

(3)随饲养水平提高,饲料流通速度加快,消化率下降饲养水平是指实际饲喂量相当于维持饲喂量的倍数。

(4)饲料搭配技术与养分平衡状况也影响饲料消化率平衡设计日粮可提高消化率,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消化率。

气温对猪采食量、饲料消化率有什么影响

在等热区范围内,猪的采食量相对恒定。在高温环境,猪的采食量减少,以减少因采食和消化食物而引起的体内产热。环境温度较低时,猪体散热量加大,为维持体热平衡,猪只采食量相应增加,以增加体内产热。 猪的采食量夏季减少,冬季增加。环境温度对猪的消化率也有一定影响。环境温度影响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而饲料消化率与其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成正比。高温环境中为减少产热,甲状腺分泌活性降低,猪的胃肠蠕动缓慢,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长,因而饲料消化率较高;相反在低温环境,甲状腺分泌加强,促进胃肠蠕动,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短,饲料消化率较低。

影响猪饲料消化率的因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猪饲料消化率的因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zhusiliao/12004.html

标签: 消化率,因素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