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9月19日全国猪价行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9月19日全国猪价行情以及2024年12月12猪价为什么暴跌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进入12月,南北方生猪价格跳水,多地单斤售价重回8元区间,东北局地更是进入7元时代,不少养殖户猪粮比在盈亏平衡线徘徊,此前备受期待的南方腌腊旺季和北方杀年猪行情也未给猪肉市场带来转机。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援引专家意见发文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生猪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性出栏。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供增需弱是此轮猪价跳水的根本原因。随着此后消费需求恢复,预计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价格将温和反弹,明年二季度后恢复到合理位置,建议养殖户不要盲目押宝春节后行情。
“昨天又是大落8毛,今天抓白条猪每斤最低到8元,公司收购价每斤7.5元—7.8元。”12月21日,山东即墨一养殖户在某养猪论坛里分享了当日报价。另一养殖户则称“扛不住了”,计划最近两天出售掉手里的生猪,“实在受不了猪价煎熬”。
在经历三季度的11周连涨后,生猪价格自11月开启下行模式。至12月中旬,养殖户期待的南方腌腊旺季和北方杀年猪行情并未给猪肉价格带来实质性带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生猪价格自11月开始下跌,但前期价格相对稳定,真正大幅下跌发生在最近20天左右,且有崩盘迹象。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2024年12月5日—12月11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31.61元,环比下降1.6%。截至12月2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8.35元/公斤,较上一日下降2.2%。
搜猪网数据显示,12月2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7.41元/公斤,单斤价格已跌至8元区间,全国南北各地行情仍持续大面积下跌态势。另据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东北局部地区生猪公斤价格已跌至15元—16元区间。
与此同时,生猪期货市场也出现跌势。截至12月19日收盘,生猪期货近月2301合约报15615元/吨,跌幅7.98%;生猪期货2303主力合约报收于15470元/吨,跌幅3.58%,创今年4月以来新低。
结合上市公司销售数据来看,2024年11月,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3.33元/公斤,环比10月下降10.44%。温氏股份11月毛猪销售均价为24.11元/公斤,环比变动-9.67%。新希望同期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2.3元/公斤,环比变动-13.67%。天邦食品11月商品猪均价为23.65元/公斤,环比下降约11.32%。整体来看,大型养殖集团生猪均价已整体回落至今年9月水平。
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近日组织召开视频会议。专家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
搜猪网分析认为,进入12月以来,各大头部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速度加快,普通散养户也出现了跟风抛售潮,加上猪价下跌、需求不及预期,养殖户恐慌情绪持续发酵,进而持续出栏,为之前的集中压栏买单。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猪价格经历先跌后涨的过程。6月初,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脱离过度下跌及预警区间,大部分养猪企业二季度亏损大幅缩窄,9月实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至10月末已实现单季扭亏或前三季度盈利。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区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研判,认为生猪价格明显上涨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尽管下半年生猪存栏持续增加,尤其是6月以来仔猪供给量持续增加,但由于压栏和二次育肥导致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存在供给后置,一定程度上导致此前两个月出现猪价超涨情况。生猪价格自11月起回调,主要原因是标猪供给呈环比增加趋势,二次育肥也开始放量。
“12月初并没有出现预期反弹,养殖户恐慌心理被放大,近两周生猪价格跌幅较大。”朱增勇分析称,供增需弱是此轮猪价跳水的根本原因。从供给端看,每年12月至春节前是生猪供应高峰,加之小型养殖户押宝年底行情,二次育肥、回圈增重大猪直至12月份才恐慌抛售,产生踩踏效应。从消费需求来看,猪肉价格在12月中旬前处于较高位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屠宰场生猪需求量下降,肉店销售也有所下降。种种原因导致当前生猪价格短时间处于超跌状态。“养殖户要避免恐慌出栏情绪,冷静面对当前的猪价过度下跌,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踩踏效应进一步放大。”
对于生猪市场后期走势,搜猪网分析认为,短时间来看,市场供需基本面难现明显改观,且在恐慌情绪笼罩下猪源供给持续偏多的态势也难改变,“毕竟大家积攒了两三个月的猪都是想在年底释放的。”接下来猪价止跌或是反弹,很大程度上要靠需求端翻盘。随着部分地区猪价已经跌至成本线附近,养殖端扛价情绪逐渐升温,生猪市场跌势或收窄企稳。
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指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处于总体合理区间,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养殖户无须过度担忧。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节奏,不恐慌性出栏,保持生猪产能基本稳定;猪肉加工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库存,扩大市场需求,共同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必要时采取收储等储备调节措施,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冯永辉认为,长久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消费恢复只是时间问题,但养殖户需要经历一个阵痛过程。“目前猪粮比已经降至5.5:1左右,低于盈亏平衡点,我认为不具备继续下跌的空间,预计拐点会在一两周内出现。国家发改委也在对外释放信号,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性地出栏。”
朱增勇认为,猪肉消费需求会有所恢复和提振,猪肉价格不会持续下降,预计在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期间会季节性地温和反弹。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后,预计全国性的消费将逐渐回暖,猪肉价格也将恢复到相对合适的位置,但同时提醒养殖户避免投机进行二次育肥,不要盲目押宝春节后行情
整体来说,肯定会上扬,因为先在跌到几乎谷底了。建议看看博亚和讯网站。
第17-19周生猪市场分析预测 2024年5月15日冯永辉/博亚和讯
国内生猪主产区价格走势:深跌至谷底
五一节前后三周,主产区活猪价格并未出现大幅波动,而是继续深跌至谷底。四川泸州活猪价仍维持在5元/公斤左右的低价位。湖北活猪价从5.6元/公斤左右跌至5.4元/公斤;江苏活猪价跌破5元/公斤,至4.9元/公斤左右。黑龙江活猪价跌至5.2元/公斤左右,河南猪价6元/公斤左右,广东猪价7.4元/公斤左右。
外省输入上海生猪价格走势:低谷平稳
五一前后,外省输入上海生猪价格仍处于低谷平稳。外省输入二元商品杂交猪价格从5.8元/公斤跌至5.6元/公斤,三元商品杂交猪价格6元/公斤,上海本地猪价从6.1-6.2元/公斤小幅反弹至6.4元/公斤左右。
分析预测:五一节未拉动猪价上涨
如前期所预测,受供求关系影响,五一节期间国内生猪价格反弹乏力,为出现上涨,部分地区还继续探低。
供应分析:种猪存栏自2024年开始伴随着猪价飙升而快速增长,经过2024、2024年一年多的大量补栏,能翻母猪存栏比重上升至较高水平,生猪出栏呈释放式增长,供应充足。虽然2024年10、11月猪价暴跌期间部分地区宰杀母猪,且自2024年冬开始各地猪病增多,母猪产仔率低,仔猪死亡率高,有关各地死猪乱扔污染环境,及猪贩子收购病死猪的报道屡见报端。
据博亚和讯调查,当前已有相当一大部分养殖户受猪价低靡及猪并困扰,难以维记,开始宰杀、淘汰母猪,部分地区能翻母猪存栏比重已经大幅下降,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博亚和讯分析认为,猪价低谷再维持1-3个月,能翻母猪的存栏比重将发生大的变化,生猪供应充足的格局将逐渐改变。
需求分析:随着天气的转暖,肉类消费将迎来淡季,水果、蔬菜、水产品将逐渐上市,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改变。这对于生猪市场来说无疑是利空因素。目前,对于生猪市场的一个利好因素来自于禽流感。当前禽产品需求仍处于低谷。猪肉和禽产品之间的替代作用对猪肉需求和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但力度有限。
从生猪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看,后市猪价仍不乐观,上涨动力不足。
博亚和讯分析认为,未来的1-3个月是生猪市场供求格局由供大于求向供小于求转变的关键时期,因为需求仍将持续数月的低迷,猪价仍将难以回升,维持数月的亏损对于多数养殖户来说实乃“寒冬”不少养殖户已经撑不下去,杀母猪、买猪场。这种势头若维持1-3个月,最终必将导致猪群结构从种源上发生改变,从而为新一轮上涨周期的来临打下基础。 当前需密切关注各地养殖户的仔猪、种猪补栏、淘汰情况以及猪群结构的变化。
博亚和讯分析预测,受需求影响,生猪市场低迷还将维持数月,入秋以后有望全面上涨,短期内难有大涨势头出现。
生猪价格从2024年9月开始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截止到现在已经持续将近9个月,虽然临近春节期间,生猪价格有所反弹,但持续时间不长,春节后市场行情有持续走低,目前为止已经跌到最低点。顾名思义,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商品必然会出现价格下跌现象,生猪行情也不例外。固然,去年生猪价格还受到了猪链球菌、禽流感的一再影响,使得生猪行情雪上加霜,影响更是不堪一击。
许多的农村养猪户在经历了去年的生猪掉价后,都已经暂停饲养,观察市场,虽然在春节期间价格有所回升,但市场最终还是没有诱发养猪户再一次补栏。小型养猪户拆猪圈,卖母猪,大型的养猪场也在趁机压缩、淘汰更新母猪,这些消息在养猪户和网络上随处可闻。再加上接近夏季,肉食品消费转为淡季和春节后猪价的一度再跌,使得养猪户没有补栏,而只能观望市场。
玉米在猪饲料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价格也直接影响到养猪的利益。目前国内玉米价格普遍上涨。
供需关系有所变化,关内部分产区将变销区。随着农民玉米存量的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关内产区大型深加工企业周边地区以及铁路交通沿线,农民玉米存量将降至底部或基本枯竭。这样山东、河北的部分地方将由原来的产区变为销区,不但不能继续提供南方销区饲企的玉米供应,还需跨省或向东北地区采购玉米以供当地使用。这不但增加运输费用,提高当地玉米成本价格,同时还拉动东北玉米价格上扬。另外,前期燃油价格提高、铁路运价上涨,经销商暂未提高销区到站价格;但随着后期国内玉米购销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目前的买方市场将转为卖方市场,油价、运价的上涨因素不会继续由买方内部消化,而将随同产区玉米价格一并上涨,这将使得销区玉米价格涨幅相对有所增大。
自去年生猪价格下跌,猪肉价格却没有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而随之下跌,当时因为天气转冷,打动了消费者对生猪的消费,曾出现了生猪下跌,而猪肉回升的现象。但春节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猪肉价格也跌了最低点,有的地方已经与蔬菜价格相近,消费量的减少导致屠宰量的减少、屠宰量的减少造成了生猪价格下跌,而天气的转冷和存栏量的减少,将会在10月份左右会出现价格回暖的现象。
春节过后,随着生猪价格的再一度下跌,国内仔猪价格也随之下跌,据本网信息员提供的消息,目前江苏的仔猪价格已经降到1.7元/斤左右的价格,尽管仔猪价格较低,但农户并没有趁机补栏。仔猪价格的下跌必然导致存栏母猪数量的压缩,(这个时期对于规模养猪场来说应该是个整顿繁殖母猪队伍的好时期。)
持续了36个月好行情,诱导了外行介入养猪行业,当然也是导致本次猪价下跌的因素。
但对于现在的行情来说,外行在摸不透市场的情况下,是不干再介入本行业的,据本人了解,很多的行外人士都在咨询本年度的生猪行情,都在准备养猪,在没有技术、销路的情况下,尽管现在仔猪价格较低,也没有趁机补栏。
在下半年没有疫病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的情况下,随着大型养猪场的内部调整和消费季节的来临,生猪价格在10月份将会出现回暖。
市场波动是有周期性的,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潮落会有潮涨时。在当前遇到市场低谷时,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不要因为市场的一时波动就对养猪失去信心。
那么以上就是关于9月19日全国猪价行情的相关内容啦,以上内容作为参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小伙伴,如果还有更多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关注本平台继续浏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