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10月一日猪价行情毛猪"问题充满疑问和困惑。别担心,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小编将详细介绍,帮助您消除疑虑。
2024年4月份全国各地猪价涨至了历史最高价,广东、福建、浙江等部分地区出栏肉猪价格甚至突破了10元/斤,河南、山东、湖北等主产区猪价涨至9元/斤左右。但正当广大养猪界人士沉浸在幸福中之时,5月份开始,新一波猪价暴跌开始了!
仅仅4个月的时间,主产区猪价便从9元/斤左右跌至了9月底的5元/斤左右,跌幅近50%!中国生猪市场直接从“天堂”掉进了“地狱”。2024年4、5月份补栏仔猪进行育肥的养殖户,在这轮猪价跳水中首当其冲,损失最为惨重,因为补栏时的仔猪价格普遍在600元/头以上的“天价”,出栏肉猪的成本在6.5元/斤左右,又恰恰赶上9月份的价格低谷,每头猪亏损了200元以上。
“猪价跳水”的原因有哪些?之前是否有先兆?春节前的猪价将如何波动?2024年的生猪市场是否会进入更为严重的亏损?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专门分析研究国内生猪市场方面的专家、搜猪网/中国生猪预警网的首席顾问冯永辉先生。
猪价“跳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冯先生认为,猪价从2024年5月份开始暴跌,短短4个月便下跌了近50%,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大的跌幅,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属意料之外。说它是情理之中,原因在于,2024年年底我们就通过自己的网站及业内媒体发布了对2024年生猪市场的分析预警报告,报告里我们对今年生猪市场的走势整体判断就是会持续下跌。说它是意料之外,主要是因为,猪价的下跌幅度和底线确实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测。之前我们曾预测,今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的底线是在6元/斤左右,但没有想到的是9月中下旬很多产区的最低价居然达到了5元/斤,销区也跌破7元/斤。
猪价在短短4个月便下跌近50%,分析其中原因,冯先生认为有以下三个因素。
去年补栏生猪开始陆续出栏。从2024年5月份猪价暴涨,各地养猪场(户)母猪补栏积极性大涨,母猪存栏出现拐点,生猪生产开始进入恢复期。根据母猪生产周期推算,其第一窝仔猪就是在2024年的5、6月份前后出栏, 这意味着5月份开始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一年前母猪存栏的增加开始反映在生猪的市场供应上。也就是5月份后生猪市场的供应开始增加了。
5月份开始猪肉需求进入淡季。夏季是各种蔬菜、水果、水产品集中上市的旺季,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如果猪肉价格过高的话,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既然是淡季,自然价格也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5月份开始需求减弱也是猪价暴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也是令众多养猪界人士愤愤不平的,就是下游产业的恶意压价。2024年以及2024年5月份以前,我国养猪业一直处于强劲恢复阶段,母猪存栏量虽然大幅增加,但生猪供应量仍远远不足,很多屠宰企业由于猪源紧缺,不得不互相竞争争抢猪源,人为加剧了猪价节节攀升,但屠宰企业却因为成本居高,而盈利状况非常差,部分屠宰企业甚至濒临倒闭。今年5月份以后随着去年补栏母猪第一窝仔猪的出栏上市,猪源紧缺的现象开始改善,生猪市场也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屠宰企业为恢复自身“元气”,其措施就是维持高肉价,压低毛猪收购价,扩大两者之间的价差,确保高利润。这也就是为何毛猪价格暴跌,而猪肉价格坚挺或者缓跌的原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我国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且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现状。生猪市场若想摆脱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如何让产业链各环节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按照惯例,猪价在春节前往往会有一个上涨,今年会不会仍是这种状况。冯永辉根据中国生猪预警网前段时间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说,春节前的猪价应该是一个振荡的行情,涨不上去,也跌不下去,预计主产区的生猪价格大部分会在5.2-6.5元/斤之间振荡。
第一,根据2024年母猪的补栏来看,今年5月份以后生猪的出栏量将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势头,市场供应量会越来越大;第二,自10月份后猪肉的需求将逐渐进入旺季,而且整个冬春季节都是猪肉需求的旺季,尤其是春节前后的集中消费量非常大,历史上很少出现春节前猪价低于成本线的,即使有些时候春节前猪价会下跌。例如:2024年底2024年初的春节前,当时生猪市场已经在2024年10月进入了亏损,但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月,春节前猪价便在需求的拉动下价格反弹至成本线以上,又维持了两个多月,直到春节过后才进入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期。 我们不能忽视需求对猪价的作用,因为春节前的猪肉需求比平时要高出至少30%以上,而供应很难在一个时间点上高出30%以上。
由于春节前生猪供应、需求都保持在高位上,再加上生猪的出栏体重是在150-300斤的人为可控区间,那么生猪的供应就会因为人为控制出栏体重、出栏日期而改变。同样,需求也会因为节日效应而变化。 春节前的生猪供求关系是一个胶着、博弈状态,这样一种状态下的猪价很难会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
对2024年的生猪市场怎么看,冯永辉认为,不是很乐观,很有可能春节过后猪肉需求逐渐走入淡季并进入亏损期。但明年的走势仍要看春节前这几个月的市场情况。
之所以这样判断,冯永辉说,一个重要依据是去年和今年的母猪存栏量变化。2024年上半年大量补栏的母猪第一窝仔猪将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而且会和 2024年5月份开始补栏母猪的第二窝仔猪重叠上市。也就意味着届时的生猪供应量还会比现在高出很多。所以,2024年上半年的生猪供应量会很大,市场不容乐观。
虽然市场不容乐观,但明年的行情又并非都是悲观的。冯永辉说,今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跳水”有其积极的一面。5月份开始的猪价暴跌,极大地遏制了母猪存栏量的疯狂增长势头。过去在对2024年的生猪市场进行分析预测时认为,上一轮猪价下跌时散养户大量退出养猪业将会留下巨大的市场空缺,而规模猪场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扩大规模填补这个空缺,因为规模猪场向来是理性的,不会盲目扩张,同时扩大规模所需要的资金、占地、环保等问题也制约着他们扩大规模。这样生猪的供应会长期保持供不应求,猪价将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位运行,甚至以为会维持到2024年上半年。但出乎意料的是,2024年下半年的长期高猪价在使规模猪场的资金实力迅速增强之后,房地产等行业大量资金进入养猪业,同时政府为了缓解高猪价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对养猪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了规模猪场扩大规模的势头。全国各地纷纷建设规模猪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加入进来,更是雄心勃勃地要建百万头甚至千万头养猪基地。
同时小规模养殖户在经过了2024年的高利润后,也迅速扩大规模,今年4月份前后,多数省份二元母猪价格居然涨到了2300元/头以上,足见补栏积极性有多高!有的养殖户在看到仔猪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将三元猪里面的母猪留下来当种猪。“养猪热”进入失控状态。
这一势头一直保持到了今年5月份,猪价“跳水”非常及时地遏制了这一疯狂的势头,给“高烧”的猪市及时降了温。直到10月份猪价触底反弹,母猪补栏积极性仍没有明显回升迹象,仔猪价格也从4月份的800元/头以上,回落到了200元/头左右。 如果春节前这段时间的生猪行情仍保持振荡,那么母猪的补栏势头就很难回到“发烧”阶段,而且,据调查不少规模猪场已从7月份开始淘汰生产性能差的母猪,这都将明显减轻2024年生猪市场的压力。
2024年的市场也许并不十分悲观。
面对充满风险的2024年,冯永辉认为,养殖场(户)最好暂时不要补栏后备母猪,已经补了的,尽量在春节前压缩规模,以规避2024年上半年的市场风险。因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前段时间有淘汰母猪的,但多数为生产性能差的母猪,真正在2024年5月份以后补栏的大量母猪才刚刚开产,而且购进成本很高,不到万不得已,很难淘汰。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去年的养猪场(户)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后,抗风险的能力也将增强,在此种状况下,母猪存栏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除非明年长期深度亏损,规模猪场资金链出现问题
进入12月,南北方生猪价格跳水,多地单斤售价重回8元区间,东北局地更是进入7元时代,不少养殖户猪粮比在盈亏平衡线徘徊,此前备受期待的南方腌腊旺季和北方杀年猪行情也未给猪肉市场带来转机。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援引专家意见发文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生猪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性出栏。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供增需弱是此轮猪价跳水的根本原因。随着此后消费需求恢复,预计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价格将温和反弹,明年二季度后恢复到合理位置,建议养殖户不要盲目押宝春节后行情。
“昨天又是大落8毛,今天抓白条猪每斤最低到8元,公司收购价每斤7.5元—7.8元。”12月21日,山东即墨一养殖户在某养猪论坛里分享了当日报价。另一养殖户则称“扛不住了”,计划最近两天出售掉手里的生猪,“实在受不了猪价煎熬”。
在经历三季度的11周连涨后,生猪价格自11月开启下行模式。至12月中旬,养殖户期待的南方腌腊旺季和北方杀年猪行情并未给猪肉价格带来实质性带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生猪价格自11月开始下跌,但前期价格相对稳定,真正大幅下跌发生在最近20天左右,且有崩盘迹象。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2024年12月5日—12月11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31.61元,环比下降1.6%。截至12月2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8.35元/公斤,较上一日下降2.2%。
搜猪网数据显示,12月2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7.41元/公斤,单斤价格已跌至8元区间,全国南北各地行情仍持续大面积下跌态势。另据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东北局部地区生猪公斤价格已跌至15元—16元区间。
与此同时,生猪期货市场也出现跌势。截至12月19日收盘,生猪期货近月2301合约报15615元/吨,跌幅7.98%;生猪期货2303主力合约报收于15470元/吨,跌幅3.58%,创今年4月以来新低。
结合上市公司销售数据来看,2024年11月,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3.33元/公斤,环比10月下降10.44%。温氏股份11月毛猪销售均价为24.11元/公斤,环比变动-9.67%。新希望同期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2.3元/公斤,环比变动-13.67%。天邦食品11月商品猪均价为23.65元/公斤,环比下降约11.32%。整体来看,大型养殖集团生猪均价已整体回落至今年9月水平。
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近日组织召开视频会议。专家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
搜猪网分析认为,进入12月以来,各大头部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速度加快,普通散养户也出现了跟风抛售潮,加上猪价下跌、需求不及预期,养殖户恐慌情绪持续发酵,进而持续出栏,为之前的集中压栏买单。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猪价格经历先跌后涨的过程。6月初,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脱离过度下跌及预警区间,大部分养猪企业二季度亏损大幅缩窄,9月实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至10月末已实现单季扭亏或前三季度盈利。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区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研判,认为生猪价格明显上涨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尽管下半年生猪存栏持续增加,尤其是6月以来仔猪供给量持续增加,但由于压栏和二次育肥导致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存在供给后置,一定程度上导致此前两个月出现猪价超涨情况。生猪价格自11月起回调,主要原因是标猪供给呈环比增加趋势,二次育肥也开始放量。
“12月初并没有出现预期反弹,养殖户恐慌心理被放大,近两周生猪价格跌幅较大。”朱增勇分析称,供增需弱是此轮猪价跳水的根本原因。从供给端看,每年12月至春节前是生猪供应高峰,加之小型养殖户押宝年底行情,二次育肥、回圈增重大猪直至12月份才恐慌抛售,产生踩踏效应。从消费需求来看,猪肉价格在12月中旬前处于较高位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屠宰场生猪需求量下降,肉店销售也有所下降。种种原因导致当前生猪价格短时间处于超跌状态。“养殖户要避免恐慌出栏情绪,冷静面对当前的猪价过度下跌,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踩踏效应进一步放大。”
对于生猪市场后期走势,搜猪网分析认为,短时间来看,市场供需基本面难现明显改观,且在恐慌情绪笼罩下猪源供给持续偏多的态势也难改变,“毕竟大家积攒了两三个月的猪都是想在年底释放的。”接下来猪价止跌或是反弹,很大程度上要靠需求端翻盘。随着部分地区猪价已经跌至成本线附近,养殖端扛价情绪逐渐升温,生猪市场跌势或收窄企稳。
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指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处于总体合理区间,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养殖户无须过度担忧。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节奏,不恐慌性出栏,保持生猪产能基本稳定;猪肉加工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库存,扩大市场需求,共同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必要时采取收储等储备调节措施,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冯永辉认为,长久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消费恢复只是时间问题,但养殖户需要经历一个阵痛过程。“目前猪粮比已经降至5.5:1左右,低于盈亏平衡点,我认为不具备继续下跌的空间,预计拐点会在一两周内出现。国家发改委也在对外释放信号,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性地出栏。”
朱增勇认为,猪肉消费需求会有所恢复和提振,猪肉价格不会持续下降,预计在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期间会季节性地温和反弹。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后,预计全国性的消费将逐渐回暖,猪肉价格也将恢复到相对合适的位置,但同时提醒养殖户避免投机进行二次育肥,不要盲目押宝春节后行情
一、4月7日,东瑞股份宣布公告称,3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7.33元/公斤,环比降落12.48%,销售生猪4.91万头,销售收入0.77亿元,环比上升38.13%。
截至今朝,包含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在内的多家生猪养殖企业均表露了3月份销售数据。
数据显示,上述养殖企业3月份生猪出栏量均大幅上升,生猪价钱降幅环比则慢慢收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讨所研讨员朱增勇以为,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和供应充分,但要求收缩,时段性过剩较为明显。
估计本年6月份今后,商品猪供应过剩局势有望缓解,猪肉供需将会转向基础均衡,猪价将会产生季候性回升。
本年一季度,猪价依旧浮现跌势,但3月份已明显减缓。
依据公告,3月份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12.17元/公斤,环比下跌3.03%,同比下跌53.55%。
比拟之下,1月份、2月份公司毛猪销售均价环比跌幅分辨为13.08%、10.93%;3月份公司销售肉猪144.8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增加143.63%;收入21.06亿元,同比增加14.33%。
温氏股份表现,3月份,公司肉猪销售均价同比降落,重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更的影响;肉猪销量、收入环比上升,重要是2月份销售天数较少,肉猪出栏量较少所致;肉猪销量同比上升,重要原因是公司投苗增添和生产成就进步。
牧原股份表现,3月份,公司商品猪价钱浮现震动下行趋势。
3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1.67元/公斤,比1至2月份降落5.74%;公司销售生猪598.6万头(此中仔猪销售52.7万头),销售收入74.32亿元。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剖析师徐学平在接收《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现,一季度生猪整体仍然供大于求。
特别春节之后要求进入淡季,供大于求抵触加重;2月份猪价产生较快下跌,可是跟着政策启动收储、卫生防控增强、部门冻品入库等因素,3月猪价跌势减缓。
他进一步剖析道,3月上旬,国家举行两批分辨4.0万吨和3.8万吨的收储,固然政策收储数目有限,但对稳固市场心态起到必定感化,养殖端低位抗价心态加强;另外,因为3月份国内多地产生口罩事件,生猪供给压力稍有减轻;同期跟着猪价持续走低,东北等地域部门屠宰企业逢低机动冻品入库存,收猪积极性加强,对底部价钱起到必定支持。
值得留意的是,与低迷生猪市场形成对照的是,生猪养殖相干个股股价自客岁三季度末就开端上涨,并在岁末年初大市调剂的布景下走出上涨行情。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收盘,依照申万行业分类,6个月内,10家生猪养殖猪企共有7家股价上涨,股价涨幅最多的是巨星农牧,涨幅高达104.40%;其次是新五丰、温氏股份、天邦股份,股价涨幅均跨越40%,分辨为57.73%、47.82%、42.95%;牧原股份股价涨幅为4.26%。
对此,徐学平以为,这与市场预期生猪周期不久后将产生反转有关。
跟着生猪产能过剩抵触缓解,生猪养殖企业估计将逐渐走出吃亏困境,推进部门本钱抄底结构优秀养殖企业,因而生猪养殖板块产生了一轮较强反弹。
据Mysteel监测,截至2024年2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经过8个月去产能之后降至4268万头,比高点累计降296万头,降幅6.49%,2月底产能降至正常保有量的104%水平,生猪产能从明显过剩进入绿色区间。
不过对于猪周期详细拐点时光,今朝市场还存有分歧。
徐学平以为,生猪周期反转取决于供给和要求情形。
第二、三季度供给端压力估计将有所减轻,生猪价钱底部有必定反弹可能,但生猪要求处于淡季,特别难有本质性反转。
估计10月份之后,跟着下游要求逐渐改良,生猪市场或产生时段性拐点。
中国品牌研讨院高级研讨员、食操行业剖析师朱丹蓬告知《证券日报》记者:从整体来看,跟着存栏量的精准化、科学化、公道化,下半年生猪价钱估计会浮现稳中略升的发展态势。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