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说养猪的新手兄弟们,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买回来的预混料包装上写着建议添加4%,可隔壁老王非说加到5%才能长膘?今儿咱就把这个比例问题唠明白了,保准你看完就知道手里的料该咋配!
刚入行那会儿我也犯迷糊,为啥市面上预混料多是4%、5%、8%这几个数?后来跑了几十家猪场才弄明白:
• 4%配比最适合中小散户,玉米豆粕自己买,预混料负责补微量元素
• 5%配比会多1%的氨基酸,适合用本地杂粕的养殖户
• 8%配比直接带钙磷和盐分,适合完全不懂配方的
河北邯郸老李去年就吃过亏,把4%预混料当8%用,结果猪群集体缺钙瘫了二十多头。记住啊,包装袋上那个百分比不是闹着玩的!
跟人吃饭一个理,小猪、中猪、母猪要的料完全两码事:
① 仔猪断奶期(10-30kg)
得用高比例预混料(8%-10%),重点补足免疫球蛋白。广东茂名有个场子用对比例后,断奶应激性腹泻直接降了60%,每窝多赚300块不是梦。
② 育肥猪(60-100kg)
这时候要降成本,4%预混料+70%玉米+24%豆粕是王道。但注意!要是用小麦替代玉米,得额外加0.5%的酶制剂——去年山东老王的猪场没加,料肉比直接飙到3.2:1
③ 母猪怀孕期
重点看预混料里的叶酸含量,建议选5%妊娠母猪专用料。云南有个养殖户用普通育肥料喂母猪,结果产仔数少了3头,亏大发了!
我刚入行时走过的弯路,你们可别再走:
1️⃣ 乱加植物油:超过2%就会影响微量元素吸收(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2️⃣ 凭感觉增减比例:每增减1%比例,日增重会波动50-80g
3️⃣ 忽视原料水分:玉米含水超14%时,预混料要加量0.3%
浙江台州的老张去年就栽在水分上,新收的玉米摸着挺干,结果配出来的料猪都不吃。后来买了个200块的快速水分仪,立马解决问题。
亲眼见过广西大型猪场的操作,人家拌料顺序都有讲究:
这样能保证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变异系数控制在5%以内。他们场子的料肉比能做到2.4:1,真不是吹的!
跟饲料打交道十几年,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用对预混料比例的养殖户,遇到猪价波动时抗风险能力更强。现在新型的精准饲喂系统已经开始普及,能根据猪只体重自动调整配方比例。不过话说回来,再智能的机器也比不上人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了。下次买预混料时,记得先翻出这篇文章对照着看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