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怪不怪?去年在山东参观猪场时,发现两家紧挨着的养殖户,老刘家用35元/公斤的教槽料,仔猪三天就学会吃料;隔壁老王花50元买的进口货,反而有20%的猪崽拉稀。这事儿让我蹲在料槽边琢磨了俩钟头,终于搞明白——选教槽料不能光看价格,得盯住这几个硬指标!
自问自答:好教槽料究竟看啥?
河北的孙技术员掏出个泛黄笔记本:"2025年我们做过对比试验,适口性、消化率、抗腹泻成分这三个指标差1%,断奶重就能差半斤!"具体来说:
江苏张老板的教训值得记取:他贪便宜买了1.8mm粒径的料,结果饲料粉末糊住猪鼻孔,直接导致15头仔猪肺炎。
自配料VS商品料终极对决
去年在四川做的对比试验结果吓人一跳:
自配料 | 某大牌商品料 | |
---|---|---|
成本(元/吨) | 4200 | 6800 |
日增重(g) | 280 | 310 |
操作难度 | 需精确称量6种添加剂 | 开袋即用 |
腹泻率 | 8.7% | 4.3% |
湖北黄冈的李大姐算过细账:"虽然商品料贵60%,但省下的药费和人工费,每窝猪反而多赚300块!特别是咱们这种新手,搞不定微量元素配比的,还是直接买现成的靠谱。"
三大选购误区坑惨新手
山西的赵师傅有绝招:教槽料开封后装真空桶+干燥剂,保存期能从15天延长到25天。他去年这样操作,减少浪费近两千元。
最近总有养殖户问我:"网上那些自制教槽料教程靠谱吗?"这么说吧,去年我亲自试过三个网红配方。有效果的是添加5%发酵豆粕的方案,坑人的是让加红糖水的——招苍蝇不说,还引发仔猪霉菌中毒。要是没十年以上配饲料经验,真不建议自己瞎折腾。
站在料塔旁看着抢食的猪崽,突然想起广东陈教授的话:"教槽料不是越贵越好,适合当前养殖条件的才是王道。"那些还在盲目跟风买高价料的兄弟,是时候拿着计算器好好算笔经济账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