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原料 玉米 >
玉米赤霉烯酮猪饲料标准 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

作者:饲料百科 时间:2024-11-08 阅读:122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玉米赤霉烯酮猪饲料标准的一些知识点,和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

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如下:

1、《GB2761-2024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应低于60μg/kg。

2、《GB13078.2-2024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μg/kg。

3、《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不得在原粮、原粮加工品、食用农产品中检出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猪饲料标准 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
(来源网络,侵删)

不同阶段猪饲料配方

一、猪饲料配方之育肥前期(25-35kg)

玉米59%,小麦麸13%,花生饼(豆饼)15%,草粉(玉米秸、地瓜蔓、花生蔓、苜蓿粉和青草粉)5%,国产鱼粉6%,骨粉1.5%,食盐(咸鱼粉不加盐)0.5%,此配方饲料每公斤含消化能310 8千卡,粗蛋白质17%,粗纤维4.35%,钙0.8%,磷0.7%,赖氨酸0.6%,蛋+胱氨酸0.66%

二、猪饲料配方之育肥中期(35-60kg)

玉米51.9%,小麦麸24%,花生饼(豆饼)15%,草粉3%,国产鱼粉4.3%,骨粉1.3%,食盐0.5%。这种配方的饲料每公斤含有消化能3060千卡,粗蛋白质16.7%,粗纤维4.8%,钙0.6%,磷0.72%,赖氨酸0.6%,蛋+胱氨酸0.36%。

三、猪饲料配方之育肥后期(60-90kg)

玉米65.2%,小麦麸18%,花生饼(豆饼)10%,草粉3%,国产鱼粉2%,骨粉1.3%,食盐0.5%。

这种饲料配方,每公斤饲料含有消化能3134千卡,粗蛋白质13.5%,粗纤维4.3%,钙0.58%,

磷0.58%,赖氨酸0.48%,蛋+胱氨酸0.6%。

1)重新选择的原因当肥育猪体重达到60公斤以上时,各种生理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此时是肥育的最后阶段,是肥育猪生长速度最高时期。除地方品种外,一般杂交猪或培育品种,平均日增重均在600克以上,外来品种可达到700克或更高。 根据这个阶段肥育猪的饲养标准,及时改变前阶段的饲料配方,调整饲料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降低蛋白质水平,提高能量含量,充分满足肥育猪速生长的营养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①要严格按照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标准,合理调配各种饲料的比例关系,防止由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而影响其生长潜力发挥。

②必须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的种类与分布情况具体安排所需的饲料原料。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不是当地产的、数量少或市场上不易购买的饲料,并同时要防止饲料品种太少而用单一饲料喂猪的现象。保持饲料原料的稳定性,避免经常性更换饲料。

③广开饲料来源。选择一些量多、价廉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猪饲料配方之仔猪(1-10kg)

玉米60%,小麦麸10.5%,花生饼(豆饼)15%,国产鱼粉10%,酵母粉3%,骨粉1%,食盐0.5%。这种配方每公斤含消化能3101千卡,粗蛋白质18%,粗纤维2.9%,钙0.7%,磷0.62%,赖氨酸 0.79,蛋+胱氨酸0.7%。每100公斤混合料中外加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呋喃西林、土霉素,多维素各10克。

五、猪饲料配方之空怀及妊娠母猪

玉米50%,小麦麸17%,花生饼(豆饼)11%,干草粉14.5%,国产鱼粉6%,骨粉1%,食盐0.5%。这种饲料配方,每公斤含消化能2764千卡,粗蛋白质16%,粗纤维6.7%,钙0.76%,磷0.63%,赖氨酸0.6%,蛋+胱氨酸0.63%。日饲喂混合料2.2-2.3公斤(限量)

六、猪饲料配方之母猪哺乳期

玉米50%,小麦麸17%,花生饼(豆饼)11%,干草粉14.5%,国产鱼粉6%,骨粉1%,食盐0.5%。这种饲料配方,每公斤含消化能2934千卡,粗蛋白16.8%,粗纤维6.7%,钙0.77%,磷0.63%,赖氨酸0.6%,蛋+胱氨酸0.57%。母猪日喂混合料2.5kg,青饲料1kg。

七、种猪玉米43%,小麦麸30%,花生饼(豆饼)8%,干草粉11%,国产鱼粉6%,骨粉1.5%,食盐0.5%。这种饲料配方,每公斤含消化能2860千卡,粗纤维5.8%,粗蛋白质16%,钙0.89%,磷0.79%。赖氨酸0.63%,蛋+胱氨酸0.63%。 混合料中另加多维素100克/吨。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 怎么产生的

粮食及粮食制成的食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最多不能超过5μg/kg、20μg/kg。酒类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最多不能超过20μg/kg。酱油、醋、酱及酱制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最多不能超过50μg/kg。

1、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用在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等农作物上,可以促进烟草花芽和冬小麦穗的发育,提高玉米的抗逆、抗病能力。但是该药物耐热性极强,需要在110℃以下处理1-2小时左右才能被破坏。如果动物吃了这些作物茎秆制成的饲料,会造成动物急性、慢性中毒,影响到动物的繁殖能力,严重时会造成流产,胎儿畸形,并且还会影响到动物的神经系统、肾脏、心脏等。

2、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粮食的检出限为5g/kg,粮食制成的食品的检出限为20g/kg;酒类的检出限为20g/kg;酱油、醋、酱及酱制品的检出限为50g/kg;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的检出限为10g/kg;牛肉、猪肉、牛肝、牛奶、鸡蛋的检出限为1g/kg;配合饲料、玉米的检出限为500g/kg;谷物及其制品的检出限为60g/kg;仔猪、青年的母猪配合饲料的检出限为100g/kg。

玉米赤霉烯酮开始是在患有赤霉病的玉米植株中分离出来的,可以由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黄色镰孢、粉红镰刀菌、木贼镰孢、窜珠镰刀菌等镰刀菌属菌侏生成。还有许多农作物,比如小麦、大豆等也会产生玉米赤霉烯酮。

1、目前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对于急性中毒的动物,一般使用300-500g的硫酸钠兑水3-5kg稀释后给动物服用,然后根据动物大小以及种类,静脉放血200-1000ml,同时静脉注射500-1000ml的10%葡萄糖、500-1000m的5%葡萄糖、60ml的40%乌洛托品、500-1000ml的右旋糖,然后再用11万单位的三磷酸酚酥进行静脉补液,最后再使用VK。

2、对于慢性中毒的动物,首先停止喂食霉变饲料,后续给动物灌服绿豆苦参煎剂,静脉注射葡萄糖和樟脑磺酸钠,肌肉注射VA、VD、VE和黄体酮。可以使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动物的外阴肿胀部位,对于破清的地方可使用3%的碘酒进行擦拭。

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标准是多少

1、对养牛生产影响较大的毒素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最强的致癌物,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雌激素类似物,牛食用之后会扰乱生殖内分泌平衡,引起流产、受胎率下降及仔猪阴门红肿等病症。

2、除以上两种,对我国养牛业影响较大的还有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的主要靶器官为肺脏,造成免疫抑制,使猪群对呼吸道病原抵抗力下降。呕吐毒素因大量情况下会引起呕吐而得名,主要损害猪的消化道,影响饲料适口性和采食量。

3、国标中关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最高限量

4、饲料中毒素检测不超标未必一定安全:

5、由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产生和分布不均匀,所以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

6、多种毒素往往同时存在,不同毒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导致单一毒素不超标也可能致病

7、所以企业在制定现场标准时宜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其中玉米的阳性检出率为45%,最高含毒量可达到2909mg/kg;小麦的检出率为20%,含毒量为0.364~11.05mg/kg。玉米赤霉烯酮的耐热性较强,110℃下处理1h才被完全破坏。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造成动物急慢性中毒,引起动物繁殖机能异常甚至死亡,可给畜牧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1980年李季伦教授发现植物体内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产生,粉红镰刀菌、窜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也能产生这种毒素。李季伦1980年研究发现,许多农作物如小麦、大豆等植物中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有许多种衍生物,例如7一脱氢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酸、8一羟基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植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结构和对生物体的影响与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作用是一致的。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作用,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可使家畜,家禽和实验小鼠产生雌性激素亢进症。妊娠期的动物(包括人)食用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食物可引起流产、死胎和畸胎。食用含赤霉病麦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发冷、头痛、神智抑郁和共济失调等。玉米赤霉烯酮国家限量标准,根据我国《GB13078.2-2024饲料卫生标准》要求: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μg/kg。根据2024年最新出台的《GB 2761-2024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要求,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应低于60μg/kg。根据正在修订的《饲料卫生标准》,最严格的仔猪、青年母猪配合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为100μg/kg。 法国规定谷物、菜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200μg/kg;俄罗斯规定硬质小麦、面粉、小麦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1000μg/kg;乌拉圭规定玉米、大麦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200μg/kg。可见,各国已逐步认识到玉米赤霉烯酮给动物及人类带来的危害,但还未达成一致的限量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仪,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仪,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测试仪CSY-YG710真菌毒素检测仪应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的原理,通过检测线荧光定量卡中的荧光强弱程度,定量分析待检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残留含量,玉米赤霉烯酮定量分析仪,玉米赤霉烯酮检测仪,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仪,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测试仪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饲料、面粉、食用油、调味品中玉米赤霉烯酮,适用于粮油监测中心、粮油饲料生产加工、食品加工贸易、畜禽养殖户自查、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

玉米赤霉烯酮猪饲料标准和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yumi/8011.html

标签: 毒素,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