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原料 玉米 >
玉米胚芽粕在猪饲料应用 在饲料中玉米胚芽粕能代替玉米

作者:饲养良方 时间:2024-10-28 阅读:74

对于"玉米胚芽粕在猪饲料应用"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现在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探索以下文章内容,相信您会对该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饲料中玉米胚芽粕能代替玉米

1、玉米胚芽粕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经压榨或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又称玉米脐子粕。一般在生产玉米淀粉之前先将玉米浸泡、破碎、分离胚芽,然后取油。取油工艺分干法与湿法两种。取油后即得玉米胚芽粕。

2、玉米胚芽粕中含粗蛋白质18%~20%,粗脂肪1%~2%,粗纤维11%~12%。其氨基酸组成与玉米蛋白饲料(或称玉米麸质饲料)相似。名称虽属于饼粕类,但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大部分产品属于中档能量饲料。从蛋白质品质上看,玉米胚芽粕的蛋白质品质虽高于谷实类能量饲料,但各种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均低于玉米蛋白粉及棉、菜籽饼粕。

3、干法玉米胚芽粕较湿法玉米胚芽粕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均较低,两者的有效能值近似。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因加工工艺而异。

4、由于玉米胚芽粕含有较多的纤维质,所以对于单胃杂食性动物,如猪和家禽,饲用量应受到限制。仔猪不建议添加;生长肥育猪为控制背膘,适宜添加量为2%~8%;母猪1%~3%,并应注意其霉菌毒素问题;产蛋鸡不超过5%;肉仔鸡可不加,产蛋鸭不超过4%。在肉食性动物,不宜添加。在草食动物,如牛,是很好的能量补充饲料。添加量可达10%。

玉米胚芽粕在猪饲料应用 在饲料中玉米胚芽粕能代替玉米
(来源网络,侵删)

5、挂浆玉米胚芽粕又称喷浆玉米胚芽粕,其实就是将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玉米浆(主要是少量可溶性糖类和可溶性含氮物质)回喷到玉米胚芽粕上,再经烘干制得。这一过程中因含氮物质增加,所其以粗蛋白质含量上升。外观上较正常玉米胚芽粕颜色更深,气味偏酸,因此适口性降低。

玉米胚芽直接喂养行吗

1、玉米胚芽粕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经压榨或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又称玉米脐子粕。一般在生产玉米淀粉之前先将玉米浸泡、破碎、分离胚芽,然后取油。取油工艺分干法与湿法两种。取油后即得玉米胚芽粕。

2、玉米胚芽粕中含粗蛋白质18%~20%,粗脂肪1%~2%,粗纤维11%~12%。其氨基酸组成与玉米蛋白饲料(或称玉米麸质饲料)相似。名称虽属于饼粕类,但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大部分产品属于中档能量饲料。从蛋白质品质上看,玉米胚芽粕的蛋白质品质虽高于谷实类能量饲料,但各种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均低于玉米蛋白粉及棉、菜籽饼粕。

3、干法玉米胚芽粕较湿法玉米胚芽粕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均较低,两者的有效能值近似。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因加工工艺而异。

4、由于玉米胚芽粕含有较多的纤维质,所以对于单胃杂食性动物,如猪和家禽,饲用量应受到限制。仔猪不建议添加;生长肥育猪为控制背膘,适宜添加量为2%~8%;母猪1%~3%,并应注意其霉菌毒素问题;产蛋鸡不超过5%;肉仔鸡可不加,产蛋鸭不超过4%。在肉食性动物,不宜添加。在草食动物,如牛,是很好的能量补充饲料。添加量可达10%。

5、挂浆玉米胚芽粕又称喷浆玉米胚芽粕,其实就是将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玉米浆(主要是少量可溶性糖类和可溶性含氮物质)回喷到玉米胚芽粕上,再经烘干制得。这一过程中因含氮物质增加,所其以粗蛋白质含量上升。外观上较正常玉米胚芽粕颜色更深,气味偏酸,因此适口性降低。

猪吃了发霉的饲料

龙胆草、栀子清热泻肝火,解痉退黄,兼除

下焦湿热;甘草保肝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茵陈泻湿利水,退疸除黄为主;郁金凉血破瘀,行

气解郁;大黄攻积导滞,逐瘀通经;防风发汗散风,祛

湿止痛为辅;生地、当归滋养肝血为佐;绿豆清凉解

毒;白糖解毒供能,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合,具有

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凉血散瘀、保肝排毒之效。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猪采

食含有一定量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即出现中毒症

状。本病春夏梅雨高温高湿季节多发,常群发、呈慢

性经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2024年3-6月,

通过对四个养猪场596头患病生猪的发病特点、临

一起不明原因的疾病, 215头生猪先后发病98头,

占45. 58%,其中仔猪46头,育肥猪32头,种用母

猪20头。畜主先后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5

天无效,死亡37头,占发病数的37. 76%。病猪被

毛粗乱、消瘦,行走不稳,后躯无力,粪便干燥、带血,

呕吐,头抵墙,啃泥土瓦砾等,胸腹部、四肢内侧出现

紫红斑点或斑块。5月27日,邵武市某专业养猪户

饲养商品猪120头。突然死亡6头;有35头腹泻,

粪带血,病猪多数口流白沫; 24头食欲减退,精神不

振,疑似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立即改变饲料后再未见

发病猪首先表现食欲减退,个别猪选择性采食

青绿饲料,饮欲增加,精神委顿,多挤在一起。一般

猪只体温正常,个别猪体温略有升高,出现啃吃泥土

瓦砾等异食癖,呕吐,粪干燥呈球状、带血。随着病

情的发展食欲废绝,被毛粗乱,形体消瘦,行走蹒跚,

后躯无力,耳后缘、胸腹及前后肢内侧皮肤出现出血

性紫斑,有的腹泻,粪带血或排出黑红色血便,尿黄;

亦有的呈现兴奋不安、冲跳、狂躁,濒死期惊叫,声音

嘶哑,全身瘫软,四肢划动呈游泳状,个别孕猪发生

流产。病程急性数小时,慢性5-15天不等,凡粪中

剖检5头仔猪和3头育肥猪,发现病猪极度消

瘦,被毛粗乱,血液凝固不良,胸腹部四肢内侧皮肤

有出血性紫红斑点或斑块;胸腹腔和心包有积液,呈

黄色或棕红色;心内膜和心外膜均有出血;肝脏稍肿

大,呈土黄色,质地变脆,浆膜部有针尖样或瘀斑样

出血;胆囊皱缩,囊壁增厚,胆汁浓稠如黄绿色或墨

绿色胶状;偶见脾脏有出血性梗死;肠道出血,肠黏

膜脱落,肠壁变薄,肠系膜水肿,呈透明胶胨样;肾脏

稍肿大,呈苍白色;淋巴结充血、水肿。慢性病例主

要表现肝硬变、黄色脂肪变性及胸腹腔积液。

5.1本病无特效解毒药,发现本病应及时断尾或静

脉放血,并以清热解毒、除湿利水、保肝排毒为治则。

中药用自拟清热利湿解毒汤:龙胆草10 g,栀子15 g,金

银花15 g,茵陈15 g,防风12 g,大黄12 g,郁金12 g,当

归12 g,生地15 g,甘草15 g。共研为细末,加白糖

60-100 g,用热绿豆汤500 mL冲调,分两次灌服,

或拌入饲料、饮水中喂服, 1剂/天,连服3剂。

5.2 5%~10%葡萄糖500-1 000 mL, 20%甘露醇

100-150mL,三磷酸腺苷(ATP)40-80 mg,维生

素C 2-4 g,氨胆注射液5-10 mL,混合,静脉注

射,1-2次/天。精神沉郁者加10%安哪咖5-10mL,

皮下注射;精神兴奋者加盐酸氯丙嗪2-3 mg/kg,

5.3饲料存放要通风干燥,防止雨淋受潮,发现疑

似黄曲霉毒素中毒应立即更换新鲜优质饲料,并在

饲料中添加3%的脱毒素或0. 1%驱毒霸饲喂一周,

防止毒素进一步进入机体,供给充足洁净饮水,并加

仔猪127√√√√42. 6(54/127) 22. 1(28/127) 29. 9(38/127) 94. 5(120/127)

育肥猪236√√√√50. 8(120/236) 36. 4(86/236) 9. 7(23/236) 97. 0(299/236)

育肥猪147√√√25. 2(27/147) 27. 3(40/147) 32. 7(48/147) 85. 1(125/147)

母猪86√√√24. 5(21/86) 29. 12(5/86) 31. 4(27/86) 84. 9(73/86)

从表1分析表明,大猪(育肥猪)比仔猪抗霉

菌毒素能力强,治愈率高;放血排毒,饲料中添加

脱毒素和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简单易行,在灌服

中药后应同时进行西药处理,对有食欲、饮欲的病

猪,中药可拌入饲料、饮水中喂服,必须采取综合

防治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

案,共治疗病猪363头,治愈349头,治愈率

96·1%。临床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方法,比单独应

用西药和中药治愈率分别提高11. 0%与11. 2%,

7.3方中龙胆草、栀子清热泻肝火,解痉退黄,兼除

下焦湿热;甘草保肝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茵陈泻湿利水,退疸除黄为主;郁金凉血破瘀,行

气解郁;大黄攻积导滞,逐瘀通经;防风发汗散风,祛

湿止痛为辅;生地、当归滋养肝血为佐;绿豆清凉解

毒;白糖解毒供能,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合,具有

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凉血散瘀、保肝排毒之效。

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均与黄曲霉毒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关.黄曲霉毒素分子中的双呋喃环结构,是产生毒性的重要结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细胞毒作用,是干扰信息RNA和DNA的合成,进而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损害(Nibbelink,1988).黄光琪等(1993)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B1能与tRNA结合形成加成物,黄曲霉毒素-tRNA加成物能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结合的活性,对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与tRNA的结合,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从而在翻译水平上干扰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影响细胞代谢..

黄曲霉毒素中毒(Aflatoxicosis)主要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受伤害的个体因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和营养状态而异.研究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牛奶产量和产蛋率.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黄曲霉毒素的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降低生育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贫血等.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够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使牛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M1和M2.据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统计,由于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每年至少要使美国畜牧业遭受10%的经济损失.在我国,由此而带来的畜牧业损失可能会更大.

人类健康受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对于这一污染的预防是非常困难的,其原因是由于真菌在食物或食品原料中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国家卫生部门禁止企业使用被严重污染的粮食进行食品加工生产,并制定相关的标准监督企业执行.但对于含黄曲霉毒素浓度较低的粮食和食品无法进行控制.在发展中国家,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与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Liver Cell Cancer,LCC)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1988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类致癌物.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

黄曲霉毒素Bl的半数致死量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动物半数致死量<10毫克/公斤=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人,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AFT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裂解温度为280℃。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如氯仿和甲醇中,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及乙烷。

3、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l,其毒性目前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KCN大100倍,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它的毒害作用,无论对任何动物,主要变化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系列症状

AFT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

A致癌范围广,能诱发鱼类、禽类,各种实验动物、家畜及灵长类等多种动物的实验肿瘤;

B致癌强度大,其致癌能力比六六六大1万倍;

C可诱发多种癌,AFT主要诱发肝癌,还可话互胃癌、肾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可出现畸胎。

玉米胚芽粕的应用特点

由于玉米胚芽粕含有较多的纤维质,所以对于单胃杂食性动物,如猪和家禽,饲用量应受到限制。仔猪不建议添加;生长肥育猪为控制背膘,适宜添加量为2%~8%;母猪1%~3%,并应注意其霉菌毒素问题;产蛋鸡不超过5%;肉仔鸡可不加,产蛋鸭不超过4%。在肉食性动物,不宜添加。在草食动物,如牛,是很好的能量补充饲料。添加量可达10%。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yumi/6924.html

标签: 胚芽,玉米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