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饲料原料问题解决措施这个问题,饲料厂中可能因原料使用问题而造成的质量问题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料贮存控制方案 1.装卸工序的控制:(1)装卸工装卸原料时接受仓库管理员的管理。(2)装卸工在装卸时不能用手钩去搬运,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注意包装的封口是否结实,包装有无破损,发现上述情况即时就地解决。(3)装卸工不得损坏标识。(4)装卸完成后按原料保管要求清理现场。
2.贮存工序的控制贮存场所的环境要求:(1)简易仓库:临时存放稳定性强原料的场所,如石粉等,要求地面不积水,防雨。(2)大宗原料库:存放玉米、豆粕、棉粕、次粉等大宗原料的场所,要求能通风,防雨,防潮,防虫,防鼠及防腐等。(3)添加剂原料库:存放微量元素、维生素、药品添加剂等原料的场所,除能通风,防雨,防潮,防虫,防鼠及防腐外,还要求防高温,避光。(4)每日工作完毕后要对各个仓库进行清扫,整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对原料贮存场所进行消毒。
3.贮存场所的原料验收:(1)原料入库前要进行下列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实物和包装标识内容和合同是否相符,有无检验合格单等。(2)不符合质量或待检的原料,由原料保管做出明显标记,隔离并妥善保管。(3)入库原料的堆放要求。(4)原料入库要放至不同库房,分类垛放,下有垫板,各垛间应留有间隙,并做好原料标签,包括品名、时间、进货数量、来源,并按顺序垛放。
4.原料出入库的管理和检查:(1)对入库原料建立完整的账、卡、物管理制度,原料保管对所有的出入库原料按照规定手续进行登记,清点和变更,每月盘点一次,做到账物相符,报表上报财务等相关部门。(2)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生产领料时,要对领料凭证进行确认无误时方可发放,领发人员双方签字。(3)原料保管员每星期检查一次库房,检查时要做好各项记录。若发现原料受潮、发霉或被虫、鼠损坏等而至影响原料品质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不能处理的上报品管部。
调制青贮饲料的方法很多,按青贮原料含水量的不同可分为常规青贮和半千(低水分)青贮;按装贮设备的不同,可分为窖贮、袋贮、缸贮和堆贮等;按青贮原料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一青贮、混合青贮和添加剂青贮(特种青贮);按青贮前原料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切碎、打浆和打捆青贮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来选用。目前国内外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常规窖藏青贮、半干青贮、袋贮、草捆青贮,以及特种青贮。现将常规青贮饲料制作的方法简介如下。
(1)成功调制青贮饲料的基本条件
在日常生产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制作青贮,都是基于微生物发酵的原理。 要确保调制成功,在制作青贮饲料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青贮原料主要是在厌氧菌(乳酸菌)的作用下,通过把饲料中的糖分转变为乳酸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在装填青贮原料过程中务必踩实,排除空气。装填结束后必须严密封闭,隔绝空气。
如果含水太少,就不易压实排除空气,从而使好氧微生物活动旺盛,造成饲料的霉变腐败。而含水太多,反而又会使乳酸菌活动旺盛,即使调制成功,但所制青贮品质不良,一般都有刺鼻酸味。同时,还会因原料汁液渗出过多造成营养大量流失。制作青贮原料的含水量要求是:常规青贮为65%~75%,半干青贮(仅适用于特别幼嫩、柔软的原料)为45%~55%。青贮时,原料中的含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之处于合适的范围。如果太多,可在田间适当凋萎,以散失多余水分。也可添加一些干草等予以调整。而水分太少,象玉米秸等,则可适当洒水或掺些湿料。就常规青贮而言,原料中的水分以调整到用手紧握,能有水分从指缝渗出而又不滴为宜。如果有水下滴,说明水分太多,如果不见指缝有水渗出,说明水分太少,均需对于水分含量再做调整。
糖分(包括淀粉)是乳酸菌发酵的物质基础。若无足够的糖分,乳酸菌繁衍所生成的乳酸等酸性物质量小,就不足以使原料的酸度(pH)降低到4.2以下。这样,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就不能有效受到抑制,饲料就会变质腐败。原料中的含糖量一般应为鲜重的1.0%~1.5%。不足时,应添加含糖量高的原料,如禾本科原料、玉米粉和糖蜜等。
根据原料含糖量的高低和制做的难易,青贮原料一般又可分为三类:容易青贮的原料,如玉米、高粱、甘薯藤、菊芋、向日葵_、甘蓝和禾本科牧草等,这种饲料含较多的可溶性糖类,容易青贮;第二类是不易青贮的原料,如各种豆科牧草,像苜蓿、三叶草、大豆和豌豆等,此类原料含可溶性糖类少,宜与前者混贮;第三类是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像南瓜秧、西瓜秧等,这种原料含可溶性糖分极少,只能与容易青贮的原料混贮或加酸进行特种青贮。
是一种造价较低和采用比较广泛的装贮设备。一般分地下式、地上式和半地下式三种,每种又可分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同时还应说明的是,建造时还应注意到解决窖空时下进雨水的排出问题。
地下式应选建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窖深不超过3米为宜,宽根据每次取喂青贮饲料的多少而定,长根据贮量而定。窖壁必须坚实并削光,最好是修成水泥砖(或石)结构的永久性的。为能装实,窖角应修成弧形。若为长方形的窖,要修得上边略大,下部略小一些,呈倒梯形结构,以防贮料缩身下沉时出现缝隙。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青贮窖最好修成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的。
是用砖和水泥修建的一种中空圆柱形青贮设备,并分段留有错落有致的出料口且用钢筋预埋有供上下的梯子。一般直径3.5~6米,高4~6米,也有高达12~14米的。一般每立方米可贮650~750千克。原料由塔顶装入,成品可由出料口撂出。青贮塔虽然造价较高,但饲料营养的损失要比青贮窖少。
用青贮袋进行青贮,饲料营养的损失更少。在我国农村肉羊饲养中多用小型塑料袋以人工方法进行青贮。以这种方法进行青贮方便、灵活、投资少,适于各家各户小规模养羊使用。此法用8~10微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一般宽度1米,双幅)制成青贮袋。装填时分层压实,把袋口反复扎紧,然后堆放起来即可。
无论何种装容设备,其建造或制做的基本要求都必须是容易密封不漏气、不透水、容积大小合乎需要。
对于规模较大的羊场,由于青贮量大,采用机械化作业制做青贮则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配套的青贮机械有:割草机、收草机、运输车、切碎机、压实机、装卸机和青贮饲料取料机等。
(3)常规青贮饲料制作的方法与步骤
青贮原料适宜收割的最佳时期是单位农田面积上营养物质产量最高和可溶性糖分含量最多的时候。就一般而言,禾谷类饲料作物和牧草以抽穗开花期,豆科的以现蕾至开花期收割最好。
切碎的目的是便于压实以排除饲料间隙中的空气,从而使之尽快形成良好的厌氧环境,尽早使原料中的微生物终止繁衍。原料切碎的长度一般以2厘米左右为宜。切碎不仅具有上述作用,同时,也更有利于其后的取用和饲喂。
原料的装填应分层进行,每装填30厘米左右镇压或踩实一次。为尽量能使窖边角空气排净,在踩边角时一定要认真。为确保青贮质量,装填速度愈快愈好,一般应在2~3天以内完成每窖的全部任务。否则将易引起原料的变质,严重时还有导致失败的可能。
当把原料装满之后一定要再装一些,并使其上部保持屋脊状,然后加盖一层塑料布和软草,最后再覆盖30~50厘米的土或草泥,使之密不漏气。在北方,一般经30~50天的发酵即可开窖启用。但应注意的是,封窖后由于下沉常会出现裂缝,甚至造成漏气渗水。 如若发现,一定要及时填平。启封后,应遵循尽量缩小青贮料的暴露面积和用多少取多少的原则进行取用,以便减少二次发酵造成的损失。
1、正确地控制各种工艺参数,防止超温、超压和物料跑损是预防火灾爆炸的根本措施。
2、1)严格控制温度。化学反应过程,一般都有热效应。要选择良好的传热介质及有效的传热方式,把反应热传出,以防止超温发生危险。要防止生产过程中断搅拌,若由于停电或搅拌机械故障,搅拌中断,应立即停止加料,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正确的选择传热介质对加热过程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接触易燃物的保温材料应采取防渗漏措施,如外包铁皮等。
3、2)投料控制。为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对投料速度、原料纯度、投料配比、投料顺序进行严格的控制。
4、投料必须按一定的速度进行。投料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发生危险;配料比要严格控制,应尽量控制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外;生产中投料顺序要严格控制,若颠倒了投料顺序,就可能发生爆炸。要保证原料的纯度,防止杂质引起的副反应,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5、(3)跑、冒、滴、漏或溢料是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泄漏率。
6、(4)紧急停车的正确处理。若突然停电、停水需要紧急停车时,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正确判断、排除故障的能力,时刻注意工艺变化,采取应急对策。
原料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结合技术人员要求灵活使用,原料用错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1、配方执行错误,导致粗蛋白或能量等营养值偏低或过高,常见如用错原料、不按要求搭配使用原料等
2、不按先进先出使用,导致库存原料长时间未使用变质发霉
3、产品外观如色泽、气味出现批次之间的差异
4、用错原料可能导致颗粒饲料无法成型或加工困难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希望能帮助到你。
通过前文的阐述,您对"饲料原料问题解决措施"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您希望获得更详细、更全面的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