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去除羊体外寄生虫有哪些,以及羊体外寄生虫用什么药,羊体外寄生虫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第二部:7天或者是10-15天后再驱虫一次。
第二次驱虫的目的是驱掉二次感染的寄生虫,即虫卵再次感染进入羊身体到发育成熟之前的寄生虫。
在这里稍作解释:羊第一次驱虫后体内有大量发育成熟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被杀死后排出大量的虫卵,而这些虫卵是没有死亡的,虫卵随着羊的粪便排出体外,在环境中慢慢发育。之后通过羊的皮肤、嘴巴、或者第三寄主进入羊的体内发育。二次驱虫的目的就是在这些寄生虫发育成熟之前用药物杀死。
1、据小编了解,目前至少有50%的养殖户并没有按照两次驱虫的程序进行,也就是说只驱虫一次。显然,这样驱虫是无效的,只是浪费钱财。因为,一个回转,胡汉三又回来了。
2、两次驱虫之间,养殖户需要每天清理环境卫生,不然虫卵在环境里,羊再次感染寄生虫的数量依然很多。
3、很多寄生虫二次感染的时间不一定,线虫是10-15天,绦虫是30-45天,前后盘吸虫是28-36天、片形吸虫是22-36天。如果按照隔7天的驱虫法,有的寄生虫还没有二次感染,这时候驱虫有什么意义呢?
冬季全国很多地区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零下左右(南方地区不建议),这时候驱虫,排出到环境中的虫卵因为冬季寒冷难以存活,会大大降低二次感染的数量,那么再进行二次驱虫就相对容易。
另外,对于放羊的朋友。驱虫后羊的粪便排出,环境难以清理,选择在冬季更有利于避免羊在外吃草被二次感染的机会。
1、防治羊寄生虫病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羊群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以利用多种手段杀灭各个发育阶段的虫体(虫卵、幼虫或成虫)最为重要。
2、(1)动物驱虫,控制或消除传染源
3、根据驱虫目的不同,可分为预防性驱虫和治疗性驱虫两类。
4、①预防性驱虫(计划性驱虫):根据羊各种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定期驱虫,防患于未然。
5、②治疗性驱虫(紧急驱虫):即发现病羊,及时用药治疗,驱除或杀灭寄生于羊体内或体表的寄生虫,对病羊既具有治疗作用,有助于恢复羊体健康,还可以防止病原体散播,减少环境污染。
6、无论是预防性驱虫还是治疗性驱虫,驱虫后,均应及时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体散播。
7、在组织大规模驱虫、杀虫工作时,应先选小群羊做药效及药物安全性试验,在取得经验之后再全面开展。所选用的驱虫药物,应尽量考虑具备安全、广谱、高效、价廉、使用方便、适口性好等特点。
8、(2)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或消除感染机会
9、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包括虫卵、幼虫、成虫等,保护外界环境不被病原体污染;同时,杀灭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和无经济价值的宿主,防止其传播疾病。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传播媒介及无经济价值的宿主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0、①生物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粪便堆积发酵或沼气发酵,生物热处理,以杀灭随粪便排出的寄生虫虫卵、幼虫、卵囊等,防止病原体随粪便散播。
11、②物理法:保持圈舍空气流通,光照充足,干燥;圈舍和运动场做成水泥地面,破坏寄生虫及中间宿主的发育、滋生地。也可人工捕捉中间宿主、传播媒介和外寄生虫。
12、③化学法(药物法):用杀虫药喷洒圈舍和运动场及用具等,杀灭各发育阶段的虫体、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保护环境,防止叮咬动物。
13、保护易感动物是指提高羊抵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和减少羊接触病原体的机会的一些措施,免遭各种寄生虫的侵袭。
14、①提高羊抵抗力的措施:科学饲养,饲喂全价、优质饲料,增强体质;人工免疫接种等。
15、②使羊免遭寄生虫侵袭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料、饮水、用具等被病原体污染;在动物体上喷洒杀虫剂、驱避剂,防止吸血昆虫叮咬等。
16、对于经肉传播的寄生虫病,特别是肉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应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并严格按照规定,采取高温、冷冻或盐腌等措施无害化处理,杀灭病原体,防止病原体散播及感染人兽。
(1)原虫病1)焦虫病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病寄生于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和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此病以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2)球虫病牛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本病分布广泛,尤其在潮湿地区往往呈地方性流行及大批死亡。
(2)蠕虫病1)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由吸虫纲片形科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或胆囊炎,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造成大批死亡。牦牛肝片吸虫病,分布普遍,感染率为20%~50%。人偶或感染。
牧民们知道沼泽低湿地带放牧牛、羊,容易感染肝片吸虫病。因此他们对利用沼泽地有丰富的经验,春季一般是半天利用沼泽地、半天利用干燥地放牧,暴雨后不利用沼泽地;每年冬季轮换烧沼泽地,以消灭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
2)棘球蚴病是由某些绦虫的中绦期囊体—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脏器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严重。在我国牧区分布广泛。在四川省阿坝州牧区解剖的牦牛、犏牛,几乎每头都有棘球蚴感染,感染强度从数个至十余个不等。
3)肺丝虫病牦牛的肺丝虫病主要由圆形亚目网尾科网尾属的胎生网尾线虫寄生在气管和支气管引起,主要危害犊牦牛。
4)消化道线虫病是指在反刍兽消化道中的毛圆科、毛线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这些虫体寄生在反刍兽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
5)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异尖科新蛔虫属犊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内,引起犊牛肠炎、下痢、腹部膨胀和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分布极广,初生牛犊感染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被感染犊牛0.5~3月龄期间症状最严重,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和腹泻。有时泻粪中含有血液及特殊恶臭味。有时泻粪中有新蛔虫成虫虫体。有时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体温、心跳、呼吸一般正常。畜体虚弱消瘦,精神萎靡迟钝,后肢无力站立不稳。
(3)蜘蛛昆虫病1)牛皮蝇蛆病是由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皮革质量降低,犊牛发育受阻。牛皮蝇蛆病是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蝇蛆病,在牦牛、犏牛中流行极为普遍。
2)外寄生虫牦牛的外寄生虫,主要有腭虱、毛虱、蠕形蚤、蜱等。主要寄生在体表被毛稀少的部位,如胸背部、肩胛部,一般全身都可见到。
当羊出现体外寄生虫时一般可以用杀虫脒或者精制敌百虫进行药浴,在药浴前的1个小时停止喂料并让其充分饮水,药浴的温度一般为25-30℃,药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在1分钟为宜,需注意,怀孕2个月以上的母羊通常不能够进行药浴。平时还要及时把羊舍里的粪便都清理干净并定时通风,保证羊舍的干燥。
(1)通常可用杀虫脒、精制敌百虫、速灭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药浴,以此来驱除掉羊体外的寄生虫。
(2)通常可在晴朗的天气进行药浴,药浴的温度以在25-30℃为宜,药浴的时间一般为1分钟。
(3)需注意,在药浴前的1个小时需要停止喂料,不过需要让羊充分饮水,针对怀孕2个月以上的母羊一般不宜进行药浴。
(1)定期打扫羊圈,及时把圈舍中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处理干净并定时通风,降低圈舍中的湿度,避免滋生细菌。
(2)定期给羊群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进一步蔓延。
(3)尽量在地势高燥的地方放牧,不宜在地势低洼且潮湿的地方放牧。
(1)症状:病羊会出现皮疹和瘙痒的特征,因为比较痒,因此经常会在木桩上蹭,想以此来减轻瘙痒的状况。当病情严重时,病羊会出现脱毛、食欲不振、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
(2)防治方法:定期打扫羊圈,避免圈内湿度过大,从而滋生寄生虫。在发病后需要及时隔离病羊,并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用量为0.3mg/kg体重。
(1)症状:蜱虫会叮咬羊的皮肤并吸收血液,同时还会引发出各种炎性反应,不仅会仅影响羊只的生长,而且还能作为中间宿主传播各种病毒、细菌、焦虫病等疾病。
(2)防治方法:做好羊圈的卫生工作,要不留死角将羊圈打扫干净。在羊只发病后可以皮下注射拉菌素进行治疗,用量为0.3mg/kg体重。
(1)症状:羊毛虱的唾液有毒,能够刺激神经末梢并产生出痒感,使得羊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
(2)防治方法:及时把粪便和污垢都清理干净,保持羊舍的干燥。发病后一般可以往体表上喷洒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敌百虫。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去除羊体外寄生虫有哪些和羊体外寄生虫用什么药,羊体外寄生虫有哪些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