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猪窝产仔数低的什么品种"问题充满疑问和困惑。别担心,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小编将详细介绍,帮助您消除疑虑。
1~4月配种的母猪窝产仔数相对较多,6~9月配种的母猪窝产仔数较少。窝产仔猪数量就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建议猪场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尽量使猪场内的小气候能满足猪的需求。
产仔数的多少与不同品种的繁殖能力分不开,如:皮特兰、杜洛克等,本身繁殖能力就不强,想要提高产仔数也就非常困难,养猪朋友们在选育种猪时,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忽视了繁殖能力,尽量避免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有的猪友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以免造成母猪的过度肥胖,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有些饲料公司也认为母猪的饲料不重要,做配方不认真,不全价,偷工减料,造成养猪者加不加添加剂效果不明显,导致思想误区。
玉米的黄曲霉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对麸皮的质量不重视,母猪对矿物质的消化力不强,造成钙、磷无法吸收,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怀胎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1、后备母猪配种体重过低及月龄太小,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
2、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基本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
3、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4、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妊娠前期每天饲喂1.5-2公斤,中期适量每天饲喂2-2.5公斤,后期每天饲喂3-3.5公斤,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1、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除大肠杆菌、红痢外,其他疫苗都应在配种前注射,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2、疫病的影响,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引起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胎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
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
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地区就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少引种次数,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
定期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给母猪喂服牧佗的増仔丸,连续喂2天,等待7天母猪发情就能配种,増仔丸不仅催情,还可以増仔,母猪可以比往常多生3-5头活蹦乱跳的小猪
1、母猪越多,就越能帮助农场节省成本。猪的年龄和胎次影响产仔数并影响产仔数。 1-2个胎儿的母猪的生殖性能低下,排卵少,产仔少。 3-5胎的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最多,而6胎后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产仔数和活产数减少。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分娩过程容易疲劳,时间过长,导致死产的比例过高。对于窝产仔数少的母猪来说,就应该被清除,但是母猪的出生数量除了母猪本身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
2、首先是排卵量。第一次发情必须在两次发情之后进行,因此尽管第一次的初次数量通常不大,但可以增加,并且在繁殖前两周也要进行短期优质饲喂。它可以使母猪排出更多的卵,排卵量是仔猪数量的关键。
3、其次是受精,这主要与公猪有关:如果野猪健康强壮,则精子质量高;如果繁殖过于频繁,则质量下降,繁殖时机正确,繁殖率就会大大加大。为了保证繁殖质量,建议不选短时间内进行两次或三次繁殖,这将影响受精卵的数量。
4、同样,母猪交配后三周是胚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使它受到其他刺激,例如进食发霉的食物或使用某些药物,则很容易影响胚胎的形成,甚至会导致终止发育。进而导致仔猪数量少。母猪的平均高产期为三至五年。对于母猪体重少年龄小的不建议使其交配太频繁,而如果确定是由自身原因引起的猪仔数量少,应尽快将其清除。
太湖猪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享有“国宝”之誉,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产区。太湖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流域,是我国猪种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著名地方品种。太湖猪体型中等,被毛稀疏,黑或青灰色,四肢、鼻均为白色,腹部紫红,头大额宽,额部和后驱皱褶深密,耳大下垂,形如烤烟叶。四肢粗壮、腹大下垂、臀部稍高、乳头8~9对,最多12.5对。依产地不同分为二花脸、梅山、枫泾、嘉兴黑和横泾等类型。
太湖猪特性之一是繁殖性能高。太湖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猪种中繁殖力最强,产仔数量最多的优良品种之一,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初产平均12头,经产母猪平均16头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产20头,优秀母猪窝产仔数达26头,最高纪录产过42头。太湖猪性成熟早,公猪4-5月龄精子的品质即达成年猪水平。母猪两月龄即出现发情。据报道75日龄母猪即可受胎产下正常仔猪。太湖猪护仔性强,泌乳力高,起卧谨慎,能减少仔猪被压。仔猪哺育率及育成率较高。
特性之二是杂交优势强。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目前太湖猪常用作长太母本(长白公猪与太湖母猪杂交的第一代母猪)开展三元杂交。实践证明,在杂交过程中,杜长太或约长太等三元杂交组合类型保持了亲本产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由于太湖猪具有高繁殖力,世界许多国家都引入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其本国猪种的繁殖力。
特性之三是肉质鲜美独特。太湖猪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38.8%~45%,肌肉pH值为6.55,肉色评分接近3分。肌蛋白含量23%左右,氨基酸含量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及苏氨酸比其它品种高,肌间脂肪含量为1.37%左右,肌肉大理石纹评分3分。
为保存和开发太湖猪这一宝贵资源,太湖猪育种中心于1984年5月在苏州成立。20年来,育种中心建成了一个“国家重点种畜禽场”,育成了一个国家级的新猪种苏太猪。20年后,育种中心为进一步保存太湖猪中部分已越来越少的猪种原种,计划建立一个太湖猪活体基因库。目前,高产的二花脸猪和最具代表性的梅山猪已先期进入基因库隔离饲养。在今后的十年内,基因库将在对太湖猪保种育种的同时,加以有效开发利用,争取再培育一个新猪种。
产于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带,属华北,华中过渡型猪种。分布较广,类型较多,包括上海嘉定的梅山猪,松江,金山的枫泾猪,浙江嘉,平湖的嘉兴黑猪,江苏武进的焦溪猪,靖江的礼士桥猪,启东海门的沙虎闲猪等。太湖猪体型较大,体质疏松,头大额宽,面部微凹,额部有皱纹。如焦溪猪按皱纹多少,深浅可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耳大皮厚,耳根软而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胸较深,腹大下垂,臀宽而倾斜,大腿欠丰满,后躯皮肤有皱褶,全身被毛稀松,毛色全黑或表灰色,或六白不全。奶头一般为8-9对。繁殖能力强,一般初产母猪每猪每窝产活仔10头以上;经产母猪产活仔14头以上,断奶育成12头以上,初生重0。7千克,仔猪45日龄断奶窝重在100千克左右,2月龄断奶重9千克左右。6月龄体重约为65千克-70千克。适宜屠宰体重为75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7%。成年公猪体重140千克,母猪110千克左右。
1、有些母猪品种本身的繁殖能力低,造成产仔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选育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忽视了繁殖能力,尽量避免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建议选择长白或大白猪。
2、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猪的品种会直接影响产仔数,有些猪品种很强,有些则不然; 在选择猪品种时,除了姿势外,还应注意猪的繁殖能力。建议选择长白猪或大白猪作为母猪,杜洛克、皮特兰和其他合适的父本。只有具有良好繁殖能力的猪才能生产更多的仔猪。
3、原因是,大多数母猪缺乏营养,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只能用饲料来判断,很少想象,多喂并不意味着吸收更多,一定要满足猪各方面的营养需求,大多数农民没有播种足够的营养,而营养不足,如钙、磷等矿物质,母猪脂肪太薄,微量元素的缺乏,都会导致产仔数和活产仔数。
4、有些农户管理上很大,不注意母猪的喂养,或是太多的母猪喂养玉米和蔬菜,猪不能一次吃完,造成食物发霉,误喂或是农民喂的食物带有霉菌毒素,即发霉的食物喂养,母猪吃了霉菌毒素后会留在体内,通过胎盘可以传给父母,产仔数低,分娩后可能会导致母猪胎儿虚弱和死胎。
5、母猪的胎次也影响产仔数。一般来说,前两胎和第六胎母猪的产仔数相对较小。 建议母猪数量保持在3至6胎之间,超过一半,第六胎可以考虑淘汰。
6、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怀胎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7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发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猪窝产仔数低的什么品种和有些母猪产仔数少,母猪产仔多少跟什么有关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