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初生小猪链球菌什么表现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初生小猪链球菌什么表现以及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哪些临床症状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仅仅“病情表现明显”,究竟具体什么表现呢?发病多久了?都没说明。只能大体说说:首先病猪隔离治疗分情况:对关节炎幼猪可用头孢噻呋或林可霉素进行治疗,按每千克体重10万单位加地塞米松2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对败血症及脑膜炎,应在发病早期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较敏感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噻唑钠等。对发病严重、出现高热症状的病猪可用较大剂量的头孢噻呋或阿莫西林加氨基比林稀释后肌肉注射。按10mg/kg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上碘酊,可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药品,短期内尽量避免用水冲洗,以防感染。对于预防也告诉你点,在本病流行季节,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展。可在每吨饲料中加人金霉素或四环素600-800克,连喂2周。发病猪场有病例发生时,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加康”400克和阿莫西林150克,连用7-14天,效果明显,不仅可防治链球菌病,而且对其它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以及猪痢疾、回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祝你家猪仔早日康复~
使用30%安乃近进行注射,每千克体重注射0.2毫克,每日进行2次肌肉注射。治疗时配合猪排疫肽一起使用会更好,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即可。如果有脓肿,可在脓包变大的时候将脓包切开把脓液排出,然后再用稀释过的高锰酸钾进行冲洗。
1、一旦发现有猪链球菌病必须要立即治疗,因为前期的治疗效果会比较明显,后期治疗可能会因为感染严重而导致治疗无效。如果有脓肿的情况,在脓包变大的时候可以将脓包切开把脓液排出,再用稀释过的高锰酸钾进行冲洗。
2、治疗时可以使用30%安乃近,每千克体重注射0.2毫克,每日肌注2次。或者使用氯丙嗪,每千克体重注射0.5-1毫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同时也要观察病猪的淋巴结,在淋巴结化脓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排脓。
3、治疗时也可以配合猪排疫肽一起使用,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即可。尤其是对于急性病例,比如脑膜炎型病例及混合感染等病例效果会更好;同时可以给仔猪口服电解质等。
1、猪链球菌病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大概是4小时至7天之内。最长经过7天病猪就会突然畏寒和发热,大部分是高热情况、还会全身产生不适的现象。
2、普通型的症状是厌食、肌肉酸痛、腹泻,体温大部分在38℃以上,高的可以达到40℃。而且猪的头昏、乏力情况会越来越明显。
3、休克型的症状是畏寒或寒颤、数小时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的现象。有时四肢会发冷、血压会下降、脉压差会缩小、产生少尿或休克的现象。
1、仔猪低糖血症是仔猪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因饥饿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本病的特征是血糖显著降低,血液非蛋白氮含量明显增多。
2、临床症状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吮乳停止,四肢无力或卧地不起,肌肉震颤,步态不稳,体躯摇摆,运动失调,颈下、胸腹下及后肢等处浮肿。病猪尖叫,痉挛抽畜,头向后仰或扭向一侧,四肢僵直,或做游泳状运动,磨牙空嚼,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感觉机能减退,皮肤苍白,被毛蓬乱,皮温降低,后期昏迷不醒,意识丧失,很快死亡。病程不超过36h。
1、仔猪出生后吮乳不足;仔猪患有先天性糖原不足,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消化不良等是发病的次要原因;低温、寒冷或空气湿度过高使机体受寒是发病的诱因。
2、仔猪在出生后第1周内缺少糖异生作用所需的酶类,糖异生能力差,不能进行糖异生作用,血糖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贮存肝糖原的分解,如吮乳不足或缺乏时,则肝糖原迅速耗尽,血糖降低至2.8mmol/L(50mg/lOOdl)即可发病。血糖降低时,影响大脑皮质,出现神经症状。
3、有的因仔猪患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时,哺乳减少,并有糖吸收障碍,导致发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仔猪低血糖症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特点是病势猛,传染快,病程短,病死率高。其病原抵抗力较强,可耐干燥数周,但对高热抵抗力不强,75℃30分钟死亡,煮沸迅速死亡,常用消毒药有5%石炭酸、2%福尔马林、1%来苏儿,均能在10分钟内将其杀死。
临床上以两侧或一侧性下颌淋巴结脓肿最为常见,有时咽、腮腺、颈部等淋巴结也受侵害,表现为局部受害淋巴结发生脓肿、热痛、化脓。
①急性败血型:多见于新疫区,潜伏期为1~3天,常不见任何症状,于24小时内死亡,也有的出现神经症状。病猪体温突然升高到41~41.6℃。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浆性鼻液,呼吸快,咳嗽。颈、腹下和四肢皮肤出现紫斑。后肢关节疼痛或麻痹,病程2~7天。
②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表现为四肢关节炎,关节肿大,疼痛,高度跛行,不能站立,卧地不起,最后因衰竭、麻痹而死,病程2~3周,少数能耐过,逐渐好转。
在治疗方面以青霉素治疗效果最佳。其他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药物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平时应加强检疫,注意消毒,不从疫区购入猪只及其畜产品,凡从外地引进的猪,要隔离观察2周以上,证明无病者方可合群饲养。在经常发生本病的地区,用灭活苗或弱毒苗预防注射是防止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不论大小猪,均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浓缩菌苗则注射3毫升。注射后21天产生免疫力。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对污染的猪舍、用具等要严格消毒,病死猪要焚毁。
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即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即脑膜炎型)、猪淋巴结脓肿(即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
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多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
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病程长的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
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
关于初生小猪链球菌什么表现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