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青贮原料的水份如何控制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青贮原料的水份如何控制以及玉米桔杆青贮水份过低怎么办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青贮就是利用青绿饲料中存在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饲料进行发酵,使饲料中的部分糖源转变为乳酸,使青贮料的酸碱度(pH值)降到4.2以下,以抑制其它好氧微生物如霉菌、腐败菌等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长期贮存青饲料的目的。青贮发酵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其持续的时间约3周左右,大体可分为5个价段:第一价段是创造厌氧环境阶段。从青贮原料放入窖中开始,这时植物细胞在继续呼吸,有人将此期称为植物呼吸期,优质青贮料的植物呼吸期约3天,其结果是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使青贮料逐渐变为厌氧环境,再加上产热,都给乳酸菌繁殖提供了条件。如果未压实排尽青贮料间隙中的空气,不仅延长植物呼吸期,且会引起养分损失。第二阶段主要是产生乙酸阶段。酸的浓度增加又给乳酸菌开始繁殖创造了条件。第三阶段是乳酸开始产生价段。也是乙酸菌在较高的酸中不能生活而受到限制的阶段。以上三个价段约需5天,三者互相穿插,无一定界限。第四价段则是乳酸菌增殖和乳酸形成的价段。在正常情况下,窖内温度由330C降到250C,pH值由6降到4.0左右(青贮饲料PH值:良好的pH值3.8~4.4;中等的为4.5~5.3;低劣的5.4~6.0)。这个价段持续15~20天。由于产生的乳酸已达到最高水平,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第五阶段在1个月后转入稳定期,其情况取决于前四个价段,首先如产生的乳酸、乙酸量足,就可以预防其它杂菌的作用。否则,如乳酸量少,有害杂菌就会增殖;丁酸菌会产生丁酸,进而作用于青贮原料引起分解,使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为氨与胺,青贮料发出臭味,影响适口性。 如青贮窖镇压得紧,空气排出干净,封顶严密不漏气(最初几天下沉最多,封顶下沉后要及时培土封严),青贮料就可长期保存10年以上。否则,空气一经进入,就会氧化产热,造成损失;同时在有空气情况下,霉菌繁殖,就能利用第四阶段所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下降后,随之杂菌增殖,使青贮料霉变发臭而遭受损失。
青贮料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满足乳酸菌生长繁殖的四个条件:无氧环境(氧气使饲料氧化、使好氧微生物如霉菌、腐败菌等大量繁殖而发生腐败。方法是压紧排气,形成无氧环境)、原料中足够的糖分、再加上适宜的含水量(65~75%),另外,还要注意温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度,一般控制在19~37度之间就没大问题。四者缺一不可。
首先为保证无氧环境,青料收割后,应尽可能在短时期内切短、装窖、压实、封严,这是保持低温和创造厌氧的先决条件。切短是便于压实,压实是为了排除空气,密封是隔绝空气。否则,如有空气就会使植物细胞继续持续呼吸,窖温升高,不仅有利于杂菌繁殖,也引起营养物质大量损失。
为保证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必需有适当的含糖量。根椐饲料含糖量的多少,可将青贮原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含糖量多的易于青贮的原料,如玉米秆、菊芋、向日葵、胡萝卜茎叶、芜青、饲用甘蓝、禾本科牧草、甘薯藤、南瓜等;第二类是含糖量少的不易于青贮的原料,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以及大豆、碗豆、马铃薯的茎叶等;这类原料宜与第一类混贮。第三类是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如南瓜藤、西瓜藤等。这类植物含糖量极低,只有与其它易于青贮的原料混贮,或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粉等,或加酸青贮才能成功(包括如每100kg青贮原料加1kg丙酸,但要注意防止溅洒在皮肤上;或按原料量的5~6%添加A.I. V稀释液(由浓度30%的盐酸192份、40%的硫酸8份,再加水800份稀释而成);或按原料量的5~7%添加A.A Z稀释液(该液由浓度8~10%盐酸170份、8~10%的硫酸30份混合而成);也可加蚁酸、甲酸(比加盐酸、硫酸效果好,因盐酸等强酸易溶解钙盐,影响了对钙的吸收)。因蚁酸在青贮时或瘤胃消化过程中,能分解成对家畜无毒害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蚁酸本身也可被吸收利用,增重效果比一般青贮料高。添加量为每吨原料中加浓度85%的蚁酸2.85kg(英国)或浓度为90%的4.53kg(美国)。加酸青贮料的优点:颜色鲜绿,具香味,品质高(蛋白损失仅0.3~0.5%,一般青贮料损失达1~2%;粗纤维减少多;胡萝卜素、VC、钙、磷损失少)。
第三,青贮料中适宜的水分含量是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最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豆科牧草则以60~70%为优。另外,因质地不同而有差异。质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达78~82%;而收割早、幼嫩多汁而柔软的原料,含水量应低些,以60%为宜。含水过高或过低的青贮原料,均应进行凉晒处理或加水调节。过高的贮前应稍凉晒凋萎,如仍不行,可与粉碎的干草或秸秆混合青贮。判断观察水份高低的方法,除实测外,在生产中主要是靠经验来判断。一是手挤法:抓一把铡碎的青贮原料,用力挤30秒钟,伸开手后有水流出或手指间有水,含水量约为75~85%,太湿,不能做成优质青贮,应该晒一下,或与较干的秸杆一起青贮,或每吨加90kg玉米面或加统糠、米糠、麦麸秸秆粉等。如伸开手后料团呈球状,手湿,含水量约在68~75%,或伸开手后料团慢慢散开,手不湿,含水量约在60~67%,都是做青贮的最佳含水量,不需任何添加物。如伸开手后料团立即散开,含水量低于60%,要添加水分后才能青贮。二是扭弯法:在铡碎前,扭弯秸杆的茎时不折断,叶子柔软带绿而不干燥,这时的含水量最合适。一般来说,豆科植物在孕蕾期和初花期,禾本科植物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玉米在乳熟期,水分含量适当,应及时收割并青贮。
笫四.适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9~35度之间。但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度。如发酵温度在350C以下时,发酵时间为10~14天。35~450C时,发酵时间为13~20天。在450C以上高温时,发酵时间为17~22天,但高温发酵的青贮品质易恶化。
青贮方法分袋式青贮、塔式青贮、堆式青贮、壕式青贮和窖式青贮五种.
袋式青贮:将青贮原料切短,装入塑料袋,抽尽空气并压紧后,扎口即口。如袋长、宽各1米,高2.5米,每袋可装750~1000kg玉米青贮。塑料膜厚度在1毫米以上,可使用2年,但安放地方要避开动物、农具和其它锐利器具,防咬、践和划破,以免青贮质量受到影响。
堆式青贮:将地面用水泥抹平,再将切短的青料堆在一起,压实,严密地盖上塑料薄膜,使其不透气,用泥土等重物压紧即可。但因此法不能确保原料装填紧密,因此往往质量不髙。如用塑料薄膜将整个青贮堆包裹使其密封后,再抽去其中的空气,做成所谓真空青贮堆,则效果颇佳。
窖式青贮:分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种,以地下式应用较广。若地下水位较高,为避免窖底渗水,以半地下式为佳。永久性青贮窖四周用砖或石砌成,水泥抹面,不透气,不漏水,内壁光滑垂直或上大下小呈斗形或倒梯形。斗形或倒梯形的优点在于装満原料后,在饲料自身重力作用下,原料可自身下沉,利于将窖壁四周的空气排除,减少窖壁四周的青贮损失。大型奶牛场的青贮窖一般要求深三米以上,宽4~6米,长度不等,根据奶牛头数而定(1立方青贮窖可贮存青饲料450~700kg。平均550kg)。为防止雨水或地面水流入窖内,窖口要髙出地面0.2~0.5米。但有一端以斜坡接地面。
壕式青贮;一个长条形的壕沟,沟的两端呈斜坡形,沟底及两侧墙用混凝土砌抹。在平地建两面平形的水泥墙,两墙之间便是一个青贮壕一般青贮壕髙2~3米,宽4~5米,长20~30米,具体依据地形、需要和原料量而定。
塔式青贮:是用钢筋、砖、水泥砌成的塔形建筑物。优点是青贮塔经久耐用、青贮质量髙、养分损失少、进取料均用专用机械。缺点是投资大,仅适于大型牛场。塔的内径一般为5~9米,塔庿9~24米。在塔身的一侧,每隔2米髙,开一个约60厘米见方的窗口,用于取料。国外还有密封式青贮窖,塔身由金属和树胶液黏缝制成,完全密封,顶部装有一个呼吸袋,便于内部气体的扩张与收缩,用机器从底部取料,可围控制装卸和饲喂。
装填前,窖底部可填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的秸杆或牧草,以便吸收青贮液汁。对秸秆类可切成3厘米,青草、甜高梁、苏丹草和藤蔓可以短到10~20厘米后,直接放在塑料袋内或青贮池内一层一层铺放,每层均反复踩实,排净空气,特别要注意窖壁四周和拐角処的压紧,直到装满并超出窖口20厘米为止,上面用厚塑料布封顶再用湿土压实,防止漏气和雨水流入。封口后头几天要常检查,发现下沉和裂缝,应及时加土填实。冬季为了保温,顶部可铺放一些玉米秸。
取用时间:有报导称,在正确青贮含糖多的原料条件下,夏天-般经至少21天的乳酸发酵,即可开窖取用。但一般是青贮30~45天可完成发酵全过程,凡原料越软,发酵时间越短(40天左右):反之越坚硬所需发酵时间越长(45~50天左右)。对用玉米秸等含糖多的易青贮原料,要经5~6周;豆科牧草类须经60天以上才能制成青贮饲料。好的青贮料(pH值3.8~4.4)的贮存期可保存数年之久,最久者可达20~30年。
饲喂时青贮饲料不能代替干草,过多饲喂易引起酸中毒(瘤胃内PH值为弱酸性),采食量下降。青贮料还具有轻泻性,怀孕家畜不宜多喂.各种家畜青贮料饲喂参考量(kg/日)如下:泌乳牛15--20;育成牛4--20;役牛10--20;肉牛10--20;马、骡 5--10;羊1.5-1.8。喂量也可根据体重来确定:小母牛喂量可占体重的2.5~3%;公牛占体重的1.5~2%;育肥肉牛可占体重的4~5%。羊只喂量可参考牛的按体重喂量方法来确定。冰冻的青贮要融化后才能饲喂。
1、玉米秸秆青贮水份过低,适当喷水就可以了。
2、秸秆中加入华巨秸秆微贮宝高活性发酵菌种后,使秸秆中分解纤维素的菌数大幅度提高。在适宜温度、湿度和密闭的厌氧条件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大量降解,产生糖类,继而又被转化成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值下降到4.5至5。
3、微贮是在于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的秸秆处理技术。但在秸秆的封闭过程中,秸秆原料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氧气,这就使得在发酵的最初几天里好氧性微生物得以生长和繁殖。通过这些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可将秸秆中的少量糖分和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最后氧气越来越少,直至氧气的含量下降为零。这时好氧性微生物就不能生存,最后全部死掉。
4、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了各种酶类,这些酶类市破坏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使它们逐级降解,形成各种糖类物质。秸秆的酶解过程是比较缓慢的,随着微生物繁殖量的增加和微生物活性的提高,秸杆被逐步酶解为糖类物质。在整个酶解过校中,半纤维素最易被降解,而形成较大数量的木糖、阿拉伯胶、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当这些糖类达到一定浓度时,微生物就可以利用这些糖分作为底物产酸发酵。
5、微生物利用秸秆饲料中的糖类作为底物,并将它们转化为有机酸类的过程。秸秆经有氧发酵后,氧气被消耗尽,需氧微生物不能存活。这时厌氧性微生物开始活动。它们在厌氧条件下,不能将糖类底物彻底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只能分解为各种有机酸类,包括已酸、丙酸、乳酸、丁酸等。这些有机酸在秸秆饲料中发生电离,形成大量的氢离子,使秸秆饲料酸化,pH值下降。当pH值下降到4.5至5时,酸性又抑制了各种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使微生物活动减慢,而形成良好的秸秆微贮饲料。
6、以发酵10吨小麦秸秆为例的发酵过程:
7、把玉米秸秆埋在地里,使其隔绝氧气,在填埋时可以加些发酵粉,供给所需要的水分,要想发酵速度快控制好温度。
8、准备好适量的发酵菌液,然后将其与清水按照1比100的比例进行稀释,此时对玉米秸秆做粉碎处理,待粉碎后与发酵液混匀,最后装入容器中密封即可。发酵期间可以加入一些玉米粉,同时秸秆的湿度以保持在40至60%左右为宜,如果处于夏季,则1至3天即可完成发酵,春秋季则需要3至5天,冬季则要7天左右。
1、制作青贮饲料时,首先要将青贮原料用青饲切割机切成3厘米左右长短再青贮。目的是便于青贮原料流出原液,以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压实青贮原料,排除空气,减少留存空隙。青贮时要边切边贮,一层一层装填,同时并把青贮原料踩紧压实。一般装40厘米左右,就踩紧压实一次。小池可用人踩压,大池可用链轨拖拉机压实,青贮池边缘部分很重要,一定要踩紧压实,以免因氧气过多,造成腐烂。
2、当青贮原料装平池口后,池中间要多装一部分,应根据青贮原料的不同高出池沿80~100厘米。因为青贮料经过发酵后会逐渐下陷,高出部分正好弥补下沉部分的空间,有利于青贮池的防水。青贮料装好后,要在青贮料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薄膜上面盖一层稻草或干草。干草上面覆盖30~50厘米厚的碎土,将青贮池顶封好压实。当青贮原料下沉,青贮池顶部边缘出现裂缝时要及时用土填实,待下沉稳定后,再在青贮池的顶部用草泥抹平,以便长期保存。
3、(1)青食玉米秸是指青食玉米所产的秸秆,即乳熟的青玉米秸秆。在城市的郊区和县城近郊有大量的青食玉米种植,每年从六月中旬直至十月底,长达四个多月的供应期。青食玉米秸青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特种野猪喜食的青绿饲料。除了在青食玉米秸供应期间鲜饲外,还要做好青贮,以备淡季使用。
4、青食玉米秸因为含水量大,不宜单独青贮。易和干草粉、花生秧粉、大麦根粉、稻糠、红薯秧粉等干物质混合青贮。
5、①青食玉米秸70%,花生秧粉20%,酱油渣10%。
6、②青食玉米秸60%,绿豆粉渣20%,甘草粉(花生秧)10%,酱油渣10%。
7、③青食玉米秸70%,稻糠20%,酱油渣10%。
8、④青食玉米秸70%,大麦根20%,酱油渣10%。(2)地瓜蔓地瓜蔓(红薯秧)是农村秋季收获比较集中的一种农副产品,产量大,分布面广。农民常晒制成干品饲喂家畜。晒制后的地瓜蔓营养流失较大,尤其是维生素的损失,几乎殆尽。收藏的最好办法是青贮,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尤其是维生素的保存率在90%以上。而且青贮后的地瓜蔓适口性好,特种野猪十分爱吃。
9、①地瓜蔓65%,花生秧20%,10%酱油渣,5%的醋渣。
10、②地瓜蔓60%,干绿豆粉渣20%,10%的干草粉,10%的酱油渣。
11、③地瓜蔓70%,花生秧粉15%,绿豆渣15%。(3)地瓜粉渣地瓜粉渣是农村秋季供应量比较大的一种农副产品,分布面广,产量大,不易收藏。地瓜加工季节在秋末,天气阴冷,地瓜粉渣含水量大不宜晒制,并且供应时间集中,极易造成浪费。最好的收藏办法是青贮。
12、①地瓜粉渣65%,干草粉(稻糠,花生秧粉)20%,酱油渣10%,醋渣5%。
13、②地瓜粉渣70%,干草粉15%,花生秧粉15%。
14、③地瓜粉渣65%,玉米秸粉25%,酱油渣10%。(4)啤酒糟啤酒糟夏季供应量大,其余季节供应量少,不易买到。贮存的最好办法是青贮。
15、①50%的啤酒糟、50%的青食玉米秸混合青贮,后备母野猪和育肥野猪可不添加任何精料喂养,妊娠母猪前期也可以饲喂啤酒糟和青食玉米秸混合青贮的饲料,饲喂效果很好,可以节约大量精饲料。
16、③啤酒糟60%,水生活植物40%。(5)苹果渣苹果渣是秋季供应较集中的一种农副产品。在苹果产区供应量较大,可充分利用。青贮苹果渣含有一定的糖分,特种野猪十分爱吃。如果青贮时,加入一部分含蛋白质丰富的干物质,饲喂效果特别好。
17、①苹果渣60%,干草粉(花生秧粉、大麦根粉、玉米秸粉、稻糠)20%,干绿豆粉渣20%。
18、②苹果渣60%,干草粉(花生秧粉、大麦根粉、玉米秸粉、稻糠)20%,豆腐渣15%,酱油渣5%。
19、③苹果渣60%,大麦根粉20%,玉米秸粉10%(稻草粉)酱油渣10%。
20、④苹果渣65%,干草粉(花生秧粉、大麦根粉、稻糠)35%。(6)蔬菜加工厂下脚料外贸出口企业的蔬菜加工厂有大量的下脚料,如胡萝卜的茎、叶、头、尾、残次部分,红根菠菜的茎、叶、根,牛蒡的头、尾、茎、叶、皮,玉瓜皮、芜青皮都是较好的青贮原料。加工厂的下脚料价格便宜、数量大、青贮成本低、维生素含量高,是特种母野猪获取维生素的好饲料。尤其在北方冬季青绿饲料短缺的情况下,是特种野猪养殖场必备的青贮饲料。
21、①蔬菜下脚料50%,花生秧粉(干草粉、玉米秸粉、地瓜蔓粉、稻糠粉、稻草粉、麦秸粉)25%,干绿豆渣15%,酱油渣10%。
22、②蔬菜下脚料50%,干草粉30%,干绿豆渣20%。
23、③蔬菜下脚料50%,玉米秸粉20%,白酒糟10%,酱油糟10%,醋糟10%。
24、④水菜下脚料50%,各种干草粉30%,白酒糟20%。(7)水生植物现在水生植物的利用率越来越少,在南方的一些地方,水生植物已经对河流和湖泊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充分利用水生植物进行青贮,是降低特种野猪养殖成本的好途径。水生植物青贮只要付出劳动力和运费就可以了。水生植物的青贮不要单独青贮,最好各种水生植物和其他干物质搭配效果较好。如将水葫芦、水花生及各种水草混合在一起青贮,青贮时先将青贮原料进行晾晒,当含水量在60%左右,进行切碎青贮。
25、①水生植物50%,干草粉(玉米秸粉、稻糠、稻草粉、花生秧粉)30%,酱油渣10%,白酒糟10%。
26、②水生植物50%,各种草粉40%,玉米渣10%。
27、③水生植物50%,各种干草粉30%,各种粉渣20%。
28、④水生植物50%,各种干草粉30%,白酒糟20%。
29、水生植物干物质少,青贮时比例不应超过50%,应和各种含蛋白质较多的干物质混合青贮效果才好。(8)甜菜渣甜菜渣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市场供应量大,上市时间比较集中,青贮是最好的收藏方法。
30、①甜菜渣50%,甜菜叶15%,大豆秸粉(玉米秸粉、麦秸粉、干草粉)30%,白酒糟5%。
31、②甜菜叶25%,甜菜渣30%,各种草粉30%,酱油渣10%,百酒糟5%。
32、③甜菜渣15%,甜菜叶50%,各种草粉40%,白酒糟5%。
33、④甜菜叶60%,各种草粉35%,白酒糟5%。
34、⑤甜菜渣65%,各种草粉30%,白酒糟5%。(9)菠萝渣菠萝渣(芒果渣)在生产区供应量较大,由于南方气温高不易贮存,浪费极大。贮藏的最好办法是青贮。
35、①菠萝渣60%,干草粉(玉米秸粉、稻糠、到秸粉)40%。
36、②菠萝渣60%,各种干草粉30%,各种粉渣10%。
37、③菠萝渣50%,各种干草粉35%,各种粉渣15%。(10)马铃薯秧马铃薯(俗称土豆、地蛋)秧是西北和东北地区马铃薯主产区数量较多的一种废弃物,利用率很低。鲜蔓含有一定毒素,适口性差,无法得到利用。如果进行青贮,也能得到较好利用。马铃薯秧青贮越新鲜越好,最好一边收获一边青贮,隔夜的发热、发黄的马铃薯秧不能用于青贮。马铃薯秧因为含有一定毒素,应和其他植物一起青贮,青贮比例不应超过50%。
38、①马铃薯秧50%,玉米秸粉(大豆秸粉、稻糠、稻草粉、麦秸粉、各种干草粉)30%,酱油渣10%,白酒糟10%。
39、②马铃薯秧50%,各种干草粉30%,各种干粉渣10%,白酒糟10%。
40、③马铃薯秧50%,各种干草粉32%,各种干粉渣8%,白酒糟10%。
41、④马铃薯秧50%,各种干草粉40%,白酒糟10%。(11)豆腐渣豆腐渣是大豆加工企业的副产品,是特种野猪喜饲的蛋白质饲料。像山东临沂地区的金锣集团,每年都有几百万吨豆腐渣供应市场。当地农民普遍用豆腐渣养猪,节约了很大成本。豆腐渣在夏季高温季节不宜贮存,所以夏季的豆腐渣最便宜。如果在夏季价格便宜期间把豆腐渣青贮起来,则能降低许多养殖成本。
42、①豆腐渣60%,青食玉米秸(各种青草)40%。
43、②豆腐渣65%,蔬菜下脚料(水生植物)35%。
44、③豆腐渣70%,花生秧粉(玉米秸粉、大豆秸粉、麦秸粉、干草粉、地瓜蔓粉、大蒜秸粉)30%。
45、④豆腐渣60%,土豆秧(玉瓜、西红柿、黄瓜、各种蔬菜秸蔓都可)30%,白酒糟10%。
通过上文的内容介绍,大家对“青贮原料的水份如何控制”大家是不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呢?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详细、更多的相关内容,则可以继续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