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高烧不退是什么原因,很多朋友对于这个问题有疑问和不解,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详细了解一下吧。
1、高温。比如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外界温度高,猪舍没有做好温度调控,同样温度很高时,会导致猪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在猪体内蓄积高热量,从而导致猪体温升高,出现高烧症状。
2、体内毒素。当猪体内积蓄大量毒素时,会导致猪体内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出现发烧情况。
1、艾乐丰猪饲料专家说仔猪一直发烧不退,抽搐是还说呢么原因?
2、首先考虑脑炎,能引起脑炎的疾病主要是链球类的疾病、还有猪伪狂犬疾病再就是蓝耳病,对于脑膜炎类型的链球病、猪伪狂犬、猪蓝耳病,对于脑膜炎型的链球菌病应该采用青酶素还有磺胺嘧啶加入治疗后能够的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对于尾矿去昂病和猪的蓝耳病,治疗时还没有特效药物,病猪可以采用免疫球蛋白和高免血清等
天气太热,多给它喝水,在找个兽医给看看,在把猪圈给消毒一遍!
因为引起猪发热的原因很多,如猪瘟、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等。
一、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猪不分年龄品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一般2-10天发病。
症状: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温个退(41-42℃),无明显症状,很快死亡。
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0.5-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浓肿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仰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公猪包皮积尿,挤压时流出白色浑浊异臭尿液。病猪一周左有死亡。
慢性型:急性不死转为慢性。病猪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不起,行走摇晃,有时轻热,便秘腹泻交替,一般难以恢复。
又称皮炎肾病综合征。该病是由圆环病毒引起。病猪皮肤出现散在斑点状的丘疹,丘疹开始呈红色,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并可延伸至下腹部以及前肢,严重的可覆盖全身各处。
有些猪还会出现发热、喜扎堆、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结膜炎,拉黄色水样粪便、体表淋巴结肿大、呼吸急促、甚至衰竭死亡。症状轻微者可于一周后逐渐康复,症状严重的猪通常在3天内死去,也有一些病猪在出现临床症状后2~3周才死亡。
防治方法:①疫苗注射,14日龄仔猪,肌注圆环病毒疫苗1头份。②采用抗菌药物,减少并发感染。如用氟苯尼考(对应产品可选容大氟特强、明发福乐佳等)、磺胺类(对应产品可选明发治菌磺、华扬磺立康等)药物等进行治疗。
又称“烂肠瘟”。该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刚发病时,常无症状突然死亡1-2头,几天后猪群相继发病,体温升高到40.5~41℃,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可视粘膜和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皮肤有指压不褪色的针尖大密集出血点。病程l~3天,死亡率达90%。用药物治疗无效。
防治方法: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疫苗预防。疫苗注射,母猪应于配种前免疫,仔猪在25日龄首免,60日龄时二免。适时进行抗体检测,凡抗体不合格的猪,需及时补免。
又称“红皮病”。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许多猪发病初期食欲不振,体温开始上升,40~41.5℃呈稽留热。全身皮肤发红。鼻腔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眼结膜潮红,有的猪呼吸加快,每分钟达40~60次。有的有呕吐现象。精神沉郁,前期便秘,大便干燥如算盘珠状,有的带肠粘膜,后期腹泻,排黄色或灰褐色水样稀便。尿色变深,呈黄色。5~6天后有些猪颈部、背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如绿豆至黄豆大的红点。8~9天后,红点变成紫斑,背上毛孔有铁锈色斑点。有的猪两后肢不能站立。10几天后发病的猪皮肤苍白。
断奶仔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后,病情常较为严重。病猪发烧、扎堆、发抖、步态不稳、不食,拉稀,拉黄色或灰褐色粪便,后期粪便干燥。血液稀薄,凝固性差。个别小猪很快死亡。随着病程发展,病猪皮肤苍白或黄染。可视粘膜发黄或苍白。耐过的仔猪,发育缓慢,往往形成僵猪。有的慢性感染的猪,症状不明显,血液内也很难查到虫体。但因应激或其他病因可转为急性发作,并呈地方性流行。隐性感染普遍存在。
附红细胞体病猪皮肤上的红色斑点
防治方法:因本病现无疫苗预防,现只有用药物防治。①血虫净,每千克体重7毫克肌注,48小时1次。一般注射2次即可。②盐酸多西环素(对应产品可选挑战力美等),100g拌料200斤,连用3-5天。③强力霉素3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连喂7天。
又称“打火印”病。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头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较多见),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一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猪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经数日以至旬余,病猪自行康复。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但该病刚开始在猪场发生时,往往是急性型的。此型常见,以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病猪体温42~43℃、精神不振、高烧不退、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天内死亡。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一天。
猪丹毒病猪皮肤上的呈长方形或菱形的红色或紫红色斑块
该病防治方法:①免疫预防,种公、母猪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70日龄时进行一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丹毒和猪肺疫二联苗免疫一次即可。②治疗,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8万单位肌内注射, 1日 2次或氨苄青霉素40千克体重1克静注或肌内注射。
因夏季天热蚊虫多,有些猪特别是皮肤薄的猪在被蚊子叮咬后会出现一些过敏现象,表现皮肤出现点状红肿,猪表现轻度至中等程度痒感。另外,有一些药物、疫苗过敏也会引起皮肤出现红点。 夏季天气热雨水多,饲料极易霉变。霉菌毒素也是一种过敏原,会刺激皮肤发生皮炎。皮炎、湿疹、蚊虫叮咬等是皮肤表层组织的一种炎症反应,多为某种刺激所引起。以发生丘疹为持征,这种炎症侵害到皮肤深层组织,多发生耳根、下腹部、背部、四肢内侧等皮肤处,此时皮肤出现红肿发炎,其后发生米粒至豌豆大的扁平红色丘疹症状,因磨擦等而破溃后结成麸糠样黑色痂皮,使皮肤变粗糙。发生这类皮炎的猪大多体温正常,采食量和饮水无异常。
因蚊虫叮咬等过敏反应猪皮肤上红色点状疹块
防治方法:驱除蚊蝇(对应产品可选亘农灭蚊灵、战影2号等),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和厩舍地面干燥。不用发霉饲料。如果是药物性过敏,停药后,疹块会慢慢消失。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些维生素C或电解多维,以缓解皮肤的过敏反应。
仔猪腹泻症状:初生仔猪突然个别发生呕吐,急剧水样腹泻,粪便为黄SE或灰色,恶臭,体温初稍升高,腹泻后讯速下降,体重下降,严重脱水,被毛粗乱,精神沉郁,厌食,出现口渴现象,一般发病3-7天多数仔猪或全部死亡,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耐过不死的小猪有发育不良或成为僵猪。仔猪腹泻的原因:1.哺乳母猪换料或患病:哺乳期间的仔猪主要通过母乳获得营养,哺乳母猪换料和患病会直接影响乳汁的成分和品质,从而影响仔猪健康。2.仔猪早期断奶:为提高母猪繁殖率,在仔猪三周龄左右时往往就给仔猪断奶,以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母猪繁殖率的目的,但仔猪的营养性应激也随之加重。3.病原微生物:仔猪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机能低,难以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腹泻。4.微量元素:仔猪体内微量元素应保持平衡,缺乏铁、硒、锌、铜等元素,会造成仔猪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腹泄。惠农盛世专家队针对仔猪拉稀(猪拉肚子)研制了一套高效治疗方案,希望能够帮到您!1、肌注]:严痢0.2ml/kg或顽泻抗DU素0.2ml/kg+瘟独方案、或严重的可配合(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三者任选其一分别肌注。2、喷用]:回阳止痢针直接喷于患处,适量即可(不见液体流下即可为止)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用2天。3、拌料]:用立克停每80kg/100g拌料,如果是因为饲料霉变引起的猪猪腹泻,可用多效霉脱净来祛除饲料霉变。4、饮水]:多V葡萄糖+补液盐+速能。5、预防]:猪场十六能+仔猪解密,能达到极好的防治猪拉稀效果。
非常感谢您选择阅读关于"仔猪高烧不退是什么原因"的内容。我们希望本文所述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且让您获得新的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与我们保持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