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对于"预混料赖氨酸多少为标准"问题感到好奇?别担心,通过以下文章内容,你将获得更多关于该问题的了解。现在就跟随小编一起探索吧。
1)饲料配方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随着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大量全价饲料和标准饲料配方(这种配方一般经过计算机测试、筛选)的应用已普及到乡村。养鸡户还需自己花力气学习研制饲料配方,只要按书上介绍的标准饲料配方配料,就能养好鸡。
(2)自己配料的农户,不要随便改变饲料配方中各种原料的比例。采用标准配方缺乏某种原料时,少量配料可用同类饲料互相取代,如猫豆、黑豆、蚕豆互相取代,花生麸、黄豆、豆饼互相取代,鱼粉、水解羽毛粉、蚕蛹粉互相取代;大量配料时需将改动的配方先请当地畜牧师测算后再使用。
表4高粮型变低粮型的饲料配方转换表
使用范围原配方(高粮型)改进配方(低粮型)
60天出笼肉用仔鸡 0~4周龄黄玉米32%,小麦35%,豆饼18%,鱼粉12%,骨粉1.5%,生长素1.3%,食盐0.2%,多维素0.02%(代谢能12.49兆焦/千克,粗蛋白质22.4%)木薯45%,猫豆20%,花生麸15%,黄豆7%。鱼粉8%,松针叶粉2%,骨粉1.5%,生长素1.3%,食盐0.2%,多维素0.02%(代谢能12.18兆焦/千克,粗蛋白质21.49%)
5~8周龄玉米58%,小麦13%,豆饼14%,鱼粉12%,骨粉1.8%,生长素1%,食盐0.2%,多维素0.02%(代谢能12.8兆焦/千克,粗蛋白质20.17%,应用此方仔鸡8周龄末活重1590克,肉料比为1:2.26)木薯45%,猫豆20%,黄豆20%,鱼粉5%,花生麸5%,松针叶粉2%,骨粉1.8%,生长素1%,食盐0.2%,多维素0.02%(代谢能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质20.15%,饲养效果与原配方一样)
肉用仔鸡示范日粮配方 0~4周龄玉米46.7%,碎米7%,小麦10%,豆饼11.7%,花生麸8%,国产鱼粉14%,草粉2%,贝壳粉0.3%,食盐0.3%(代谢能12.21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21%)木薯45%,碎米8%,花生麸20%,黄豆10%,鱼粉10%,生长素1%,松针叶粉5%,贝壳粉0.7%,食盐0.3%,多维素0.02%(代谢能12.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21.79%)
4周龄以上玉米47.7%,碎米10%,小麦9.5%,稻谷4%,豆饼7%,花生麸8%,国产鱼粉11%,草粉2%,贝壳粉0.5%,食盐0.3%(代谢能12.21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1%,应用此方肉用仔鸡80天达1.5千克活重出笼)木薯50%,麦麸7%,黄豆18%,蚕豆10%,羽毛粉4%,鱼粉4%,松针叶粉5%,贝壳粉0.7%,食盐0.3%,生长素1%,多维素0.02%(代谢能12.216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3%,饲养效果与原配方一样)
罗斯蛋鸡专用配方 0~6周龄黄玉米61%,麦麸5%,豆饼15%,花生麸8%,进口鱼粉8%,贝壳粉2%,磷酸氢钙1%。另加:食盐0.4%,蛋氨酸0.05%,多维素0.01%~0.02%,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适量(代谢能12.1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9.65%)木薯45%,猫豆15%,黄豆15%,花生麸7%,鱼粉8%,松针叶粉5%,贝壳粉1.6%,磷酸氢钙1%,食盐0.4%,禽用生长素1%,细沙1%。另加:蛋氨酸0.05%,多维素0.02%(代谢能12.14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9.77%)
7~10周龄黄玉米61%,麦麸10%,豆饼11%,花生麸8%,进口鱼粉2%,贝壳粉3%,青草粉5%。另加:食盐0.4%,蛋氨酸0.05%,赖氨酸0.03%,多维素0.01%,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适量(代谢能11.3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03%)木薯50%,猫豆17%,黄豆10%,鱼粉6%,木薯叶粉7%,松针叶粉5.6%,贝壳粉3%,生长素1%,食盐0.4%。另加:蛋氨酸0.05%,赖氨酸0.03%,多维素0.01%(代谢能11.4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42%)
产蛋率65%~80%黄玉米61%,麦麸5%,豆饼11%,花生麸8%,进口鱼粉6%,贝壳粉8%,磷酸氢钙1%。另加:食盐0.4%,蛋氨酸0.05%,多维素0.01%~0.02%,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适量(代谢能11.5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6.8%)木薯45%,黄豆15%,猫豆17%,鱼粉8%,松针叶粉5.6%,贝壳粉7%,食盐0.4%,磷酸氢钙1%,生长素1%。另加:蛋氨酸0.05%,多维素0.01%~0.02%(代谢能11.5%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7.06%)
①能量饲料:玉米、麸皮(次粉);
②蛋白质饲料:豆饼(粕)、棉仁粕、菜籽粕、鱼粉、血骨粉等;
③矿维补充料:包括磷、钙和氨基酸或称预混料。
能量饲料在猪禽配方中一般占50%至70%,蛋白质饲料一般占20%至35%,矿维补充料3%至12%。三类饲料的比例随畜种和不同生长阶段而异。最简单的配方为玉米+豆饼(粕)+矿维预混物(包括保健药)配方。但价格较高,一般生产者难以采用。如欲降低饲粮成本可采用当地常用的价廉的麸皮、次粉去替玉米或用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豆饼(粕)饲料,但应保持最低限度的能量浓度和粗蛋白含量。如配方中欲加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平衡饲粮中的氨基酸,则在配方中降低粗纤维蛋白质二个百分单位,以减少较昂贵的蛋白质饲料如豆饼(粕)、鱼粉等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鱼粉在畜禽日粮中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饲料,它蛋白水平高,蛋氨酸含量高,适口性好,很受饲养者的欢迎。
但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鱼粉的价格来断上涨,进口鱼粉奇缺,国产鱼粉质量又不稳定,其主要问题为:蛋白质含量高低相差悬殊,伪造掺杂产品难以分辨,有的场子喂了霉变的鱼粉导致肌胃糜烂或中毒以及沙门氏菌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国内和一些主要的种畜场都避免使用鱼粉。
无鱼粉日粮的配制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是用大豆饼(粕),如用豆饼(粕)取代鱼粉应注意的问题是:
(1)豆饼(粕)中的脲素酶活性要符合饲用标准(<0.5)。
(2)保持配方中蛋白质的原有水平。
(3)适量添加蛋氨酸,必须时还应补加赖氨酸,以弥补必要氨基酸的不足。
3.可利用(有效)氨基酸配制饲料
众所周知,猪的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因此在配制饲料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性,但经常发现饲料中以等蛋白质含量用其它饼类如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常用豆饼(粕)饲料的水平。
营养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经过试验研发现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蛋白质饲料来源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大的差异而造成的。而且亦已测定出畜禽主要饲料的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
因此有些饲料厂已经开始采用可利用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和蛋氨酸)来配制饲料。以等可利用氨基酸来进行饲粮中计算其它饼类与豆饼(粕)的替换值,以确保配合饲料的稳定性及效果的一致性。
它是一类在畜禽饲粮中添加量很少,用以纠正由于饲粮成分的缺乏而导致的营养缺乏症或在畜禽的生长中起特作用的物质,广义上说,饲料添加剂可可分为四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生长和/或效益促进剂。
它是用再体将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微量原料,如维生素、矿剂、微量元素或药物混合在一起的组成,它们不含有蛋白质饲料。预混料在饲料中的使用量通常为1%或低于1%。
它是由上述预混料加上常量钙、磷而组成,其用量一般高1%,用量范围可变动在1%至12%之间。
它含有比例平衡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其它添加剂,一般是和谷物以及其它原料一起加入饲料中,其加入量约为10至20%,以满足平衡全价的饲料的要求。
它一定是包含比例平衡的所有营养物,并满足畜禽各种营养成分需要的饲料。
1、4%的意思是说:你用你家的这个4%的预混料配成100斤全价料时,里面需要添加4斤你这个预混料。
2、 如果你想知道里面的赖氨酸的含量是多少,那就比较难说啦。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相关部门化验一下最可靠。可是,如果你嫌这个麻烦,那你就打到厂家问一下,只是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告诉你:“这里边添加的赖氨酸含量就够用啦,你不用再另个添加!”
经常使用的氨基酸添加剂有赖氨酸和蛋氨酸两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添加苏氨酸和色氨酸,例如,在使用麦类为主的饲粮或者低蛋白饲粮时。在主要用植物性饲料喂猪时,饲料中常缺乏这两种氨基酸,动物性蛋白饲料和豆饼含量较少时,添加的效果尤为显著。赖氨酸添加剂一般为L-赖氨酸盐酸盐,纯度为98.5%,实含赖氨酸78.84%,一般可用79%计算,产品为白色或淡褐色粉末,易溶于水,无味或稍有异味,在预混料和配合饲料内稳定性好。D-赖氨酸不能被动物吸收,不能应用。
蛋氨酸主要是DL-型蛋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前者含量约为98.5%,其晶体为白色—黄色粉末,有特异性臭味,在预混料和配合饲料中稳定性好。
由于猪饲料中赖氨酸、蛋氨酸等常不能满足需要,如果不予添加,会影响猪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仔猪料和生长育肥猪料,常需额外添加。添加的办法是根据猪饲养标准所规定的氨基酸需要与基础日粮中氨基酸的实际含量,计算出不足部分,然后进行补充。具体方法如下(以赖氨酸为例):
第一步:根据配合饲料的组成,计算出基础日粮中赖氨酸的含量。
第二步:根据赖氨酸产品的纯度和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进行运算。
例如:配仔猪全价料1000千克,计算的基础饲料赖氨酸含量为0.85%,查饲养标准,赖氨酸的需要量为1.16%,需添加纯度为98.5%的L-赖氨酸盐酸盐多少?
由于本赖氨酸添加剂含有79%的赖氨酸,所以需添加赖氨酸盐酸盐:(1.16%-0.85%)×1000千克/0.79=3.92千克。
第三步:将赖氨酸添加剂称好后,混于一定量的次粉或者玉米粉(加入次粉的量应掌握在总量为饲粮的1%左右),先将赖氨酸与次粉等搅拌均匀,再混合到配合饲料里面,以保证混合均匀。
对于氨基酸添加剂,使用时应注意产品说明及有效成分含量。一次未能用完的,要扎紧袋口,保存在干燥、避光、低温、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切勿受潮。
感谢您阅读关于"预混料赖氨酸多少为标准"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这些资料能满足您的需求,并且为您带来一些新的见解。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该主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