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对于"饲料中粗灰分含量是多少"问题感到好奇?别担心,通过以下文章内容,你将获得更多关于该问题的了解。现在就跟随小编一起探索吧。
粗灰分作为控制饲料质量的的一个指标,可以防止人为在饲料中添加额外较为低廉的、且不具备营养作用的矿物质原料,通常粗灰分含量过高,说明饲料质量较差。饲料和水的兑比为饲料:水=1:0.8,即1斤饲料兑水0.8斤。
一、粗灰分在饲料中的作用,一斤饲料放多少水
1、粗灰分指的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的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其中主要包含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也含有少量的砂、土等杂质。粗灰分在饲料中并不是起到提供营养成分的作用,而是作为控制饲料质量的的一个指标,可以防止人为在饲料中添加额外较为低廉的,且不具备营养作用的矿物质原料(通常粗灰分含量过高,说明饲料质量较差)。
2、按照饲料:水=1:0.8的比例兑水,即1斤饲料兑水0.8斤,用手握饲料能成团且松开时能散开为宜。
(1)饲料兑水后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2)饲料兑水喂食,不会有很多的粉尘,而干喂时,受到饲料中的粉尘刺激,动物更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3)饲料兑水喂食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并且在进食的过程中,不需要来回在水槽和食槽中走动。
(4)饲料兑水的工作量比较大,特别是量大的时候,而且如果没吃完,饲料很容易在食槽中发酵。冬季时,饲料温度较低。
1、如果是喂猪,一般按照饲料:艾叶粉=98:2的比例添加(2%),日增重率增加5-7%,饲料消耗下降7-12%。
2、如果是喂毛兔,按照饲料:艾叶粉=99:1-3的比例添加(1-3%),可提高兔子的产毛量(9%左右)。
3、如果是喂毛用羊,按照饲料:艾叶粉=97:3的比例添加(3%),可提高产毛量(16%左右)。
4、如果是喂鸡,一般使用艾叶煮水给鸡服用。
米糠和麦麸都是养殖业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原材料,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饲料配方中都可以使用,它们都具体在能量饲料品种中属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能量值相对较高,能效也较高,而且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它们在饲料配方中的用量,一般并不高,一般只在8—13%左右,除非在大猪中用量才大一些,因为米糠和麦麸还有其他营养上的缺陷。
⑴米糠是糙米加工成白米后的副产品,米糠脱脂后成为脱脂米糠。
1.营养特性米糠的蛋白质(13%)、赖氨酸(0.72%)含量均优于玉米;干物质中粗灰分(7.5%)比麦麸高近1倍,粗纤维(9.7%)和无氮浸出物(44.5%)稍低于麦麸,故有效能值很高,位于同类饲料之首,对猪消化能为12.64兆焦/千克,其原因是米糠中粗脂肪含量高达22%,约是小麦麸的3倍多,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米糠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却很少;
缺点是:米糠的钙磷比例极不平衡,钙含量极低(0.07%),这容易引起钙缺乏症,磷含量高(1.43%,且多为不能利用的植酸磷),还含有较多的锰、锌、铁。米糠中含有类似于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一种可能引起腹泻的抗营养因子)、并含有植酸等抗营养因子,需经过加工处理,以免采食过量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米糠中脂肪酶活性也较高,因此贮存时间不宜过长。所以米糠过量喂饲会有副作用,当超过日粮的30%时,猪肉品质会受到影响,产生低品质的软脂肉,人食后易引发皮炎。种猪喂量过多,会使体况过肥,使繁殖能力降低;仔猪喂量过多,会引起拉稀。 米糠喂猪一定要适量,一般以不超过日粮的15%为宜,以满足猪对多种营养需要。二、不宜长期存放。米糠中油脂含量高,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酸败变质,使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降低,甚至引起中毒造成死亡。所以,米糠不可久贮。三、适量补充钙和磷。米糠中虽然营养比较丰富,但钙含量低,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需要;米糠中磷的含量虽然比较高,但主要以植酸磷为主,不能被猪充分的吸收利用, 用米糠喂猪,应在日粮中添加1.5~2.0%的骨粉,以补充钙、磷的不足。同时,还要让猪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四、不宜喂仔猪。米糠中虽然营养比较丰富,但营养不全面,用其饲喂仔猪,不利于仔猪的快速生长发育,不宜饲喂仔猪。
次粉在中国数据库中,分为一级次粉和二级次粉。
一级次粉又名“黑面”,“饲用小麦粉”,“面粉”粗灰分1.0-1.5%,含有少量麸皮,含淀粉60%,猪消化能3.05Mcal/kg。
二级次粉灰粉1.8-2.4%,含粉率40%,猪消化能2.8Mcal/kg。三级次粉中麸皮多,灰粉在2.4-3.4%,很多饲料厂用的次粉就是这种次粉。
山东的次粉主要是软质小麦次粉,或少量硬质小麦与软质小麦做面粉后的次粉。次粉有粘和作用,在鸡鸭饲料中做粘和剂使用,1-3%添加。次粉饲口性好,用在乳猪料中主要是提高饲口性,5-15%添加。大量使用次粉会使颗粒硬度大,影响采食。
小面粉厂多用水洗小麦,使次粉水分偏高,使用时注意保存。二级次粉应90%过60目筛。软质小麦的次粉发白。次粉的质量与麸皮的含量有关,麸皮灰分高,所以次粉的主要检验指标为灰分。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部分幼龄动物的饲料标签还会添加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标注药物的作用及其停药期。
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在13%以下。夏季水分含量要比冬季低些,如果饲料水分含量高,容易导致饲料发霉,不利于饲料的储存;水分含量过低会导致饲料适口性性差,动物摄入量减少。
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高温下燃烧后的剩余物质,主要含有钙、磷、钾、镁、铜、铁、锌、锰、硒等矿物元素。钙磷比不合适会导致动物钙磷吸收不好,引起动物瘫痪等疾病。
粗蛋白质是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两部分。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血液、骨骼、肌肉、激素、抗体、酶及各种器官组织的主要成分,是动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基础养分,也是其它养分不能代替的。保证动物蛋白质的有效供给,能充分的提高动物的生长繁殖性能。
1、粗灰分不是被加进去的,而是生产饲料过程会产生的物质。
2、饲料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粗灰分,所以粗灰分也是控制饲料质量的的一个指标,但是粗灰分并不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有点类似粗纤维和水分。
3、粗灰分过高表明饲料品质比较差,设置粗灰分指标可以防止人为在饲料中添加额外的低价的不具备营养作用的矿物质原料、例如沸石粉、膨润土。
4、严格来说,测定的只能算了粗灰分,因为由于食品的组分不同,灼烧条件不同,残留物也各不相同,致使同一食品的残留物与食品中原有的无机物并不相同。
5、有的可能比原无机物多些(如C:并非全部变为CO2散失掉了,也有一部分转变为CO32-),有的可能比原无机物少些(如:食品中易挥发的成分,可能在加热过程中散失掉了),所以,我们测得的灰分与食品中的灰分并不完全一致,故只能称作粗灰
6、粗灰分(%)=灰分重(g)/饲料样品重(g)×100
7、粗灰分=干物质-有机干物质;干物质=样品-水分
样品预处理、样品燃烧、灰分计。
1、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粘附在样品表面的杂质和挥发性物质,使样品能够准确地代表饲料的灰分含量,需要进行外壳去除、粉碎和加热等操作,以去除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
2、样品燃烧:样品燃烧是通过将预处理后的样品置于高温燃烧炉中进行燃烧,使有机物质燃烧殆尽,然后得到残留的无机物质,即粗灰分。
3、灰分计:灰分计通过称量所得的粗灰分并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饲料中粗灰分的含量。
关于“饲料中粗灰分含量是多少”这个问题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持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