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对于"小猪拉红色稀是什么原因"问题感到好奇?别担心,通过以下文章内容,你将获得更多关于该问题的了解。现在就跟随小编一起探索吧。
1、现在就需要给小猪充葡萄糖盐水,补充水分营养,体能,调整小猫体内电解质平衡,延长小猪生命。可以给小猪注射庆大霉素1万单位;可以让小猪吃一点健胃帮助消化药物。
2、应该是伴有黄痢、病毒性腹泻,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性腹泻的,对病毒性是不起作用的。如果你们家现在的小猪拉的是水样或者稀状,不怎么吃食,口渴等症状的,建议使用肠威士,灌服,一次3克,一天2次,连续使用2~3天,切记,要单独使用,希望能帮到你
(1)病毒性、细菌性腹泻的防治有效办法是免疫接种
预防病毒性腹泻可用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方法是母猪临产前15天和产后7天对母猪进行2次免疫,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力。应用C型产气荚膜福尔马林氢氧化铝类毒素,对临产前1个月母猪肌注5毫升,产前半个月再加注10毫升,或对怀孕后期母猪注射C型魏氏梭菌苗。
预防黄、白痢,可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有二价、三价、四价苗,按说明使用)。
预防仔猪副伤寒,可在30日龄口服副伤寒菌苗。
即要保证仔猪的生长需求,又不要蛋白质含量过高,特别是植物蛋白不能过高。
断奶仔猪饲料中适当添加纤维(3%~5%为宜),如草粉等,除了促进肠道发育外,挥发性脂肪酸可以通过大肠对水的吸收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胃肠道消化功能。
方1:每吨饲料中添加枝原净100克+金霉素400克或强力霉素150克,饲喂1周。
方2:每吨饲料中添加二甲硝咪唑100克。
方3:饲料中按1%~2%添加中草药半边莲草粉。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消毒,提供适宜的环境等。
酶制剂可弥补猪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酸制剂可提高胃内酸度;腐殖酸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和化学性,提高饲料报酬;益生素可调节肠道菌群格局,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以上四种非抗菌素类制剂对防止仔猪腹泻均有良好的效果。
方1:恩诺沙星注射液5毫升溶解氨苄青霉素0.5克(1支),混合肌注15~25千克体重仔猪。
方2:速灭杀星注射液后海穴注射5毫升。
方3:庆大霉素4万单位+复合维生素B2混合肌注,1日2次。
方4:痢菌净2毫升+阿托品1支,交巢穴注射。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年龄、品种、任何季节都可流行,传染性极强,是对目前养猪业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
1、症状:一般为高热稽留,体温高达40℃以上,病程短则1天,长者达21-30天。初期猪群仅有一头至数头发病,经1周左右同群相继发病,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急性死亡的可视黏膜和腹部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亚急性和慢性死亡的则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眼角处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皮肤有明显的出血点,特别是耳、腹下、四肢、会阴等处。有时可见扁桃体溃疡,舌、唇、齿龈结膜有时也可看到溃疡。
2、防治:坚持自繁自养,搞好预防工作,仔猪在出生后21日龄进行首免,普通猪瘟细胞苗4头份/头;60日龄进行二免,宜用猪瘟组织苗4头份/头;对受威胁猪场仔猪可在出生后进行超前免疫,猪瘟组织苗2头份/头,1.5小时后再吃初乳;对于外购仔猪应1周内进行猪瘟免疫,1月后做二免;对于母猪应于每次产后21天与仔猪同时防疫4头份/头;公猪每年春秋两季两次防疫。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用猪瘟高免血清配合抗生素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建议淘汰病猪。
该病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笔者发现本病在有些地区有流行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1、症状:1-3日龄仔猪都很正常,第4天就发现有仔猪眼眶发红,闭目昏睡,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其内容物为黄色,遇到声音刺激,兴奋和鸣叫,有的病猪后腿抬起呈“鹅步式”。有的以神经症状为主,出现肌肉痉挛性收缩,角弓反张,仰头歪颈,有的呆立不动,头触地或头抵墙,死亡率很高。母猪则可能出现厌食、便秘或结膜炎,很少死亡。有的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木乃伊或流产,所产弱仔一般2-3天内死亡。
2、防治:预防是目前最好的方法。近年来,血清的效果也比较理想。早期,发现患有伪狂犬可以用高免血清,一般是20日龄以上的,还有治愈的希望。如果预防接种,可以在母猪产前30天进行,散养户一般建议用灭活苗;所产仔猪6-8周龄首免,30天后二免,建议用弱毒活疫苗。隔离、消毒、灭鼠也是非常必要的,以防病菌的传播。
弓形体病是弓形虫在无性繁殖过程中寄生在哺乳动物和人的有核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1、症状:病猪体温升高40.5-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最后废绝,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和犬坐式呼吸。有的病猪有咳嗽和呕吐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部出现紫红斑,呈单个存在。后期,呼吸极度困难,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
2、防治:磺胺嘧啶注射液静脉或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1克,每日2次,连用3-5天,也可用磺胺间甲氧嘧啶每公斤体重0.05克注射,每日2次,连用3-5天。
1、断奶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场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断奶应激、消化系统不完善、酶活性低、免疫力下降、传染病、饮食不当等。解决方法包括改善设施和内外环境条件、断奶前后的卫生保健、,解决饮食的三个特性(抗原性、消化率、酸碱性)和功能性添加剂的应用。
2、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应尽量避免断奶、换料和分组造成的应激。断奶仔猪时,最好采用“去母留幼”的方法,即在原猪圈内饲养7~10天后将仔猪转移出去。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断奶和环境变化对仔猪的刺激。 还应注意减少疫苗注射和驱虫剂对仔猪造成的压力。 我们还应该控制温度和湿度。当温度较低时,我们可以推迟断奶时间,做好保温工作。
3、注意保持猪圈环境清洁,经常清洁,保持猪圈干燥,定期消毒。一般采用10%~20%石灰乳、1%~2%赖氨酸和3%碱液进行消毒。最佳消毒频率为7~15天一次。小猪在出生后吃初乳以增强免疫力,所以他们应该尽快开始进食。根据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高脂低乳糖饲料的生理特性,采用高脂低乳糖饲料喂养仔猪。母猪可在分娩前15~20天注射K88和K99,以预防仔猪黄痢和白痢,而红色痢疾氢氧化铝疫苗可在分娩前15~30天注射一次,以预防仔猪红色痢疾。
4、在怀孕母猪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提高初乳中的抗体,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减少仔猪断奶后的腹泻。断奶仔猪体表面积大,皮肤薄(皮下脂肪少),皮毛稀疏,散热快,隔热能力差; 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各系统功能协调能力差,导致仔猪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容易受到冷热应激的影响。特别是,冷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影响更为严重,最有可能诱发腹泻。同时,高湿度和恶劣的卫生条件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有机营养源和适宜的生活条件。如果围栏通风条件差,消毒措施不到位,会导致断奶仔猪腹泻。
1、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颜色多为黄色或灰白色;
2、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粪便颜色多为红色;
3、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以及轮状病,多伴随呕吐;
腹泻基本上都会引起仔猪消瘦,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可根据不同的表现症状来判断。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