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问答专区 >
养殖行业的前景如何论坛 水产养殖的前景如何

作者:饲界新知 时间:2024-10-15 阅读:374

想要了解关于"养殖行业的前景如何论坛"的分析和解答吗?不用犹豫,通过以下文章内容,您将获得更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产养殖的前景如何

中国渔业产区竞争力分析与未来发展战略

2024年,中国水产品产量5100万吨,比2024年增长4%,比2024年增长16.75%,5年年均递增3.31%。水产品出口总额78.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出口数量315.3万吨,同比增长12.4%;水产品出口连续6年居农产品出口首位。2024年1-9月全国71个亿元以上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466.14亿元,比同期肉食禽蛋市场128.54亿元高出2.6倍。

2024年,全国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105.14%,比畜牧业产品高4.62个百分点,比种植业高3.59点,比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高3.75点。高出幅度达270%。渔业产品的比较效益已经非常突出与明显。中国水产品在大农业中、特别是在副食品市场中的地位继续提升。中国渔业在整个经济领域中的优秀表现,开始引起国际与国内战略投资者极大关注。

从产量看,排名前10位省份合计产量4289.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84.11%,全国4/5强的产量集中在10省份中,堪称中国水产大省;前5名产量合计2942.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8%,全国2/3的产量集中在5省份中。堪称中国水产强省。他们依次为山东、广东、福建、浙江、辽宁,且全部是沿海省份。由此看出,中国水产品产量集中度非常之高,多数集中在海洋大省。前5名中,海水产品所占各省总产量比重均在50%以上,山东、福建、浙江、辽宁海水产品比重高达80%以上,浙江高达93.16%,广东较低,也接近60%。前10名中,产量增长幅度较高的为辽宁、湖南、江苏、广西,增长幅度均在6%以上,辽宁高达8.7%。

养殖行业的前景如何论坛 水产养殖的前景如何
(来源网络,侵删)

淡水鱼看点出现在并不处于优势产业带的省区

淡水产品产量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前5名依次为:湖北、广东、江苏、湖南、安徽。我国淡水产品集中在中南、东南与东部地区。湖北、江苏、湖南、安徽、江西5省淡水产品产量1118.2万吨,占全国淡水产品总产量的51.2%。前10名淡水产品产量1808.25万吨,占全国淡水产品总量82.8%,在全国市场上形成绝对优势。广东、江苏两个海洋省份淡水产品产量排名2、3位,让人刮目相看。

四川地处大西南,与很多省份比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四川跑步进入全国淡水产品产量前10名,增长幅度14.05%远远高出其它省份。14.05%的概念是,四川2024年一年增加淡水鱼产量12万吨,比西北地区最高省份一年总产量还多。比同处西南的云南高出3倍,比贵州高出9.4倍。四川水产与渔用饲料界出了以通威集团、凤凰集团为龙头年产100多万吨渔饲料的生产企业,以芳草、华强、三友、科邦为龙头的渔药生产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在全国赫赫有名,在各自的产品领域中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水产民营企业的崛起是四川水产业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时势造英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众多的民营企业在创造辉煌。四川地处世界水能源之首的长江上游地区,天府之国水资源占得天独厚之势。境内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沱江、大渡河、青衣江等大小江河1200多条,水库6000多座,湖泊1000多个,石河堰1000余条,山平塘40余万口。水资源蕴藏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四川把水资源利用好,水产业再上新台阶仍有很大潜力。

四川经验是: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与发展渔业龙头企业,才能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龙头企业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随着实力的增强,它将参与全国行业性整合,也当然包括近海渔业、公海大洋渔业、远洋渔业的整合。它必然会参与国际高端海水鱼养殖,包括金枪鱼养殖。把一个地处偏远远离海洋的西南省份,变成可以生产海水鱼的海洋大省。

河南虽然不在榜单,水产品产量在全国排名第15位。但是河南水产业发展同样引人注目。河南2024年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全国排名第一。2024年河南全省水产品产量51.68万吨,比2024年增长21%,比2000年增长60.6%。5年年均递增12.12%,比全国年均增长速度高出2倍,属超常规发展。2024年河南水产养殖面积23.0万公顷,比“九五”末增长21.7%;水产行业总产值6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46.0%。河南地处“水少沙多,水沙异源”的黄河下游地区,属于水资源短缺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405亿m3,位居全国第19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420 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但是河南境内有黄河、卫河、淮河、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条,河川年径流量106.73亿立方米,正是依靠这些河流,河南已建水库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形成水库渔业资源的优势。“黄河鲤鱼”、“南湾鱼”、“薄山湖鱼”等知名品牌鱼都来自水库。河南水库放养的大规格鳙鱼早已成为北京市场上的新宠。好产品进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并不新鲜。好产品应该把目光放在香港市场、日本市场、东亚市场、东南亚市场、东欧市场,要积极引导渔民用不高档,但是很安全的鱼去参与国内与国际市场竞争。用好产品而不是用“名特优新”产品去开拓高端市场,实现无形的品牌价值是稳步发展水产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正因为放养、网养、库养而不可能更多地追求池养,河南速度所带来的产量—水库渔业迎合了市场渴望健康的需求。按照15%年均增长速度,可能用不了5年,河南这个水资源小省,水产品产量有望突破百万吨关口。党中央最近有关大力发展中部经济的决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方针,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原崛起带来的启示是:只要你适应市场需求,小资源同样创造大产量、大市场。不处于渔业优势产业带的地区,同样可以创造比优势产业带更大的优势。仅仅因为你虽然并不优势但是你优秀。你不能够以量取胜,那么就必须以质取胜。速度是市场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市场需要才能加速你的规模。产业发展需要资源、需要实力,但更需要经营。拼实力不如拼智慧、拼筹划。产业运筹也需四两拨千斤。

山东渔业领跑全国当之无愧。山东在水产品总量、海水产品总量、水产品加工量、水产品出口量上均居全国第一。 2024年山东水产品产量736.1万吨,同比增长2.5%;水产品养殖产量442万吨,比“九五”末287.3万吨增长53.8%,占渔业总产量比重61.4%;远洋渔业产量25.8万吨,同比增长14.2%,比“九五”末增长113.7%;水产品加工量443.2万吨,同比增长32.2%,占总产量比重60.2%;水产品出口创汇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30%;渔业总产值1250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12.0%。这些辉煌的数字,足以体现一个水产强省的风貌。

山东在水资源或者渔业地理位置上并无绝对优势。山东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2531公里,占全国14.06%,位居第3位,比广东少25%;管辖岛屿326个,占全国6%,比占第一位的浙江3061个少89.4%;岛岸线737公里,占全国5.2%;比占第一位的浙江4286公里少83%,排名第5位;管辖海域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3.17%;比占全国第一的海南少92.5%,排名第7位。山东地处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末端,全省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379.5亿立方米。人均5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770立方米的18.8%,亩耕地占349立方米,为全国亩均占有量1827立方米的19.1%。在水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的各类指标上,山东没有一个全国第一,甚至成为缺水大省。那么人们要问,山东是如何在渔业生产上创造出那么多的全国第一?

其一,山东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向海洋要效益,向大洋要效益,向远洋要效益,在山东沿海建设起海底森林、海上牧场。2024年,山东海水产品产量626.1万吨,是淡水产品产量的5.7倍;

其二,山东海水与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思路非常正确,就是以内需为主,以出口为辅。2024年,山东主要养殖品种对虾、海参和大菱鲆养殖产量为6.9万吨、4.6万吨和3.5万吨,分别增长11.3%、15.0%和94.4%。这些品种多数为内销。半滑舌鳎、皱纹盘鲍、虾夷扇贝、海胆、文蛤、牡蛎、海带等山东主打产品更以内销见长。山东虽然是水产品出口大省,但是主要出口产品并不是上述几类。山东2024年出口干海参1.23吨,占全国出口量36.5吨的3.4%,与山东全年养殖量5万吨比相去甚远。出口对虾及其制品7507.6吨,占全国出口量74563吨的10%,也占全省养殖产量的10%。养殖以内销为主,是山东渔业能够稳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有些省份养殖品种主要围着出口转,非常容易大起大落。山东水产养殖由于瞄准与注重国内需求,所以市场稳定,生产稳定,渔农稳定,企业稳定,从而保证了水产经济的稳定,这是山东水产品产量能够成为全国第一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地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你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投资优势再好,也难成气候。地区实力、资源实力、企业实力并不等于竞争力。近几年全国水产品市场多次出现鳗鱼风波、黄鱼风波、甲鱼风波、对虾风波,都没有对山东水产养殖业造成大的冲击与影响。即便出现罗非鱼风波,也同样如此。

其三,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立足于海洋捕捞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深海渔业、远海渔业、公海渔业、大洋渔业、远洋渔业的发展。这是山东水产品出口连续保持全国第一名的主要原因。2024年山东水产品加工量443.2万吨,同比增长32.2%,占总产量比重6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山东出口产品中90%是海洋捕捞产品,而不是海水养殖产品,排在前10名的出口产品占到山东出口总量的81%。这是山东水产品出口始终稳步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保护资源、限制近海捕捞的同时,大力发展远海、远洋捕捞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渔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保护国内的土地资源、水源资源、淡水资源、近海资源、环境资源,争夺与开发公海海洋资源,仍然是当前国际渔业竞争的主流趋势。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竞争中。山东所实践的渔业战略方针,代表了中国渔业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

辽宁与山东有太多相似之处。两省同处黄渤海湾成犄角之势,大陆海岸线2178公里,是山东86%;岛岸线622公里,是山东84%;海域15万平方公里,与山东相同;区域面积14.67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的98%。辽宁地处松花江与辽河流域,河流众多,水资源强过山东,但也属缺水省份。从养殖角度讲,辽宁气候劣于山东。这样总体资源两省平手。2024年辽宁水产品生产总量与海产品生产量均处全国第5名,总产量比山东少42.3%,海产品少51.9%,淡水产品少54.4%,大概差距50%不到。养殖产量276万吨,比上年增长9%;捕捞产量149万吨,与上年持平;养殖产量占总产量比重64.88%,高于山东;水产品加工量110万吨,占总量比重25.79%,低于山东50%;水产品出口创汇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比山东低50%,出口增长速度同样低50%。虽然辽宁水产品总产量排名老五,但是总产量增长速度是排名前4位的1倍,达到5.5%,显见辽宁渔业战略雄心。从养殖品种看,辽宁集中在海参、鲍鱼、对虾、海蛰、海带、鲆鲽类、河豚、河蟹、观赏鱼、贝类等品种上,在海水产品养殖上与山东相似。辽宁与山东不同之处也是最大亮点在:海蛰与观赏鱼养殖,可惜没有海水珍珠。辽宁在水产养殖产品发展战略上也是立足国内市场,立足国内中间层次消费群。辽宁最突出点在品牌意识强于山东。盘锦河蟹、大连盘鲍均为国际知名地域品牌。辽宁励志海洋经济2024年跨入全国三甲并非虚言。辽宁海水产品增长速度5.2%,如果保持此速度,那么在2024年产量将提高到接近500万吨水平,超过浙江与广东。浙江2024年海水产品408.8万吨,增长速度—2.2%,广东2024年海水产品397.95万吨,增长速度2.4%。如果此速度不变,那么2024年应该是445.7万吨,很可能低于辽宁。现在需要问的是:10年之后,辽宁是否超过山东?辽宁要赶超山东,应该有哪些更大胆、对路、实际的举措?

市场开发与培育是水产业发展第一要素

综观全国各省市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水产品生产、养殖、科研、加工、出口等方面都给与了足够重视与政策倾斜,而对于如何加强与培育水产品市场考虑少、安排少、措施少、政策与资金倾斜度明显不够。对于水产品市场的开发、研究、投入少之又少成为全国带有普遍性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渔业产业发展不仅离不开市场而且主要依靠市场支撑。市场发展与建设已经成为渔业产业发展第一要素。只有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专业大市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水产海鲜专业零售市场,才能够尽快托起水产大产业。发展、投资与培育水产专业市场——互联网专业市场、连锁门店零售市场、产区专业批发市场、销区海鲜市场,甚至海鲜餐饮市场等等,成为加快地区、省区、全国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支持与鼓励产区大型水产批发市场到全国主要销售区域开办连锁性大型海鲜市场,产销直接见面,形成全国性渠道布局。舟山国际水产城不应该就局限在舟山。广州黄沙水产品市场也不应该把二期、三期扩大工程就盯在广州;要鼓励、支持大型品牌水产企业到全国主要销售区域开办专业品牌门店、品牌饭店,绕开大城市大型超市高额费用门栏,保护、扶持、发展地域性水产品牌;要创建、投资、扶持具有生存能力、行业影响力的水产专业互联网站,把大型水产网站建设摆在与有形市场建设同等重要位置考虑,摆在与高新技术企业同等高新地位考虑,尽快形成互联网专业市场,造就中国渔业电子商务平台。最近,香港中旅集团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大陆市场打造在线旅游网站芒果网。芒果网提供的在线服务不仅包括预订酒店客房、机票、旅游产品,还包括导游、旅游商城、电子地图和论坛等,在国内部分城市的大型酒店里,还设有芒果专柜、芒果楼层。这种大规模介入全国市场的企业行为、政府行为、产区行为在水产领域还未出现,不仅仅在电子平台上还未出现,在有形市场中也未见到。政策到位、资金到位、贴息到位、贷款到位。市场渠道通畅了,生产之水自然就活起来。那么,马路修好,还愁没车跑吗?

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就业前景

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目前就业前景广阔。

对于养护宠物和训导宠物的就业前景来说,总体而言是很有前景的。随着社会对宠物养护服务和训导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个行业前景非常乐观。

宠物养护服务涉及到的职位有宠物美容师、宠物护理师、宠物保健师等,这些职位的就业前景都很广阔,尤其是宠物美容师,由于现在宠物美容的需求量增加,因此护理师的就业前景也很好。

这个专业要求掌握宠物品种特性,日常保健,疾病防治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繁育与饲养,护理与美容训导与表演,保健与疾病防治,销售与管理等一线岗位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养宠物,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给他们进行指导,前景十分看好。

进行就业市场的调研和调查,了解相关行业或领域的就业需求、人才供给情况、薪资水平等信息。可以通过就业报告、行业研究、招聘网站等渠道了解就业趋势和前景。

研究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处于快速发展或前景看好的行业,就业前景可能更好。

了解不同职业领域对于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情况。选择具备较高需求的领域进行学习和准备,增加就业机会。

研究不同专业和技能的就业市场需求,了解目标专业或技能在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前景。选择具备就业竞争力的专业或技能进行学习和发展。

通过参与行业相关的社交媒体群组、论坛或关注专业领域的专业网站,了解行业内的动态、招聘信息、雇主需求等,从而获得就业市场的信息

家兔养殖前景如何

养兔业是一个新兴的养殖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兔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分为肉用、皮用和毛用三大类。而肉兔在我国的起步最早,群众基础也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北部一些省市及南方的广东及四川等省,肉兔饲养近几年发展很快,已成为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肉兔饲养业,适合我国国情,其潜力巨大,意义深远。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饲养条件的改善,一些养兔发达的国家,肉兔的生产性能很高。一般来说,70日龄左右即可出栏,体重达到2.25千克以上,饲料消耗系数低于3,即每增加1千克体重,饲料消耗不足3千克。母兔年产仔兔50只以上,1个笼位(家兔笼养,母兔在空怀期和妊娠期几只母兔占1个笼位)年提供断乳兔90-100只。

肉兔养殖前景广阔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肉兔日粮以草为主,是典型的节粮型草食家畜家兔属于单胃草食家畜,在家兔的家族中,肉兔的耐粗饲能力最强。

据统计,肉兔饲料配方中原粮的比例平均为23%,猪和禽约为60%。试验表明,用相同数量的饲料饲喂肉兔和肉牛,所获得的兔肉重量是牛肉的5倍。也就是说,肉兔把草转化为产品的效率高于牛和羊等复胃草食家畜。这对于粮食相对紧张,饲草资源丰富的我国,大力发展肉兔饲养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多胎高产,饲养周期短,产肉率高肉兔性成熟早,约3-4个月,一般6个月初配,妊娠期1个月,胎均产仔7-8只,产后可发情配种,一年可产仔6胎以上。

仔兔生长速度快,1个月断奶,断奶后再养60天左右即可达到2.5千克出栏。1只母兔1年可获得后代35-40只,相当于母兔自身重量的20-25倍。而牛、羊仅为0.35-0.63倍,目前所饲养的其他家畜,很难能与肉兔相比。 大力发展肉兔饲养业,是解决人们肉食来源,丰富人们菜篮子的重要途径。

3.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与饲养其他动物相比,肉兔的投资较小,投入产出比高。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养肉兔的投资大体可分为种兔费、饲料费、防疫费、笼舍费等。如果按照饲养2公10母12只为一个单位进行计算,其投入与收入如下:

买种费:购买2.5千克的良种兔每只100元,12只需用1200元。种兔利用期平均2.5年,年均摊销480元。

饲料费:种兔每只每天消耗混合饲料平均125克(其他营养不足部分用青草及作物秸秆补充),年只消耗饲料45.6千克,12只共消耗547千克。每千克饲料成本按0.9元计算,饲料费492.3元;小兔从1月龄断奶计算,至90日龄出栏共60天,每只消耗饲料约5千克。每只母兔每年提供商品兔平均按35只计算,10只母兔年提供商品兔350只,共耗料1750千克,饲料费1575元。

防疫费:种兔每年每只防疫费2元,商品兔每只0.5元,合计199元。

笼舍费:建造笼舍可利用家庭的旧砖瓦、石块、土坯、水泥和白灰等,也可以用铁棍焊成框架,以铁丝编制笼具。每个笼具投资按30元计,12只种兔笼加上20个育肥笼,需要资金960元。笼具利用年限按8年计算,年折旧费120元。

投入合计:480元+492、3元+1575元+199元+120元=2866.3元。

卖商品兔:年出栏商品兔350只,每只平均重2.5千克共计875千克,按国家正常年份平均收购价格12元/千克计共收入10500元。

种兔处理费:种兔利用期过后需作为商品兔淘汰,每只平均4.5千克,按12元/千克计算,每只54元,12只648元,分摊到2.5年中,年均259.2元。

兔粪:12只种兔及350只商品兔年可生产兔粪2.5吨以上,每吨按50元计算,可收入125元。

收入合计:10500元+259.2元+125元=10884.2元。

(3)毛利 10884.2元-2886.3元=7997.9元。据以上计算,养10只基础母兔,年可获利近8000多元,每只母兔年可获毛利近800元。投入产出比1:3.75,是其他养殖业乃至其他行业很难与之相比的。一个三口之家,利用工余时间,饲养母兔30只,年可获毛利近24000元。仅此一项当年即可脱贫奔小康。

4.占地少,用工少。家家户户都能搞肉兔可以平养,也可立体饲养;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可在地上,也可在地下或在房顶上。小规模家庭饲养可利用庭院或闲房旧舍,一般家庭的院落,可容纳基础母兔30只左右的规模。养兔没有重体力劳动,老人和小孩都能搞。兔子喜欢夜间活动, 养兔与种地不形成矛盾。农民完全可以利用工余时间,在不误农活的情况下进行。

5.产品质量高,市场潜力大兔肉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

即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和低脂肪、低胆固醇、低能量,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其他肉类如猪肉、牛肉和鸡肉等。兔肉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纤维细嫩,加工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老人、病人、孕妇及幼儿的良好营养食品。 常吃兔肉身体不易发胖,可保持体态美观,还具有保健功效,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等有积极作用。 被西方一些国家称作“健美肉”、“美容肉”,深受人们喜爱。

很多国家素有吃兔肉的习惯,我国生产的兔肉绝大多数外销。

但近几年,国内一些地方吃兔肉已渐渐形成习惯。如四川省是我国第一养兔大省,其兔肉大多数靠内销,广汉县的缠丝兔肉,享誉中外,在那里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无兔不成席的局面。在我国的吉林、广东等省,兔肉的消费量也较大,特别是今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我国南方肉图兔市场的空间加大,秋冬季节是肉兔消费旺季,肉兔可能货紧价扬。可以这样讲,兔肉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潜力都是很大的,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兔肉在国内的消费量会越来越大,国内销售将成为兔肉销售的主渠道。

6.缓解林牧矛盾,保护生态平衡所谓林牧矛盾,主要是养羊和植树的矛盾。

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尤其是在山区,这一矛盾很尖锐。羊对于山场植被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 一些人讲,养羊不能种树,种树不能养羊。山区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有发展草食家畜的优势条件,山区人民致富需要发展言牧业,而兔子是舍饲动物,发展养兔业既可充分利用山场的饲草资源,又可解决林牧矛盾。

在当前发展肉兔养殖大有可为。

关于养殖行业的前景如何论坛和水产养殖的前景如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wenda/5755.html

标签: 前景,养殖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