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猪场容易得猪瘟,很多朋友对于这个问题有疑问和不解,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详细了解一下吧。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发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猪在发病前即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毒,并持续整个病程。与感染猪直接接触是本病传播的主要方式,病毒也可通过精液、胚胎、猪肉和泔水等传播,人、其它动物如鼠类和昆虫、器具等均可成为重要传播媒介。感染和带毒母猪在怀孕期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导致新生仔猪发病或产生免疫耐受。
本病潜伏期为3-10天,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
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本病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四种类型。
2、体温通常升至41℃以上、厌食、畏寒;
3、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4、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
1、淋巴结水肿、出血,呈现大理石样变;
2、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
3、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脏、膀胱、胆囊、扁桃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脾脏边缘出现梗死灶;
4、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突出表面的出血性梗死;
5、慢性猪瘟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见“钮扣状”溃疡。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病猪可用以下方案治疗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次。
疑似健康的猪群可以紧急接种猪瘟疫苗,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合理选择和使用疫苗是防制治猪瘟唯一有效的方法,根据猪场及周边区域的疫病情况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可有效预防猪瘟。
如果猪的数量很少,密度小,感染非瘟疫的可能性就很小。
1、概率问题。一个步骤90分看起来不错,但是一件事被分成五步骤,每一步骤是90分,然后这件事就失败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你的猪少和你的猪多肯定不一样。只有一头猪的话,就像你在一件事上只有一步骤。你有100头猪,一件事你需要100步骤。这个能是这样吗?所以,非洲猪瘟在大农场很容易发现是有原因的,因为猪多。
2、生物安全。在没有疫苗的情况谈论生物安全确实有不合适。其实,没有疫苗,生物安全就是一片遮羞布。但人家的好孬也是一块布。还能帮助你挡风雨。总比没有强。 生物安全也是一个方面。
3、喂食密度。饲养密度实际上是疾病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猪的密度很高,疾病很容易传播,就像感冒一样。人一多了,本来的感冒快结束了,又被感染了。如果你的密度小,可以在1公里内饲养两头猪。即使其中一个死于非洲猪瘟,也许另一个家庭仍然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疫苗在实验室表现良好,一到田间就完蛋的原因。
4、猪的健康水平。一群猪的健康对于预防非洲猪瘟也至关重要。否则为什么非洲猪瘟在夏天严重,主要是由于热应激?如果抵抗力低,猪自然会生病。然后你说蓝耳,圆环过来,为什么副猪,脑炎的猪多了呢?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烂肠瘟。不分年龄、性别、体重大小,也不分季节。一旦猪群中一头发病,会很快在全群中流行。其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临床上急性常呈败血病症状,慢性在大肠发生坏死性肠炎,回盲瓣附近可见纽扣状溃疡,死亡率极高。
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平时的预防。
(1)定期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除对成年猪普遍进行1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对断奶仔猪及新购进的猪都要及时防疫注射。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签说明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后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2)猪瘟常发疫区,仔猪出生后25~30日龄注射1次,55~60日龄仔猪断奶后再注射第二次,保护率可达100%。
(3)给怀孕母猪注射疫苗,能增强母子抗猪瘟病毒的能力。一般于母猪分娩前一个半月进行一次预防注射。
(4)紧急免疫接种:在已发生疫情的猪群中,做紧急预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扩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时可先从周围无病区和无病猪舍的猪开始,后注射同群猪,病猪不注射。为加强免疫力,注射时可适当增加剂量。
(5)在饲养管理上,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猪圈消毒,提高猪群整体抗病力,杜绝从疫区购猪。新购入的猪应隔离观察30天,证实无病,并注射猪瘟疫苗后方可混群。
(6)在猪瘟流行期间,饲养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猪消毒后,彻底清除粪便、污物,铲除表土,垫上新土,猪粪应堆积发酵。在病猪初期,可试用抗猪瘟血清给猪注射,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1、非瘟形势下,大家会经常听到“某某地方母猪死的差不多了,某某地方已经没有母猪了”。
2、从目前各地的非瘟案例总结来看,母猪先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母猪为何成为最易感动物?资料上表示:
3、母猪机体自身亏损:母猪常年处在配种—怀孕—分娩—哺乳的高强度繁殖生产中,机体自身营养渐进性损耗,而外源性营养又存在供给不足、不均衡等问题,最后导致机体损耗严重,气血两亏,抵抗力下降。常表现为:母猪皮肤苍白,背毛粗乱;产程过长,恶露不尽;产后食欲不振,奶水少;断奶母猪久不发情;新生仔猪活力差,弱仔多。
4、毒素蓄积:这里所说的毒素包括药物、霉菌、内毒素等外源性、内源性的各类毒素。母猪饲养周期长,少则2年,多则4-5年,各类毒素长时间蓄积机体,又加上母猪便秘问题存在,就会进一步加重母猪的毒素蓄积程度,最终导致母猪机体代谢障碍。常表现为:背部或全身有铁锈色出血斑点、眼部泪斑多。奶水品质差,仔健易拉稀。
5、免疫功能低下:当体内存在毒素蓄积的时候,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受累,肝肾功能损伤,体内毒素蓄积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抑制开始出现,继发病原体感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常表现为:免疫抑制,疫苗免疫效果差,哺乳仔猪易腹泻,副嗜血杆菌频发,均匀度差、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6、病毒隐性感染:母猪外表虽无明显发病症状,但猪群健康度差!生产不稳定,各种问题经常出现:感冒发烧,死胎流产,产仔数少,屡配不孕,生产繁殖性能低,淘汰率高。
7、以上几个原因供各位养殖同仁参考。 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母猪的综合免疫力成为重中之重。
1、大家都知道,任何传染病的发生,都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等3个因素,缺少任何环节都不会发生疫情,将会阻断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 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感染上疫情的机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2、在大山深处里的养猪场,其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仅需要购买饲料,而且,还要买卖猪只。于是在购买的饲料,买卖生猪的过程中,肯定要跟拉料车,拉猪车,以及相关人员接触,就给非洲猪瘟有了可乘之机!因为拉料车,拉猪车并不是专门为你准备的,他们可是服务众多的猪场的,其中,一些患上非洲猪瘟疫情的猪场,也是他们曾经服务过的对象的啊!
3、在大山深处里的养猪场,也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水源也不可能太干净。因为祖国里的河流交错纵横,根本区分不出彼此的母源在哪里,也就不知道河流到底有没有被污染的了。而且,补污染过的河水,不仅会浸入到地底下的地表水,也会蒸发到空气里面,再变成雨水降下来!
4、大山里的空气新鲜是不争的事实,而蚊蝇活动也是最疯狂的地方,可是,据专家们的考证,蚊蝇在吸取患病猪只的血之后,可以迅速地繁殖出后代来,以最快的速度攻占百里之外的猪场! 人们却还是蒙在鼓里,还不太注意猪场里小小的蚊蝇滋扰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