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牛蹄子变黑是什么原因"的问题,很多人都想要知道答案。别着急,在下面的文章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您的问题是腐蹄病,下面是腐蹄病的详细介绍: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在饲料中添加乳易康或康之源效果非常好。
1、在奶牛腐蹄病的病原学方面,意见尚不十分统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结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织涂片中发现,此外还有梭菌、牛足腐蚀螺旋体和病毒等。
⑴、蹄球损伤、蹄间溃疡、皮炎、角质延长等均能引发该病,促使化脓性棒状杆菌及其他化脓菌的二重感染。
⑵、在阴雨潮湿季节,畜舍、运动场积有粪尿,场地泥泞,蹄冠周围或蹄间有污泥沾附形成缺氧状态,也是促成该病的另一主要原因。
⑶、奶牛长期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及时修蹄、厩舍清理不及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奶牛腐蹄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多。
⑷、蹄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根据道,蹄病的遗传力范围较大,约为0.09~0.31,一般在0.15~0.22(Distl,1990)。蹄形也与遗传有关。
检查时病变部位呈现明显的急性蜂窝织炎,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有时可能坏死或出现表在性溃疡,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组织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击时有痛感,修蹄时有污灰色或污黑色恶臭脓汁流出;病变若向上扩展可以变为脓性屈趾腱鞘炎、化脓性关节炎,有时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会脓肿,疼痛;如果病情加重,患病奶牛个别卧病不起,并表现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产奶量下降等。
整个蹄间皮肤可能坏死或出现表在性溃疡,患肢负重不起或各肢交替负重,以一肢或多肢跛行、跪地或卧地及剧烈疼痛为特征。
患牛一肢或多肢跛行,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水肿,蹄底流出恶臭脓液是主要特征,但应与脓性皮炎蹄型、化脓性皮炎、口蹄疫和肢蹄急性创伤性跛行相区别。
视病程和损伤部位及全身反应,施以蹄部处理,辅以全身治疗。
1、蹄部处理:清洗、除创或修蹄以去除腐败物、脓液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也可用0.1‰新洁尔灭清洗,之后用10%~20%硫酸铜溶液或5%~10%福尔马林浸泡蹄部约10分钟,并用消炎粉或下列涂搽剂之一涂擦或填塞。青霉素10万单位,鱼肝油50毫升,蒸馏水5毫升,制成乳剂,用棉球蘸塞患部;松节油20毫升、鱼肝油20毫升混匀,用棉球蘸塞患部;高锰酸钾粉末95克,磺胺50克,研成细末,撒敷患部;松节油3毫升、塞洛仿5毫升、蓖麻油(或鱼肝油)100毫升蘸塞患部。
2、次醋酸铅溶液128毫升,硫酸铜64克,醋酸500毫升混匀向患部注入溶液1~2次,如溃疡一时不能愈合,用中药血竭研成粉撒布在患部溃疡面,再用烙铁轻烙,使血竭熔化形成一层保护膜,外用绷带包扎,每隔3~5天处理一次。处理后保持蹄部清洁、干燥。蹄冠炎、球节炎,用10%鱼石脂酒精绷带包扎患部。
3、对于蹄底出现溃疡性漏洞时,首先用5%的双氧水溶液冲洗,然后用“补蹄膏”配合消炎粉调和成糊状涂抹红肿部位,并用棉球蘸取药膏填塞溃疡部位,每天1~2次,7天后痊愈。
4、若患牛表现全身症状,应及时用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静注或肌注,如用青霉素20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300万单位,注射用生理盐水10~20ml,一次肌肉注射,一日2~3次;同时应根据病情给予解热镇痛类药物,直至炎症消除为止;对于卧地不起的牛应切实做好护理工作,防止继发感染。
对于该病的防治主要应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结合我场的预防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
⑴、畜舍、运动场要清洁干燥,定期清除污物,冲刷牛舍及牛床,定期消毒,加强运动场管理,及时剔除可能造成奶牛蹄部损伤的砖块、石头、铁丝头、玻璃碎片等异物。
⑵、在多雨湿热季节应该定期用10%硫酸铜溶液浸泡牛蹄,每次约10分钟,并应尽可能地保持畜舍的干燥,加强通风。
⑶、定期修整牛蹄,减少腐蹄病发生的诱因,发现病例应该及时隔离治疗,同时更应该加强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对牛群进行认真观察,及时发现病牛。
1、牛蹄中药名,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遍及全国,具有清热止血,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崩漏水肿小便涩少,角较长大而扁,上有很多切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2、长时期里,化学家们将从含碳酸钙的石灰石焙烧获得的钙的氧化物当作是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在一七八九年拉瓦锡发表的元素表中就列有它,但戴维不顾这些,在一八零八年开始对氧化钙进行电解戴维刚开始选用的方法并不理想,所以无法将金属钙分离出来。
牛羊腐蹄病,也称蹄间腐烂、趾间腐烂、漏蹄。
在阴雨连绵的秋季或炎热多雨的夏季,圈舍内潮湿泥泞;圈舍羊只密度较大,未及时清理粪便而圈舍内潮湿泥泞;日粮中钙、磷不平衡时引起的羊蹄部角质疏松;饲养管理不善,羊蹄被尖石、铁钉和玻璃碴等刺伤蹄部。
初期轻度跛行,多为一肢患病。随着疾病的发展,跛行逐渐严重。如果两前肢患病,病羊往往爬行;后肢患病时,常见病肢伸到腹下。趾间皮肤充血、发炎、轻微肿胀,触诊病蹄敏感。病蹄蹄尖较长,蹄间常有溃疡面,有恶臭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蹄底部有小孔或大洞,严重时蹄壳腐烂变形,甚至蹄匣脱落,还可能引起全身性败血症。
首先进行病羊隔离,然后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1.若脓肿部分未破,应切开排脓,除去患部坏死组织,到出现干净创面时,用食醋、4%醋酸、1%高锰酸钾、3%来苏儿或双氧水冲洗,再用10%硫酸铜或6%福尔马林进行浴蹄。
2.用浸透了2%的福尔马林酒精液纱布塞入蹄叉腐烂处,用药用纱布包扎24小时解除包扎。每日用10%龙胆紫或松馏油涂抹患部。
3.对于严重的病羊,如有继发性感染时,在局部用药的同时,配合全身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其中以注射磺胺嘧啶效果较好。
4.中药治疗,可选用桃花散或龙骨散撒布患处。桃花散:陈石灰500克,大黄250克,先将大黄放入锅内,加水一碗,煮沸10分钟,再加入陈石灰,搅匀炒干,除去大黄,其余研为细面撒用。有生肌、散血、消肿、定痛之效。龙骨散:龙骨30克,枯矾30克,乳香24克,乌贼骨15克,共研为细末撒用,有止痛、去毒、生肌之效。
1.在饲料中补喂矿物质,特别要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成分。
2.做好夏季防雨措施,并及时清除厩舍中的粪便,烂草、污水等,保持环境干燥、清洁。
3.合理分群,圈舍中密度不能多高,要有充足的活动环境、区域。
4.放牧的羊群,应在厩舍门前放置用10%~20%硫酸铜液浸泡过的草袋,或在厩舍前设置消毒池,池中放入10%~20%硫酸铜溶液,使羊每天出入时洗涤消毒蹄部2次~4次。
牛烂蹄子需要消毒药品处理,挖去坏死腐烂的组织。
治疗奶牛腐蹄病清洗好病变部位是很关键的,可以用以下消毒药品处理:用1000倍新洁尔灭液反复冲洗患部,修整蹄部,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汁污物,再用3%碳酸溶液反复冲洗,擦干。
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清除污物、脓汁并挖去坏死腐烂的组织,后用5%碘酊消毒,再用消毒药棉抹干后用药。或用3%来苏儿水清洗整个患肢,先修蹄,矫正,扩创后充分暴露创面,如果腐蹄严重,则用3%双氧水冲洗患部,彻底消除全部坏死组织。
患腐蹄病的牛,牛蹄着地就会感觉疼痛,跛行,没有食欲,逐渐消瘦,奶量下降,严重时,蹄部化脓而导致败血症。
一、合理搭配日粮,日粮中除含一定能量、蛋白质外,还要有一定的矿物质,而且钙、磷尽可能平衡。
二、保持牛舍的清洁、干燥,清除运动场上的碎石、尖锐物体。
三、加强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牛蹄质量,提高抵抗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肉牛腐蹄病
在本文中我们对"活牛蹄子变黑是什么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该主题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