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半夜,隔壁村养猪大户老李火急火燎给我打电话:"快帮我看看!圈里三十多头猪背上全是红疙瘩,抹了人用的皮炎平反倒更严重了!"这话让我想起五年前自家猪场那场风波——当时误把寄生虫当湿疹治,差点赔光整栏猪。今天咱们就仔细讲:猪身上长痘到底该咋治?
养猪新手最常犯的错就是"见痘就下药",去年镇上的养殖培训课数据显示,63%的用药失误都是误判病因导致的。咱们得学会三招辨症绝活:
看形态
试反应
准备棉签蘸白酒,在疙瘩上轻擦三次:
摸温度
手心贴猪皮10秒:
去年赵庄养殖场就是靠这三招,提前三天发现伪狂犬病疫情,挽回损失超二十万!
核心问题:外用药和注射药怎么选? 这得看感染范围和严重程度:
病症类型 | 适用情况 | 外用药推荐 | 注射用药 | 疗程 |
---|---|---|---|---|
病毒性 | 全身散在痘疹 | 紫草膏+聚维酮碘 | 干扰素+VC | 7-10天 |
细菌性 | 局部化脓溃烂 | 磺胺嘧啶银乳膏 | 头孢噻呋钠 | 5-7天 |
寄生虫性 | 伴发剧烈瘙痒 | 伊维菌素透皮剂 | 多拉菌素 | 3天1次×2周 |
重点提醒:千万别学王家沟老张!他给猪用人的阿昔洛韦软膏治病毒痘疹,结果导致皮肤角质层坏死,治疗费多花了三倍!
上个月发生个典型案例:马庄养殖户见猪痘结痂就停药,结果10天后全圈复发,直接损失八万元饲料成本。这血淋淋的教训提醒我们:治疗皮肤病就像灭火,余烬不灭必复燃!
今年春防时我给六个猪场推行这套方案,皮肤病发病率平均下降55%。最典型的要数李屯养殖场——往年每月至少出现3例皮肤病例,实施"三早"后连续五个月零发病!
这些年我悟出个道理:会治病的是兽医,懂预防的才是高手。建议养殖户准备两样法宝:
上周帮邻镇养殖户视频诊断就是个好例子:通过观察猪耳后的疹子分布,十分钟就确诊是蚊虫叮咬过敏,省下五百元出诊费。记住喽,现代养殖拼的不是力气,是观察力加判断力!
说到底,治猪病就像解数学题——先审题(辨症),再套公式(用药),最后验算(复查)。把这套流程走顺了,别说猪身上长痘,就是再复杂的病症,咱们也能给它捋得明明白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