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猪最头疼啥?照着书本配保育料,结果猪崽吃完就腹泻!明明营养指标都对,为啥猪就是长不好?今天咱们说点大实话——设计保育料标准,光会算蛋白质可不够,得先搞懂猪崽的肠胃在想啥。就像新手学做菜,不是调料越多越好,火候和搭配才是关键。
去年山东老李就栽过跟头,把保育料粗蛋白拉到18%,结果30%的猪崽拉稀。后来降到16.5%,日增重反而提高200g!这里头有啥门道?
营养指标 | 新手误区 | 实战方案 |
---|---|---|
粗蛋白 | 越高越好 | 前保16-17%,后保15-16% |
赖氨酸 | 只看总量 | 断奶第一周1.4%,第二周1.2% |
苏氨酸 | 完全忽视 | 必须占赖氨酸65%以上 |
说个反常识的:断奶头三天,可消化蛋白比总蛋白重要3倍!就像给人吃没煮熟的豆子,营养再高也白搭。 |
广西某饲料厂做过对比:用发酵豆粕+酶解小麦替代进口鱼粉,成本直降280元/吨,料肉比反而从1.65降到1.48!这里头藏着啥秘密?
广东某猪场去年交过学费——颗粒硬度超过12kg/cm²,猪崽吃得直吐渣!长径比1:1到1:3才是黄金比例,就像压缩饼干要能咬得动:
福建某万头猪场实测数据:0.3%二甲酸钾+0.5%甲酸钙替代高锌方案,腹泻率降15%,日增重多80g!但这里头有个大坑:
小编观点:设计保育料标准就像炒回锅肉,火候比食材更重要!记住三句话——原料新鲜度决定下限,工艺稳定性决定上限,猪崽采食量才是最终裁判。别被实验室数据忽悠了,你家猪崽吃得欢、长得快、不拉稀,就是最好的标准!记住,猪崽的肠胃可比实验室仪器灵敏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