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头:养猪人的灵魂拷问
“最近猪价跌得我心慌,到底还能跌多少?”——这是不是你现在最想问的问题?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唠唠,生猪价格到底有没有底?跌到啥时候是个头?
📉 第一趴:为啥猪价会跌这么狠?
说白了,就是“供大于求”四个字!
- 💡 产能爆炸:前两年养猪太赚钱,大家一窝蜂上马,结果现在生猪多到卖不完。2025年1月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涨6.1%,能繁母猪存栏量都冲到4062万头了,比合理区间上限还多出2%,这相当于全国每人能分到3斤猪肉,你说能不掉价吗?
- 💡 消费不给力:春节后本来就是猪肉淡季,加上今年南方腌腊肉需求延迟,老百姓冰箱里囤的肉还没吃完呢。
- 💡 饲料涨得肉疼:豆粕价格从2800元/吨飙到4000元/吨,养一头猪光饲料成本就占70%,养殖户急着卖猪回血又加剧了抛售。
举个真实例子:惠州某养殖场老板黄碧东吐槽:“现在卖猪的钱都拿去还饲料债了”,这话听着都心酸。
💰 第二趴:猪价到底能跌到多低?
这个问题,其实得看两个“底线”:
- 成本线14元/公斤:2025年牧原、温氏这些大厂的养殖成本已经压到13.1-14元/公斤,散户成本普遍在15元左右,跌破这个数就得亏本。
- 政策线13元:国家收储政策虽然没明说底价,但业内普遍认为13元/公斤是红线,再跌政府就该出手了。
最新数据:2025年3月生猪均价已经跌到15.62元/公斤,河北、山东不少散户含泪清栏,这波下跌确实够猛。
📅 第三趴:这苦日子还得熬多久?
历史经验告诉你:猪周期一般4年左右,上一轮高峰是2025年,算算时间,2025年下半年可能迎来拐点。不过!今年有三大变数:
- 🐷 母猪存栏量:如果母猪淘汰加速,明年供应就会减少。现在全国母猪存栏还在绿色区间上沿晃悠,要是连续3个月淘汰超5%,价格才可能反弹。
- 🌾 饲料价格:4月后进口大豆到港,豆粕价格可能回落,养殖成本压力能小点。
- 🛒 节假日消费:中秋国庆要是卖不动,价格还得往下探。
🛠️ 第四趴:普通养殖户怎么活下来?
记住这三招救命法则:
- 💪 降本增效:用小麦/稻谷替代30%豆粕,每头猪能省30-50块,河北老张靠这招去年少亏20万。
- 🤝 抱团取暖:和屠宰场签保底价合同,或者买生猪期货保险,温氏现在30%的猪都走期货套保。
- 🚪 精准出栏:标猪(110-130公斤)赶紧在4-5月卖掉,大肥猪等到9月腌腊季再出手,牧原、温氏这些大厂都这么干。
血泪教训:千万别学去年那些压栏等涨价的,12月猪价垂直下跌27%,现在坟头草都两米高了。
个人观点:黑暗尽头必有光
看着现在猪价惨兮兮,我倒觉得是行业大洗牌的好机会:
- 那些靠补贴混日子的企业肯定撑不住(比如某邦已经亏得找妈妈了)
- 真正懂技术、会管理的养殖户会活下来(温氏能把成本压到6.4元/斤不是吹的)
- 等这波产能出清,2026年说不定又是暴涨周期
说句掏心窝的话:养猪从来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记住永远别把所有钱押在一栏猪上。现在要做的,就是咬牙挺住,把成本往死里压,等风来的时候你才有本钱翻盘!
(数据综合自农业农村部2025年第9周监测报告、卓创资讯市场分析、三大猪企成本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