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隔壁村老李用菌种把烂秸秆变成牛羊抢着吃的饲料,这事儿是真的吗?最近总有人问我:"网上那些微贮菌种广告看得眼花,到底该信哪个?"今儿咱就仔细聊聊,保准让新手小白也能听懂!
刚入门最容易犯的错是啥?
去年帮表弟处理麦秸时就栽过跟头。他图便宜买了9块9包邮的菌种,结果发酵半个月愣是没动静。后来检测发现活菌数才1.2亿/g,连标准值的零头都不到。所以说啊,选菌种不能光看价格,得认准这三个硬指标:
市面上常见的菌种分几类?
这事儿得从微生物的特性说起。主要分三大门派:
选菌种要看哪些门道?
跟养殖大户王哥取经时,他掏出个"三看口诀":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处理棉秆时试了河北某牌复合菌,10天完成发酵不说,每吨成本还省了28块。但要注意!南方潮湿地区得选耐高温菌种,这点经常被新手忽略。
菌种使用有哪些隐藏技巧?
这事儿得说三年前的血泪教训。当时贪方便用井水拌菌,结果pH值不对路,整窖秸秆全废。现在学精了:
江西老周最近试了个新招:把菌种和麦麸按1:5预混,发酵速度直接快了两天。不过要注意,这法子只适合复合菌种,单一菌种容易失衡。
个人这些年摸出的门道
折腾五年总结出两条铁律: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用红糖水激活的菌种,发酵完的秸秆带甜味。不过得提醒新手,糖量不能超过5%,不然容易招虫子。这事儿上可没人明说,都是实践出真知!
说到底,选菌种就像配钥匙,得对着自家秸秆的"锁眼"来。别看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记住三点——活菌要足、配伍要对、保存要当心。下次买菌种时,不妨带把自家秸秆让卖家现场做激活实验,这比啥检测报告都管用!要是拿不准主意,照着上文说的硬指标挨个比对,保管不交智商税!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