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每天精心喂饲料、按时打疫苗,可母猪还是产下一窝死胎。去年咱们村老张家养的3头初产母猪,连着两胎都产死猪崽,直接亏了2万多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结合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和养猪场实战经验,给大伙掰扯清楚里面的门道。
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这"三巨头"专挑怀孕母猪下手。黑龙江有个万头猪场去年爆发蓝耳病,死胎率直接飙到32%。这些病毒就跟强盗似的,能把胎盘屏障捅出窟窿,让胎儿活活憋死。建议在配种前把疫苗打全乎,特别是伪狂犬疫苗,能降68%的死胎风险。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疫苗都打了咋还出事?"这里头有个坑——霉菌毒素中毒。河南老刘家去年用霉变玉米喂母猪,结果整窝小猪都成了"黑木乃伊"。现在市面上的脱霉剂五花八门,得选专门给母猪用的双重吸附型,最好定期检测饲料里的黄曲霉。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宁可喂多不喂少"。研究发现:
前阵子广西老王家的母猪产程拖了7小时,就是前期喂太狠。现在专家都推荐"前低-中稳-后补"三段喂法,妊娠后期加点有机硒和缬氨酸,脐带供血能提升不少。
三伏天猪舍要是超过32℃,子宫供血能少四成。广东某猪场去年夏天死胎率比冬天高出41%。建议产房温度控制在22-25℃,氨气浓度别超10ppm。有条件的最好装个温湿度自动调控装置,现在这种设备能提前14天预警死胎风险。
说到限位栏,这玩意就跟把人绑椅子上似的。四川有个场子改成半限位饲养后,初产母猪死胎率从11%降到6%。母猪也得适当活动,不然产程超过5小时的概率增加53%。
转群这事儿看着简单,搞不好就让皮质醇飙升200%。山东老李家去年转群时着急赶路,结果12%的胎儿直接憋死。现在懂行的都会提前3天加维生素C,运输时慢开稳停。
催产素滥用更是个大坑。临床数据显示,打催产素的母猪产道损伤率是自然分娩的2.8倍。其实多给母猪做乳房按摩,配合石蜡油润滑,比啥药都管用。
现在很多新手急着让8月龄前的母猪配种,死胎风险直接涨58%。建议长白、大白这些品种至少等230天,背膘厚18-20mm再配种。胎儿体型管理也得讲究,用超声波在75天时测发育,能减少28%的难产死胎。
Q:为啥用了脱霉剂还是中毒?
A:市面上很多脱霉剂是给育肥猪设计的,母猪得用安全系数更高的专用款。像克霉太保这种双重吸附型的,既能去霉又不影响营养吸收。
Q:疫苗都打了咋还发病?
A:蓝耳病这类病毒变异性强,光打疫苗不够,得配合每月7天的药物净化。清温太保+替米考星的组合,现在大场子都在用。
这两年养猪越来越讲究科学,光靠经验可不行。就拿环境控制来说,装个智能监测系统,死胎预警准确率能到89%。新手刚开始可能觉得投入大,但比起动不动就死一窝猪崽,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记住,预防永远比补救重要,把营养、疫苗、环境这三板斧耍好了,保准你家母猪一窝能多活两三头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