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手养猪的新手最怕啥?十个有九个会拍大腿喊:"饲料钱没少花,小猪咋光吃不长肉?"这事儿真不能怪你,乳猪的肠胃比玻璃还脆弱,喂错料轻则拉稀,重则直接掉膘。咱们今天就把这配方设计的门道掰碎了说,保准看完你也能当半个行家。
乳猪断奶后的头两周,就像人类婴儿刚断奶,得找最接近母乳的替代品。能量密度、蛋白来源、适口性这三大指标必须卡死。有个养殖户老张跟我说,他之前用普通玉米粉配的料,小猪吃完拉得跟水龙头似的,后来换成膨化玉米,腹泻率直接降了40%。为啥?因为膨化处理后的淀粉糊化度高达90%,比普通玉米容易消化两倍不止。
这里有个原料替换公式:
普通豆粕 → 酶解豆粕(过敏原减少60%)
石粉 → 甲酸钙(每吨料多花50块,但系酸力达标)
鱼粉 → 血浆蛋白粉(贵是贵点,免疫球蛋白含量翻倍)
Q:听说加益生菌能防腹泻,该往料里撒多少?
A:这事得看菌种。枯草芽孢杆菌每吨料加150-200克,乳酸菌要翻倍到300克。重点提醒:千万别和抗生素同时用,不然就是花钱买了个寂寞。
Q:饲料颗粒硬度怎么把握?
教你个土法子:抓把饲料放水里泡15分钟,要是还没散开就得返工。专业点的数据是控制在2.5kg/cm²以内,颗粒直径别超过2.8mm。有个对比数据:
颗粒硬度 | 采食量 | 粪便状况 |
---|---|---|
3.0kg | 下降15% | 硬结块 |
2.0kg | 正常 | 成型好 |
Q:乳猪闻闻饲料就走咋办?
八成是香味没整对。试试这个组合:奶香味剂0.1%+甜味剂0.02%。有个实战案例:老王家猪场加了香兰素后,采食速度提升了20分钟。
豆粕超量就是作死
超过18%的豆粕含量,小猪肠道立马给你颜色看。有个折中方案:12%酶解豆粕+6%发酵菜籽粕,既安全又能省下8%的蛋白成本。
忽视加工温度=白干
膨化机温度低于80℃?大豆抗原根本分解不了。高于120℃?维生素全给你烧没了。最佳温度带卡在85-95℃之间,这个区间能保住90%以上的营养物质。
过渡期喂法太粗暴
断奶后直接换料?等着收治拉稀猪吧!正确操作是:前3天用7成旧料+3成新料,第4-7天对半开,第8天才全换新料。这样肠道适应期能缩短5天左右。
个人观点时间:我跑过上百个猪场后发现,会看猪粪的养殖户永远比只会看账本的赚得多。哪天看见猪粪从条形变成糊状,赶紧检查饲料的系酸力是不是超标了。记住,好配方不是实验室数据堆出来的,是盯着猪屁股一天天调出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