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说各位养猪新手,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魔幻场景?白天猪崽子还活蹦乱跳的,一到晚上就跟集体中了邪似的——有的叠罗汉取暖,有的把食槽拱得哐哐响,最离谱的是去年老王家的猪半夜把保温灯电线都啃断了!今儿咱就唠唠这要命的夜间温度,保准让你听完直拍大腿:"早晓得这些门道,去年那窝猪何至于折了8头!"
你猜怎么着?去年省农科院抽查了100个猪场,发现68%的养殖户根本不会看温度计!就拿刚断奶的仔猪来说,后半夜温度要是掉到23℃以下,腹泻率直接飙升5倍。更扎心的是,育肥猪夜间长期处于低温环境,料肉比能差出0.5——相当于每头猪少赚80块!
这里头有个要命的认知误区:人觉得凉快≠猪舒服。咱们穿着睡衣觉得18℃挺得劲,可对60公斤的育肥猪来说,这个温度能让日增重减少150克。不信你摸摸猪耳朵,要是后半夜摸着发凉,第二天保准饲料消耗量涨两成。
去年在张大姐猪场亲眼见过神操作——她家分了三档温控:
1️⃣ 哺乳区28-30℃:用电热板+红外灯搞出"妈妈怀抱"的暖意
2️⃣ 断奶仔猪区26℃:热风机配合地暖,温差不超过±1℃
3️⃣ 育肥区18-20℃:用循环水暖片,每月电费省了1300块
重点来了!凌晨2-5点最易失温,这个时段建议:
• 仔猪舍每小时自动测温1次
• 育肥舍湿度控制在65%以下(湿度每升10%,体感降1℃)
• 妊娠母猪舍保持22℃恒温,能减少3%的流产率
隔壁村李叔去年发明了"稻草空调"——把发酵床垫料堆到80cm厚,夜间温度能比普通猪舍高4℃。更绝的是老赵家的"塑料瓶日光浴":白天灌满水的矿泉水瓶摆满屋顶,晚上能持续释放热量5小时。
实测数据吓死人:
• 水帘+负压通风组合,降温1℃只需0.3度电
• 地源热泵比空调省电60%,两年就能回本
• 某养殖场用沼气灯取暖,每月省下2700块燃气费
不过得提醒各位,千万别学网上那些"点蜂窝煤"的野路子。去年有养殖户一氧化碳中毒,一夜之间30头怀崽母猪全报销,那叫一个惨!
说个真人真事。陈老板家猪场装了最贵的温控系统,可猪还是成片咳嗽。请来专家一看,好家伙!昼夜温差虽然控制在2℃内,但水泥地面半夜温度骤降,猪肚子贴着凉地板,不得病才怪!
这里头学问大了:
• 漏粪板位置温度比走道低5℃
• 每增加10cm垫料,地面温度能升2℃
• 猪群扎堆处实际温度比测温点高3℃
现在明白了吧?测温不能光看墙上的仪表,得拿红外测温枪扫猪肚子。有经验的养殖户都懂,看见猪睡成"放射状"就得赶紧调温。
混迹养猪圈十几年,这三条教训值千金: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养猪就像带娃,后半夜最考验人。下回听见猪圈有异响,别犹豫,抄起测温枪就冲进去——保不齐你离万元损失就差这一哆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