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河南碰到位养殖户,图便宜买了每吨3200的杂牌料,结果牛群集体腹泻,光兽药费就花了8万多。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选饲料不能只看价格表上的数字,得扒开配方看门道。比如某些小厂标注的"18%粗蛋白",实际是用尿素充数,牛压根吸收不了!
跑遍东北、云贵50多个牧场,结合饲喂效果和成本控制,真实排行长这样:
以存栏200头的中型牧场为例:
项目 | 自配料(年耗) | 品牌料(年耗) | 差值 |
---|---|---|---|
日均增重 | 1.15kg | 1.62kg | -470g/天 |
电费 | 4.8万元 | 0.3万元 | +4.5万 |
人工 | 2600小时 | 150小时 | +2450小时 |
检测纠纷 | 3起 | 0 | +赔偿金 |
蹄病治疗费 | 7.2万元 | 1.1万元 | +6.1万 |
触目惊心:自配料看似每吨省500,实际年亏损超23万!更别提半夜爬起来修搅拌机的糟心事。
问:蛋白含量相同为何效果差两倍?
关键在于氨基酸平衡度!优质料的赖氨酸含量≥0.88%,而劣质料用羽毛粉充数,实际可利用蛋白少40%。河北某牧场做过对比:同样18%蛋白,大北农的料让牛多长了21kg肉。
问:网上特价料能不能捡漏?
教你三招验真伪:
问:南方回南天怎么存饲料?
认准海大的"四层铠甲"包装:
在广西考察时发现,用对饲料的牧场牛床位利用率高达95%,而乱用料的看着牛圈挺满,实际有18%的牛在"无效占地"。现在大厂都玩起黑科技,像牧原的智能饲喂塔,能根据牛群活动量自动调整投喂量。个人建议:中小户重点盯紧料槽浪费率,撒出去的饲料可比你想象的多得多——每浪费1斤料,等于丢了两斤牛肉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