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那种今天还好好的猪,第二天突然高烧暴毙的情况吗?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去年河南老张的猪场就因为没做好预防,三天内清场损失了200多万。非洲猪瘟这个"猪界新冠",专治各种不服——但说实话,只要用对方法,完全可以把风险压到最低。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特别是新手养猪人必看!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很多养猪户以为随便买点消毒水、打点疫苗就完事了,结果病毒一来直接团灭。预防非瘟得靠"组合拳",三类药物缺一不可:
阻断病毒入侵的"门神"
像抗菲安针剂这种生物阻断剂,专门阻止病毒和细胞结合。[4]有个数据很关键——它能让病毒结合成功率直降78%。用法也简单:母猪每年打2-3次,每次5ml;小猪1ml起步,按体重递增。
中药里的"特种兵"
板蓝根+蜂胶的黄金组合(比如诸稳清),这玩意儿厉害在哪?[6]的案例显示,河南孙老板的猪场CT值35的弱毒感染,连用10天就转阴了。关键是要拌足量:每吨饲料加2kg,周围有疫情就加到3kg。
黏膜保护的"铁布衫"
胖囧-小非版这种黏膜保护剂,每天往水里加就行。[7]提到它能降低唾液病毒载量5个CT值,相当于把病毒浓度砍掉97%!
别被五花八门的消毒剂搞晕了头,记住这个公式:过硫酸氢钾+次氯酸=省钱又高效。[2][3][7]的对比实验很说明问题:
发现猪不吃食、高烧41度以上,先别慌![8]的六个实战案例给了明确指引:
前24小时必须做三件事
48小时内分级处理
千万别犯的两个错误
这里说点上查不到的实战经验:真正能防住非瘟的,往往是不起眼的细节。比如:
最后说点的话:现在市面上号称能防非瘟的药没有100种也有80种,但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也就那几样。抗菲安+诸稳清这个组合,在河南、山东这些养猪大省的口碑是实打实杀出来的。不过要记住,再好的药也比不上严格的生物安全——就像[4]里说的,每月3次环境检测+1次全场消毒,这才是真正的保命符。那些总想着省钱省事的养殖户,最后都成了病毒的"送分题"。养猪这行,从来都是细节决定生死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