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同一窝猪仔用不同预混料,出栏时能差出半个月工资?去年河南老赵家的对比实验惊呆全村:东边猪圈用普通4%预混料,西边用定制育肥料,结果西圈每头猪多长12斤肉。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这育肥猪预混料里的门道可比母猪产后护理复杂多了。
为啥育肥阶段必须用专用预混料?
这事儿得从猪的生理变化说起。育肥猪60公斤往后就像青春期少年,骨骼发育放缓,肌肉沉积加速。普通小猪料猛补钙磷,反而浪费钱。我在山东某饲料厂实验室见过真家伙——专用育肥料里蛋氨酸含量高出30%,还加了促消化的木聚糖酶,光这两项就能把料肉比压到2.4:1。
隔壁村老王去年栽过跟头,拿着中猪料喂到出栏,结果猪群集体便秘。后来检测发现,育肥料里的氯化钠含量比中猪料低1.2%,就是防着后期水肿病。所以说啊,别以为预混料都长得差不多,这里头差个小数点都能要命。
———————————————————
自配育肥料三大坑,新手必看
———————————————————
2025年新出的黑科技要不要跟?
现在市面上吹爆的酶制剂、发酵料,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咱们拿数据说话:
添加剂类型 | 成本增加 | 料肉比改善 | 回本周期 |
---|---|---|---|
常规预混料 | 0元 | - | - |
复合酶制剂 | +35元/吨 | 降低0.15 | 2个月 |
发酵豆粕 | +280元/吨 | 降低0.2 | 4个月 |
包被氨基酸 | +150元/吨 | 降低0.1 | 3个月 |
说实话,小散养户搞发酵料纯属找罪受。但包被赖氨酸确实值得砸钱,特别是现在豆粕价格涨破5000/吨,这玩意能让你少用3%豆粕。广东陈老板的猪场实测数据:加了包被氨基酸后,每头育肥猪节省饲料成本27.6元。
———————————————————
终极拷问:预混料要不要定期换牌子?
这事儿争议大了去了。我的建议就三条:
去年我帮人改造过山西某200头规模场,就靠每月轮换使用两种预混料,硬是把全程料肉比压到2.35:1。但新手千万别自己瞎折腾,要找明白人看原料检测报告——特别是玉米的容重不能低于685g/L,这事关配方的生死线。
说句掏心窝的话:我现在进猪场先看预混料仓库,要是发现袋子积灰超三个月,扭头就走。这行当讲究的就是个精细,你糊弄料,料就糊弄你的钱包。就拿昨天刚接的咨询来说,有人非要用五年前的经典配方,结果猪长得还没土狗壮实——时代在进步,养猪也得讲科学发展观不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