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精心调配的预混料明明质量过硬,养殖户却总说"再考虑考虑"?仓库里堆满的货总也卖不动,同行都在搞促销打折,自己降价又怕亏本?新手入行最怕的就是这个:明明产品没问题,推广起来却像拳头打在棉花上。
前几天跟河北的老张喝酒,他拿着手机给我看养殖户的聊天记录:"张经理,你家的预混料每吨比王老板贵200块啊!"老张急得直挠头:"我用的都是进口维生素,成本明摆着高啊!"这种对话在饲料行业每天都在上演。记得2025年非洲猪瘟那会儿,有个河南经销商硬是把预混料装进消毒液包装箱送货,就为了打消客户顾虑。你看,推广这事真得讲究方法。
先说个反常识的事实:预混料推广不是卖配方,而是卖信任。 山东某饲料厂做过实验,同样的30%猪用预混料,业务员带着检测报告去推,成交率只有23%;换成让养殖户现场对比饲喂效果,成交率直接飙到67%。这差距够吓人吧?
刚入行那会,我见个养殖场就往里冲。后来才发现,20-50头母猪的中型养殖场才是突破口。为啥? 小散户更看重价格,大集团有固定供应商。反倒是这些中型场主:
广西的韦老板就是典型例子。他开始只订了3吨保育料试水,我们派技术员驻场7天调整饲喂方案,硬是把断奶仔猪存活率从88%拉到93%。第二年他直接把全年500吨订单拍在桌上,现在成了我们的活广告。
跟养殖户聊维生素D3的促钙吸收作用,不如直接说"让母猪腿脚利索,多产两窝仔"。记住这个公式:专业数据×场景化描述=说服力。 比如:
去年帮江苏客户推反刍动物预混料时,我们做了个对比试验:左边是普通饲料,右边加了我们的预混料。7天后,右边羊群的毛色油光水滑,粪球成型度明显更好。老乡们围着羊圈啧啧称奇,当场就订了20吨。
客户总说"太贵了"怎么办?试试这三板斧:
广东的陈姐最开始嫌贵,我们让她拿10包试用。结果她家肉鸭提前3天出栏,每只多赚1.2元。现在她逢人就念叨:"贵有贵的道理,算总账反而更划算!"
微信群里别光发广告,多分享些实用内容:
最近在跑市场时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是老养殖户,越愿意为效果买单。河北邢台的老周说得实在:"我买的是多下崽、少死猪,又不是买玉米面。"这话糙理不糙,把产品价值说透,价格就不是问题。
说到底,预混料推广就像炖老火汤——急不得,快不得。得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说话,用贴心服务暖人,用专业能力服人。别看现在天天跑断腿,等客户群养成了,到时候坐在办公室接电话都忙不过来。这事吧,熬过前三个月,往后就顺溜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