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现在养殖户群里都在疯传一句话:"玉米涨到1块8,不如回家扒米糠"。我隔壁村的老张去年养猪亏了十几万,今年改用米糠粕直接省了3成饲料钱。但问题来了——米糠粕到底能喂哪些动物?用错了会不会把猪喂出毛病? 今天咱就仔细聊这个事,新手看完至少能少踩80%的坑。
刚入行的朋友可能一脸懵:这名字听着像喂鸡的糠,又像榨油的豆粕。其实它就是稻谷脱壳后的碎米皮,碾米厂白花花的废料。你别看它灰扑扑的,关键指标很能打:
不过这里有个坑得提醒:新鲜米糠粕保质期只有7天!上个月我表弟贪便宜买了陈货,喂的鸭子集体拉稀,光药费就搭进去两千多。
养殖户老王跟我说了个诀窍:"看消化系统,越复杂的越能吃米糠粕"。这话糙理不糙,咱们直接上对比表:
动物类型 | 建议添加量 | 替代原料 | 效果对比 |
---|---|---|---|
育肥猪 | ≤20% | 玉米 | 日均增重多50g |
产蛋鸡 | ≤8% | 麦麸 | 蛋壳厚度+0.03mm |
肉牛 | ≤30% | 豆粕 | 每头省饲料费280元 |
鲤鱼 | 禁用! | - | 肠道堵塞风险 |
特别注意!水产饲料千万别用,去年镇上有个养鱼场违规添加,2000斤鱼苗全漂塘了。反刍动物倒是吃得欢,牛能消化其中的粗纤维,羊还能把里面的脂肪转化成CLA(共轭亚油酸)。
以为能完全替代玉米
米糠粕的赖氨酸含量只有0.6%,还不到玉米的三分之一。上周我去参观的示范场,人家都是每加10%米糠粕就补0.1%赖氨酸,这样猪的背膘厚度才能控制在18mm以内。
忽视加工工艺
生米糠粕里有种叫"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坏东西,直接喂会影响蛋白质吸收。有个省钱妙招:用开水烫10分钟,能破坏掉60%的抗营养因子。有条件的话买个二手膨化机,处理后的消化率能从45%飙升到72%。
不看季节乱添加
夏天高温高湿,米糠粕里的脂肪分分钟氧化酸败。六月份我帮养殖户老李调整配方,把添加量从18%降到12%,配合0.02%的乙氧基喹啉,饲料保质期从7天延长到20天。
直接上干货!这是我跟踪三个月的实测方案:
育肥猪中后期配方(体重60-90kg阶段)
效果怎么样?对比数据说话:
不过要注意!体重30kg以下的小猪别用这招,它们的消化系统扛不住高纤维。
好多人在后台问我这个问题。实话实说,关键看你怎么用。去年我做对比实验:
发现没有?补足抗氧化剂才是王道。现在大型屠宰场都这么操作:出栏前20天在饲料里加0.01%的迷迭香提取物,猪肉能卖出雪花牛肉的纹理。
个人观点时间:说真的,现在饲料原料价格像坐过山车,米糠粕确实是救命稻草。但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贪多嚼不烂",上个月有个养殖场主一次性替换40%玉米,结果猪群集体便秘。我的建议是先从5%开始试,每周加3%,同时备点益生菌应急。对了,买米糠粕一定要看酸价指标,超过30mgKOH/g的千万不能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