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上半年猪料销量普遍下滑时,海大集团却实现禽料14%的同比增长。这个反常现象背后,预混料市场正在经历二十年未见的格局重构。我们走访七省养殖场,揭开销量榜单背后的产业真相。
行业洗牌:三大梯队分化加剧
2025上半年数据显示,新希望六和以1238万吨饲料销量稳居榜首,但其预混料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值得关注的是,区域性企业正在快速崛起:杭州宝积生物的中草药预混料,在华东市场占有率半年提升5.2个百分点。这印证了行业专家判断:"未来三年,70%中小预混料企业将被淘汰。"
猪料困局与破局之道
2025上半年猪料市场遭遇"双重暴击":
但危机中暗藏转机:
山东某万头猪场实测数据显示:使用迭代后的5代预混料,料肉比从2.8:1优化至2.5:1,年节省饲料支出超百万。
区域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对比2025年各区域预混料消费数据:
区域 | 销量增幅 | 明星产品 | 主要驱动力 |
---|---|---|---|
华东 | +7.2% | 环保型预混料 | 政府禁抗令实施 |
华南 | -4.1% | 水产专用预混料 | 台风灾害影响 |
西南 | +12.3% | 微生态预混料 | 精准扶贫政策推动 |
东北 | -8.7% | 抗寒型预混料 | 养殖规模缩减 |
这种分化倒逼企业转型:禾丰股份将研发预算的40%投向区域特色配方,成功在西南市场实现19%的逆势增长。
未来战场:看不见的科技较量
走访十家头部企业发现,预混料研发正在发生三大转变:
正大集团最新公布的专利显示,其开发的肠道菌群适配技术,能使饲料转化率再提升9%。而新希望正在测试的AI配方系统,声称"8分钟生成定制化预混料方案"。
笔者在河北某养殖合作社目睹震撼场景:通过动态营养监测系统,每栏猪的预混料配比都会根据实时健康数据自动调整。这种"智慧饲喂"模式,让该社每头育肥猪净利润增加37元。这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预混料销量排行榜,即将变成科技创新能力的竞技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