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刚养牛时,总听人说“牛吃百样草”?可实际操作起来发现,喂了三个月牛还是瘦得见肋骨,饲料钱倒是花得肉疼?其实牛的饲料门道多得很——粗饲料、青贮料、精料、蛋白质饲料,每种饲料的脾气可都不一样!今天咱们就仔细讲清楚,让你少走弯路少踩坑。
养牛饲料其实就分四类,但新手最容易搞混它们的用途:
粗饲料(占日常60%-70%)
就是那些干巴巴的秸秆、干草之类的。像玉米秸秆、麦秸这些,粗纤维含量超过18%,说白了就是牛的主食。但有个坑得注意——直接喂秸秆等于浪费!比如麦秸消化率才45%,用5%尿素水喷湿堆放7天,消化率能提到58%,相当于每吨秸秆多赚300斤饲料效果。
青贮饲料(冬季救星)
把整株玉米、甘蔗尾这些切碎发酵,含水量能到70%。这玩意儿维生素是干草的3倍,但新手容易犯两个错:一是喂多了拉稀,二是没搭配干草。记住比例3份青贮配1份干草,这样既补充营养又不会撑坏瘤胃。
精饲料(长肉关键)
玉米、豆粕这些高能量货色,但喂多了要出事!500斤的牛每天最多喂9斤精料,得按体重1.2%-1.8%计算。有个省钱妙招:用酒糟替代部分豆粕,山东有个牛场这么干,日均增重从0.8kg提到1.2kg。
蛋白质饲料(长骨架必备)
棉籽饼、菜籽饼这些蛋白质超20%,但新手要注意脱毒!棉籽饼得用1%硫酸亚铁水泡24小时,不然牛吃多了会中毒。这类饲料每天别超过3斤,掺在精料里最安全。
这里有个血泪教训——我邻居去年喂小牛犊直接上精料,结果牛胀气死了两头!记住这三个阶段喂法:
阶段 | 粗饲料选择 | 精料配方 | 每日喂量 |
---|---|---|---|
0-6个月犊牛 | 苜蓿干草(必须优质) | 玉米50%+豆粕30%+鱼粉5% | 按体重0.5%算 |
育肥牛 | 氨化玉米秸+酒糟 | 玉米65%+棉籽饼15% | 体重1.8% |
怀孕母牛 | 花生秧+青贮料 | 玉米60%+豆粕21% | 体重0.8% |
特别是怀孕母牛,千万不能喂发霉饲料!去年我们村老张家母牛流产,就是喂了雨水泡过的花生秧。
Q:都说青贮料好,为啥我家牛吃了反而掉膘?
A:八成是你没控量!青贮料含水量太高,光喂这个的话,牛光喝水就饱了。该这么搭配——上午先喂5斤干草,下午再给15斤青贮,中间间隔4小时让牛反刍。
Q:买现成精料太贵,自己配要注意啥?
记住三个数:犊牛精料粗蛋白要18%以上,育肥牛12%-14%,母牛16%。自己配的话,玉米别超过65%,麦麸控制在10%以内,再加2%小苏打防酸中毒。
Q:北方和南方喂牛有啥区别?
北方推荐玉米青贮+棉籽饼组合,光秸秆就能省30%成本。南方得用甘蔗尾叶,但记得每百斤加半斤尿素补蛋白质——广西有个养殖户这么操作,半年多赚了2万块。
养了八年牛,我悟出个道理——饲料搭配就是和时间赛跑。去年我用本地没人要的苹果渣替代15%精料,配合晚上补光让牛多进食,240天就出栏,比往年快了整整20天。还有个秘诀:每月给牛喂三天“野菜餐”(马齿苋、蒲公英),调理肠胃又能省饲料钱。
要说最推荐的,还是青贮玉米+酒糟+棉籽饼这个黄金组合。按这个配方,800斤的牛日均能长3斤肉,料肉比能做到5.2:1,比纯喂精料每头省500块。记住,养牛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多观察牛粪——粪便太稀说明精料多了,有未消化的秸秆就得调整粗饲料处理方式。
饲料搭配的本质是营养经济学。建议每季度检测当地原料营养成分,动态调整配方。对于存栏50头以下的小型养殖户,可直接采购预混料+自配能量饲料,比全价料成本低22%。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