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村里老李家养猪闹了个大笑话,照着五年前的配方喂猪,结果光吃料不长肉,最后算账每头猪倒贴三百块!这事儿让我琢磨透了,饲料配比就跟炒菜下盐似的,多一克少一克味道全变。今儿咱就唠唠这配方里的门道,保准你看完能当半个营养师。
三大常见作死配比
我跟畜牧站的老王统计过,新手最容易犯这三个要命错误:
黄金配比公式(200-300斤阶段)
玉米64% + 豆粕17% + 麦麸14% + 预混料4% + 食盐0.3% + 石粉0.7%
关键细节看这里:
成本账给你算明白:按当前原料价,自配料每吨比成品料省500元。但注意!省下的钱要拿200元做营养检测,重点查钙磷比和粗蛋白含量。
四季调配方秘籍
在东北跑了八个猪场总结的经验:
去年内蒙古老刘家按这个法子调配方,料肉比从3.1降到2.8,每头猪多赚87元。特别是炒黄豆粉这招,猪圈温度能提高2-3度。
自问自答:养殖户最挠头的五个问题
问:豆粕涨价用啥替代?
棉籽粕能顶15%,菜籽粕能顶30%。但要注意!棉籽粕必须脱毒处理,菜籽粕要选双低品种。山西有个养殖场用花生粕+芝麻粕替代,每吨省300块,猪毛色反而更亮。
问:预混料颜色越深越好?
这是二十年前的观念了!现在好预混料应该是淡黄色,那些墨绿色的多半加了染色剂。教你个检测土法子——泡水搅拌后,合格品应该悬浮半小时不沉淀。
问:猪挑食怎么办?
九成是粉碎粒度出问题。育肥前期用2.5毫米筛片,后期改3.0毫米。河北某猪场调整粉碎机后,采食量提升15%,日增重多了0.2斤。
问:自配料保存多久?
夏天别超3天,冬天最多7天。有个取巧法子:玉米豆粕分开存,喂前两小时再混合,营养损失减少60%。
问:怎么判断配方合不合适?
看猪粪最直观:理想状态是落地成塔、棕黄带裂纹。要是粪里带玉米渣,赶紧调粉碎机;粪便发黑发黏,八成是豆粕过量。
老把式的独门绝活
干了二十年养殖的老周头跟我说,他们村传下来个秘方:每吨料加5公斤新鲜橘子皮。我特意做了对比实验,发现加橘皮组的猪食欲提升20%,还能省下酸化剂的钱。不过要注意!橘皮必须晒干粉碎,新鲜的可不行,上个月有养殖户直接扔整块橘皮,结果猪圈变成了果蝇养殖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