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猪饲料需要哪些维生素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猪饲料中,维生素要怎么添加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促生长添加剂:包括喹乙醇、猪快长、速育精、血多素、肝渣、畜禽乐、肥猪旺等。
(2)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铜、铁、锌、钴、锰、碘、硒、钙、磷等,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添加后生猪日增重一般可提高10%~20%,降低饲料成本8%~10%。
(3)维生素添加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D3、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以及多种维生素、胆碱、肉猪预混料添加剂、维他胖、泰德维他-80、法国肥、保健素、强壮素等,可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地选择使用。
(4)氨基酸添加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以及生宝、禽畜宝、饲料酵母、羽毛粉、蚯蚓粉、饲喂乐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有赖氨酸和蛋氨酸等添加剂,在日粮中加入0.2%的赖氨酸喂猪,日增重可以提高10%左右。
(5)抗生素添加剂:包括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盐霉素、四环素、杆菌素、林可霉素、康泰饲料添加剂及猪宝、保生素等。
(6)驱虫保健饲料添加剂:包括安宝球净、克球粉、喂宝-34等。
(7)防霉添加剂或饲料保存剂:由于米糠、鱼粉等精饲料含油脂率高,存放时间久易氧化变质,添加乙氧喹啉等,可防止饲料氧化,添加丙酸、丙酸钠等可防止饲料霉变。
(8)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大蒜、艾粉、松针粉、芒硝、党参叶、麦饭石、野山楂、橘皮粉、刺五加、苍术、益母草等。
(9)缓冲饲料添加剂: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磷酸钙等。
(10)饲料调味性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食用氯化钠、枸橼酸、乳糖、麦芽糖、甘草等。
(11)激素类添加剂:包括生乳灵、助长素、育肥灵等。
(12)着色吸附添加剂:主要有味黄素(如红辣椒、黄玉米面粉等)。
(13)酸化剂添加剂:包括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乙酸、盐酸、磷酸及复合酸化剂等,在生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可显著提高猪日增重,降低饲养成本。
在生产实践中,添加维生素的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一般营养添加剂是根据食品标准确定的。食品标准中规定的维生素a要求必须是最低要求,即当养殖动物处于中性温度和健康区域时,从动物饲料中获得的数量。 在生产中,由于饲料加工技术的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在饲料储存期间,根据生产经验,在饲料成分、生产水平和饲料对象健康状况方面,饲料中的添加量高于推荐的饲料标准。
饮食中维生素的推荐量通常高于食品标准的要求。维生素产品公司提供的推荐量大于科学家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一般来说,科学家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应为。维生素制造商推荐的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量可能有利于动物的健康和动物饲料的内部储存,但理想的经济效益效果可能不是最佳的。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生产饲养效果,建议考虑以下因素,以确定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的最低水平:
1.一般植物营养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即使是通过封装技术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也容易失活。 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推荐量应该是所需量的几倍,维生素K和维生素E的推荐量应该是标准喂养标准的三倍。
2.维生素B2和维生素B5的添加量必须大于标准饲料要求,增加1.5~2倍。
3.普通饲料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为了降低成本,剂量可能低于饲料标准。饲料和豆饼含有更多的希尔,因此添加量必须低于饲料标准;同时,氯化大肠杆菌是碱性的。当与其他维生素添加剂结合时,它会影响其他维生素的效力。通常不混合,应单独添加。
4.饲料中生物素含量丰富,需求量可能较低;生物素价格高,且添加一定量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许多商业维生素不添加生物素。
5.如有必要,可添加其他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和泛酸,饲料中的含量视为安全量。
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供饲养动物用的原料,包括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在13%以下。饲料水分含量高,容易导致饲料发霉,不利于饲料原料的储存。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高温下燃烧后的剩余物质,主要含有钙、磷、钾、镁、铜、铁、锌、锰、硒等矿物元素。粗蛋白质是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两部分,其含量是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的饲料氮含量与常数6.25的乘积。真蛋白质是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真蛋白质在鸭消化道内蛋白质消化酶、肽酶的作用下,能分解生成20多种氨基酸和部分小肽。氨基酸和小肽对鸭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作用。非蛋白氮包括饲料中含有的游离氨基酸、短肽、核酸及其他含氮杂环化合物等。粗脂肪是饲料中乙醚浸出物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磷脂、类固醇、脂肪酸等。粗纤维是饲料中不易消化的营养物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主要指饲料中易被动物消化利用的淀粉、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前面已经把猪体需要较多且容易缺乏的矿物元素,包括钙、磷、钠、氯等介绍了,另外,还有几种猪需要量很少,但也不能缺少的矿物元素,如铁、铜、钴、碘、锌、硒、锰等再介绍如下。因为需要量极少,并且在动物体内含量仅占体重的万分之一以下,故称为“微量元素”。
这三种元素都是造血所不可缺少的,虽然它们在猪体内的含量极少,如铁仅占猪体的万分之一点三,铜仅占百万分之二点五,钴的含量更少,但在猪体生理机能中的作用却非常重要。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以及各种氧化酶的组成物,它与血液中氧的运输、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有密切关系。铜虽然不是血红素的组成物,但它在血红素和红细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物,缺乏时可以影响铁的代谢。猪虽不像反刍家畜那样容易发生钴缺乏症,但是给猪补充极微量的钴对促进生长是有好处的,饲粮中钴的添加剂常用硫酸钴。
初生仔猪体内铁的储存量和母猪奶中铁的含量都很少。初生仔猪肝脏中仅储存30~50毫克的铁,仔猪早期生长每天需铁7~16毫克,而每千克初乳中平均仅含铁2毫克,常乳中只有1毫克,在不补充铁的情况下,多在7~10日龄后发生贫血,尤其是在高床产仔栏、水泥地面或砖石地面饲养的猪,更易得这种疾病。仔猪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仔猪培育中一个普遍关注的病症。贫血仔猪表现出食欲不振,皮肤和黏膜苍白,被毛无光泽,精神委靡,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生长快的贫血猪会因缺氧而突然死亡,尸检可见肝脏肥大、血液稀薄、心肌明显扩张、脾脏硬大。
防止新生仔猪贫血的有效措施是给仔猪3日龄内补铁。可以一次性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血多素、牲血素等铁制剂(要以每头仔猪注射有效含铁量150~200毫克考虑)。需要注意的是给妊娠和泌乳母猪补无机铁,不能使乳中的铁含量提高到防止铁缺乏的程度,而给仔猪口服铁制剂或用饱和硫酸亚铁溶液涂抹母猪乳头的方法,效果也是不稳定的。除给新生仔猪注射铁制剂外,螯合铁的应用拓宽了仔猪补铁的渠道。螯合铁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提高新生仔猪体内铁的含量,喂给泌乳母猪可以提高乳汁中铁的含量,还可以直接喂给哺乳仔猪,均可获得明显效果,常用的螯合铁有台湾的甘氨酸螯合铁(爱铁旺)和美国的氨基酸螯合铁(血铁粒)。
应避免注射或口服过量的铁(每千克体重高于200毫克),因为未结合的血清铁促进细菌生长,易导致感染和下痢。
铜除了与造血有关外,还和骨骼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代谢有关。机体内缺铜,会引起猪对铁的利用率降低而导致贫血,当按缺铁性贫血治疗时,症状不会缓解。天然的饲料中铜含量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猪不会出现缺铜,但如果是缺铜地区,生产的饲料中铜的含量很低,就有缺铜的可能。在生产中,考虑添加铜主要是基于铜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促生长。每千克饲粮含125~250毫克的铜(以硫酸铜的形式)时,可以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但硫酸铜有毒,长时间使用含量高于250毫克/千克的饲粮,会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为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和黄疸。碘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的组成物,是调节猪生长、繁殖和泌乳不可缺少的物质。当碘不足时,甲状腺就会发生代偿性增生和肿大。成年猪缺碘的症状多不明显,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初生仔猪。当怀孕母猪缺碘时,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产生死胎、弱胎或无毛的仔猪,产后不久即死亡。
在沿海地区因海水中含碘较多,故不易缺碘,但在高山地区常有缺碘的可能。据报道,在菜籽饼、亚麻籽饼等饲料中含有一些促进甲状腺肿的物质,引起猪对碘的需要量增加。给怀孕母猪补喂碘盐,可以防止缺碘症。方法是,在母猪产仔前一二周内用碘化食盐替代普通食盐喂猪,按0.5%加在母猪配合饲粮中,或每周给猪添入0.1克碘化钾。但喂量过多和连续喂用时间过长是有害的,必须注意。NRC(1998)建议生长育肥猪和母猪饲粮中碘的含量为0.14毫克/千克。锌是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能防止细胞受到氧化损害,在免疫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缺锌可导致初产母猪产仔少而小,公猪发生睾丸炎,2~3月龄仔猪的饲粮中含锌量低于40毫克/千克时,就会出现一种皮肤角化不全的皮炎,即副皮炎,其症状是生长缓慢,食欲降低,皮肤看起来像患螨疥一样,初时,猪的皮肤出现红斑,上覆皮屑,继之皮肤变得干燥粗厚,并逐渐形成污垢状痂块,以头、颈、背、腹侧、臀和腿部最明显,有的猪因痒而蹭拭导致皮肤的溃破。如在日粮中补加万分之二的硫酸锌,可作为对症治疗的措施,即在100千克的配合饲粮中加入硫酸锌20克,喂一周后症状即可消失。对生长猪,为了预防和促进猪生长,可在每100千克配合饲粮中加入硫酸锌10克。
试验证明,当猪饲粮中含钙量过高时,就会相对地提高猪对锌的需要量,结果使日粮中原来够用的锌变为不够用,猪出现缺锌症。猪的营养性皮炎,直接的原因是缺锌,可是大多数情况,多是由日粮中含钙量过高,促使猪对锌的需要量增加所引起。所以,给猪配制日粮时,决不能随便增加骨粉的用量,以免造成含钙量过高,而诱发缺锌性皮炎。配合饲料中常用的锌盐有硫酸锌、碳酸锌、氧化锌,在高温高湿的地区宜用氧化锌。硒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之一,和维生素E相似,具有抗氧化作用。 这二者在抗氧化作用上可以互相节省,但即使高水平的维生素E也不能完全替代机体对硒的需要。
我国存在大面积的缺硒地带,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北等省区,这些地区所产的饲料常有缺硒的情况,以至于畜禽也有缺硒的症状。硒对猪繁殖上的作用,常和维生素E一样。母猪缺硒时,发情不规律或不发情,受胎率低,胎儿在母体内易被吸收、中途死亡和产弱仔等等。给母猪补硒,对提高母猪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都有好处。种公猪缺硒时,睾丸退化,影响种用。
猪缺硒除影响繁殖和导致仔猪贫血、下痢外,还会出现肌肉退化萎缩、颜色变白而患白肌病。这种病多发生于产后数日至3月龄内生长迅速的仔猪,个别侵害3~6月龄的猪。其表现有急性和亚急性两种。急性发作时,多因心肌营养不良,心脏麻痹,或营养性肝坏死而突然死亡,死前无任何症状,只是心跳快,心律紊乱;亚急性的表现是食欲减退,常伴有腹泻、跛行或行动无力,喜卧不愿站立,接触猪的四肢和背腰肌肉时,除有痛感外,并有硬而肿胀的感觉。
预防或治疗缺硒症,可以用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作皮下或肌肉注射。例如预防仔猪白肌病,可于生后一周内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1毫升,治疗量加倍,或在产前一个月给母猪肌肉注射5毫升。亚硒酸钠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将亚硒酸钠按比例溶解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宜现用现配,用量须准确,不可过量。
硒对高等动物毒性极强,亚硒酸钠属剧毒品,须严加管理。锰在骨骼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是性激素的前体——胆固醇合成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锰缺乏时,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母猪发情不明显,妊娠初期易流产、死胎或所产仔猪瘦弱,丧失平衡能力。
饲粮中需要添加锰,NRC(1998)建议生长育肥猪饲粮中含量为2~4毫克/千克,种猪为20毫克/千克。生产中常用硫酸锰和氧化锰作为饲粮中锰的补充形式。
在本文中我们对"猪饲料需要哪些维生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该主题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