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问答专区 >
规模化养猪如何降低料比 养猪场粪便如何处理

作者:养殖经验 时间:2024-12-29 阅读:402

想要了解关于"规模化养猪如何降低料比"的分析和解答吗?不用犹豫,通过以下文章内容,您将获得更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猪场粪便如何处理

1、这三种方法处理粪污,猪场轻松通过环评

2、当前对环保抓的越来越严,养殖业同样在所难免,其中养猪首当其冲,不少地区实施生猪禁养政策,对于环评不达标的猪场给与拆除。猪场污染主要为猪粪与污水,只要能将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便不会对周围土壤、水源以及空气等造成污染,猪场便可轻松通过环评。下面介绍三种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3、发酵床养猪已经推行了几十年了,至于实用价值却众说纷纭,不过对粪污处理效果确实好。猪舍内铺设30~50公分的稻壳、锯末等作为发酵床垫料,并接种em菌种,猪粪尿排到发酵床上便可通过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从而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环境的问题。

4、当然不少猪场用过后感觉不实用,冬天发酵效果差、夏天床体温度高以及人工消耗大等。冬天发酵效果差主要因为温度低影响发酵菌的活性,夏天床体温度高主要因为分解发酵过程中会产热,人工消耗大主要因为为了提高发酵效果需要定期翻料。要想提高发酵床的实用性,必须做好冬季保温、夏季降温工作,另外可购买一台手推式旋耕机进行翻料。

规模化养猪如何降低料比 养猪场粪便如何处理
(来源网络,侵删)

5、采用固液分离机对猪场粪污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对固体、液体分别处理,可较大程度上降低处理难度。小型固液分离机市场售价多在1~2万元/台,每小时可处理10~20立方的粪污,存栏在5000~10000头的猪场这样一台机器便可以。

6、脱水后的粪污含水量一般在40%以下,可直接进行堆积发酵处理,等20~30天完全发酵腐熟后便可作为有机肥,粮食作物、蔬菜、果树以及牧草等均可施用。液体污物则需要先排进沉淀池,进行5~10天的沉淀与发酵,然后再将其排到莲藕或其他水生植物种植池塘。

7、沼气池对猪场粪污的处理效果相当不错,通过发酵将粪污转化为沼气、沼液以及沼渣。沼气可用于猪场日常生活与生产,极大的节省了猪场日常开支;沼液可用于回冲猪舍对蚊蝇有一定驱赶效果,还可用于浇灌农田且不会造成烧苗;沼渣则富含氮、磷、钾与多种微量元素,为不可多得的有机肥。

8、一般存栏数量在500头的猪场,建设一个100~120立方米容积的沼渣、沼液自动分离式沼气池即可,造价在5~8万元。现在猪场环保设施建设可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有些地区甚至会全额补贴,当然具体还需要到当地畜牧与环保部门咨询。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仅就普遍存在和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饲养瘦肉型杂交猪,提高胴体瘦肉率

杂种优势是指杂种个体的生活力及某些生产性能优于亲本或超过双亲平均值的生理遗传现象。猪的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上。这两点与猪场的效益密切相关。繁殖性能的杂种优势比生长速度的杂种优势明显。据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1~2头,增重提高1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在生产性能方面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四元杂交优于三元杂交。但在条件不十分理想的猪场,还是以三元杂交为宜。用纯种瘦肉型长白、杜洛克、大约克等公猪与地方母猪杂交,二元或三元杂种都有瘦肉多、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的优点。

瘦肉型猪在体重达到40~60千克之前,主要以生长肌肉和骨骼为主,以后则以沉积脂肪为主。所以应采取“前催后控”的饲养方法,即体重60千克前可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60千克以后限量饲喂,但要做到定时、定量和充足的饮水。饲养商品瘦肉猪的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8~22℃为好,此温度为猪体蛋白质沉积最适温。温度过低会阻碍蛋白质沉积,增加脂肪沉积和饲料消耗;温度过高则食欲和日增重明显下降。 小母猪直接肥育瘦肉多,用纯种瘦肉型公猪同地方母猪杂交的仔猪,性成熟较晚,杂交小母猪不去势,直接肥育比去势后的肥育猪可提前5~20天出栏,体重增加10~12千克,瘦肉率提高3%~4%。

2.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

一个规模化商品猪场包括生产商品肥猪的母本群、终端父本群和各阶段的肥育猪群。从肥猪生产技术角度看,商品猪场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两大指标,一为平均每头母猪1年内生产的肥猪总活重,此指标又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母猪提供的出栏肥猪数和猪的生长速度;二为全群猪的料肉比。在第一个指标中,母猪提供的出栏肥猪数又包括受胎率、产仔数、活仔率和成活率。为此,规模化养猪场必须科学地饲养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母猪的繁殖体况。体况太肥,母猪不易发情,而且排卵数减少,受胎率降低,也易发生难产。体况太瘦,母体没有充足储备供胎儿生长发育,导致繁殖障碍,也易发生产后瘫痪。实践中母猪以八成膘为宜,尤其忌肥。应给猪喂以适当的青料,青饲料来源广,多种营养物质相对平衡,一般10千克的青绿饲料相当于1千克的精料。实行精青饲料的合理搭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条措施。一般青绿饲料与精料的比例为:能繁母猪2~4∶1,后备猪为0.3~0.5∶1。

2)采用多个公猪精子受精。通过多重交配或混精输精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此方法在纯繁猪场不适用,但在商品猪场是完全可行的。

3)配种后妊娠母猪的饲养。从配种当天到妊娠21天应半量饲喂,即每日喂料1.8~2千克,此后可逐渐增加喂量,妊娠后期即84~105天可增加到每日3.5~4千克,因此时胎儿生长发育较快,增加母猪采食量可明显提高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妊娠期初产母猪体增重以30~40千克为宜,经产母猪体增重30千克左右为好。

4)保证哺乳猪的采食量。必须尽量增加母猪泌乳期间的采食量,通过维持母猪泌乳期间高水平的采食量,有可能减少母猪体重和背膘损失,增加产奶量,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仔猪死亡率和提高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150千克体重的哺乳母猪日采食饲料不低于5千克,200千克体重的应达5.5~6千克。

5)仔猪提前断奶。要使全群母猪年产2窝以上,仔猪在4周龄断奶是必要的。提前断奶的关键是选择营养全、适口性好和易消化的仔猪料。

6)仔猪培育过好三关:①初生关:重点是保暖(30~32℃为宜)和及时吃初乳;②补料关:这是提前断奶的基础,注意奶和料交接自然;③断奶关:应注意由奶和料为主到完全以料为主的自然过渡。

7)搞好防暑降温。高温会使猪的繁殖力显著降低,在不影响肥猪平衡上市的前提下,母猪生产尽量避开炎热夏季。搞好防暑降温,尽量减少高温对繁殖力的影响。

8)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当前影响猪繁殖的疾病主要有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乙型脑炎等,应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2)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群的料肉比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降低全群的料肉比对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关注肥猪的料肉比,而忽视全群的料肉比。如果能把全群的料肉比由4∶1(大致为全国平均水平),降至3.8∶1,每头肥猪按100千克活重计,1万头猪1年可节省饲料200吨。降低全群的料肉比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最优、适合猪各生理阶段营养需要、能发挥猪的遗传潜能的全价饲料。二是努力提高繁殖力,尽量减少繁殖群的规模,可采取人工授精、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充分发挥优良公猪的潜力和避免疾病感染等方法,这样可节省饲料,提高受胎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为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做到无菌或少菌。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消毒是日常工作。防疫制度:一是要健全,二是要严格执行。堵死一切病源,严防从空气,道路和进出猪场的人、猪、车辆和其他媒介带入病原。

猪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等,同时有害气体的含量也不能超标。试验证实,气温在室温以下时,每下降1℃,猪日增重减少17.3克;高于室温时,影响更大,如果气温超过37.8℃,体重反而下降。高温环境下甚至可使仔猪增重降低50%。充足的阳光能使猪的繁殖力提高4.5%~8.5%,日增重提高10%,仔猪发病率降低9%。饲养密度过高,可使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11%,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3.科学设计加工饲料,提高饲料营养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借助计算机,增加配方的科技含量。要灵活运用饲料标准,科学选用饲料原料,做到根据不同品种猪特有生物学特性、生产方向、生产性能、生产阶段、性别和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以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提高饲料营养的经济效益。据报道,瘦肉型猪要获得较高的瘦肉率,要求日粮含有比较高的赖氨酸,生长肥育猪在接近育肥结束20天内,撤出日粮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甚至大量的钙、磷和钠,均不影响生长性能。小母猪要获得更好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需要添加比阉公猪多的蛋白质。夏季为增加猪的食欲和保证足量采食,则要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特别是要提高饲料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要添加氯化纳、碳酸氢钠等电解质,以促进猪采食,保证生产潜力的发挥。

养殖中的规模化种猪场如何管治

1.1场区门前踏3%的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洗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后方可入内。条件具备时要先沐浴再更衣再消毒才能入内。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外来车辆严禁入内。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车身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入内。本场生产区合作的车辆、用具,一律不得外出,更不得私用。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严禁场内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

1.2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1.3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若不能进行全进全出消毒,那怕是进行小范围的全进全出也可。猪e网网友建议,空圈一般先用清水冲刷后再用2%的火碱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墙壁用酒精喷灯消毒。空圈5--7天后再进猪。

1.4产房消毒。对产房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先将产床浸泡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仔猪培育室消毒与产房同。

1.5常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以防疾病传播。

2、坚持猪群的免疫程序,后备种猪。要配种前半个月以前,注细小病毒苗及乙脑疫苗。妊娠母猪。分娩前40天、15天各注大肠杆菌三介苗2毫升;若场内或场周围有红痢发生,还需于产前30天、15天左右注射仔猪红痢苗各1次。

通过前文的阐述,您对"规模化养猪如何降低料比"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您希望获得更详细、更全面的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wenda/10878.html

标签: 养猪场,粪便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