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养猪场地面用什么材料好的问题,以及和养猪场冬季猪舍怎么取暖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个人观点:用泥胚子做墙壁的猪舍保温性能更好,现在用的夹钢泡沫板保温性能也很好。)
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窗户最好北面小,南面大。提高保温性能。)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普通燃煤取暖设施常用于天气寒冷而且块煤供应充足的地区,使用的燃料是块煤,优点是加热速度快,移动方便,可随时安装使用,可用于猪舍应急。
使用燃料为蜂窝煤,供热速度和量较煤炉慢而少,但因无烟使用方便,在全国许多地区使用。优点是移动方便,可随时安装使用,应急时不必安装烟筒,比煤炉更方便。
在猪舍靠墙处用砖等材料砌成的火道,因墙较厚,保温性能更好,火墙多用于较寒冷地区,如果将添火口设在猪舍外,还可防止煤烟或灰尘等不利影响。
将猪舍下方设计成火道,火在下方燃烧时,地面保持一定的温度,因为热量是由下向上散发的,火炕既可保持适宜的温度,还可在猪舍温度较低时保证猪的温度,大大节约成本。另外,还可以把地炕设计成烧柴草形式,燃料为廉价的杂草或庄稼秸杆,可使成本降到更低,在秸杆丰富的农区,小型猪场人力充足,这种形式是非常实惠的。
类似地炕,但不同之处是在水泥地面中埋设循环水管,需要供暖时,将锅炉水加热,通过循环泵将热水打进水泥地面中的循环水管,使地面温度升高。这一方法用于许多猪场,效果非常好,而且不占地面面积,老式猪舍也很容易改建。如果在水泥地面下铺设隔热垫层,防止热量向下面散发,可节约部分燃煤成本。
同居民使用的水暖,但因猪一般都处于低位,水暖气片的热量是向上升的,取暖效果一般,而且投资大,占地面积也大,使用量正在减少。
同水暖,供热速度更快,容易达到各种猪舍对温度的要求,不足之处是对锅炉工要求较高,不适于小型猪场使用。
农户养猪使用最普遍的设施,投资少,使用方便。
投资大,费用高,只能应急使用。
也叫畜禽空调,是将锅炉的热量通过风机吹到猪舍,舍内温度均匀,而且干净卫生,价格也较电空调便宜得多,许多大型猪场都在使用。
局部供暖的不错选择,适宜于应急,特别是在新转入猪群中使用,容易操作,很受饲养者欢迎。
在使用煤炉、蜂窝煤炉或火墙时经常出现的现象,特别在生火时经常使舍内乌烟瘴气,在密度相对较大的猪舍,使空气质量明显变差,不利于猪的健康。另外一些猪场煤炉或蜂窝煤炉不装烟筒,还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因猪对一氧化碳的耐受性比人强,往往造成慢性中毒而不被发现,所以使用煤炉或蜂窝煤炉时,必须安装烟筒。
取暖引起失火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木制结构的猪舍,必须使烟筒远离易燃物。同时在取暖季节,要安排人员夜间值班,以防事故出现。
塑料大棚在冬季最容易出现湿度过大,主要是因为猪舍潮气无法排出,所以使用塑料大棚时,应该在棚顶预留出通气孔,防止通气孔热量散失过多。可考虑晚上将通气孔用草帘盖上,既不影响通气,还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建塑料大棚时,如果设计成可方便揭盖草帘形式,晚上将草帘盖上,白天揭开,更有利于猪群生产。
暖气和热风炉水循环不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循环受阻,热水将不能输送到位,不能起到取暖的作用。另一个现象是由于设计不周,暖气管道供热不均匀,部分区域很热,部分区域却不热,造成猪舍温度不均匀。
畜禽空调不像电空调那样质量可靠,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懂使用或维修方法,往往造成无法使用的情况。有时需要人为控制,起到调节空调的作用。所以在购买畜禽空调时,必须把使用说明书保管好,一般出现小问题,可以参照说明书去调整,这种现象在更换饲养员或电工时经常出现。
天气寒冷时,猪舍往往封闭很严,新鲜空气进入量少,经常出现舍内氧气量不足,影响猪群生产,所以在保温时不要忽略空气质量,以免顾此失彼。
摘要:生态发酵床养殖自推广以来,受到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养殖户的极大关注,议论也较多,主要集中在发酵床夏季高温问题、发酵床能否消毒和如何防疫、发酵床养猪效益问题等方面,本文着重从发酵床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角度来讨论,主要目的是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发酵床的“能量”产生机理、经济价值与如何科学利用。
关键词:发酵床能量夏季高温问题养殖效益
发酵床已公认优点包括:1、环保。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也不会排放大量的冲圈污水,极大地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2、省工。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大每个饲养员的养殖量。3、省药。猪拱吃有益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菌体蛋白、抗菌肽等以后,能助消化,提高猪的免疫力与抵抗力。4、节水。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刷水泥地面,用发酵床养猪,只要满足猪的饮用水就行了,能节省80%以上的水分。5、省料。由于饲料的可消化性有限,再加上动物的消化能力有限,饲料经过动物肠道后,并没有完全利用,以营养丰富的粪便的形式排出来,粪便被功能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粗蛋白、菌体蛋白、微量元素等,是猪的美食,节省饲料并且提高了饲料利用率。6、节能。在冬天,发酵床能产生足够的热量,给圈舍升温,只要圈舍有合适的保温措施,就能省去取暖设施。
发酵床作为一项新型养殖技术,其独特功能优势已为大家认可,当然在推广过程中因为操作等方面原因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必定会出现一定时期的磨合与改进期,厂家也没必要急着否定与辩解,而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养殖户在使用发酵床的过程中,操作上也会遇到问题,也不要着急,应积极与厂家技术人员联系,尽快解决问题;对于旁观者,我觉得应该公平公正地看待新事物、新技术,不要一出现问题就急于一棍子打死一窝,说整个技术不行,因为现在的发酵床厂家中也不乏害群之马,从中渔利之辈!
技术问题仍需从技术方面解决,生态发酵床“能量“经济价值问题,我觉得可以从金宝贝发酵床发酵剂运行机理与近四年来的实践说起。
二、生态发酵床“能量”特征及生成机理
如前面所提的发酵床的6大功效所说,金宝贝具有省人工、省水、节能、省饲料的功效,发酵床的省并不是普通、暂时的省,它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且清洁干净、无污染无公害,是环境友好型、生态循环型的节能方式。以冬季升温省燃料为例,发酵床中的功能微生物将猪拉下的粪尿分解为粗蛋白并形成菌体蛋白、微量元素的同时,也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其中的热量足够保持发酵床在寒冷的冬季(外界零下三四十度)也能维持较高的室温(室温二十多度),只要有猪,只要猪拉下粪尿,其中的热量也是源源不断的,是可持续利用的。
笼统地或宽泛地讲,发酵床产热机理是:功能微生物将猪拉下来的粪尿在锯末、稻壳、花生壳等垫料的参与下,分解或降解代谢形成为菌体蛋白、多糠、单糖、粗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这个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垫料即锯末或花生壳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半纤维素,这些大分子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芳香酸(如丁香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香豆酸等)、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在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的生化分解过程中释放大量的键能热。
2、猪拉下粪便后,如果直接拉在水泥地上,热量会很快散失,消失殆尽,但拉在发酵床上就不同了,由于垫料如锯末,具有极好的吸水性,猪尿拉在发酵床上,很快被锯末吸收,即保住了大量水分,也保住了热量,粪便随着猪的翻拱或人为翻倒,被掩埋入发酵床表面十公分以下,猪的粪尿主要含有未被利用的蛋白质、有机物;金宝贝发酵床菌群将粪尿分解为粗蛋白、菌体蛋白和微量元素等小分子物质的同时,也释放大量的热量。
3、微生物菌种自身繁殖等活动也会产生大量的代谢热,这就好比很多人在一个房子里,房子里面也热一样的道理。
三、生态发酵床“能量”的经济价值
发酵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具有那些价值呢?一般来说,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微生物分解粪便,不用再清粪尿,节省清粪尿的人工劳动;同时不用清洗圈舍,也节省了大量的水。根据计算,能节省80%的水,当然也节省了大量的取暖电能,这一点在干旱缺水地区如甘肃、陕西等地更显宝贵。在冬季,采用常规水泥圈舍养猪,为了抗寒,一般要调整饲料配方,如增加能量饲料的添加量,以维持猪的体温。而用发酵床养猪,因为床面温度较适宜(常年温度维持在20-25度左右),猪不用过多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来提升体温御寒,所以在冬季,发酵床养殖的猪,能比传统水泥地养殖的猪出栏重5-15公斤。在北方,冬季温度低,猪生长缓慢,需要采用地暖或电取暖等方式提高猪舍温度,成本当然不低,而用发酵床就不需要这些取暖措施了,可以节约大量的建造成本和燃料成本。
四、生态发酵床“能量”的科学合理利用
发酵床产生的能量,尤其是热量,在猪场的运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冬季,热量非常宝贵,应采取措施,保留已产生的热量,避免因管理维护不当而造成不产热或少产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来保温:
1、圈舍建造过程中,可以采用双层结构或覆盖草帘,采用彩钢板、空心砖等加强圈舍隔热保温措施。2、圈舍采用坐北朝南方位结构,冬季阳光充足,利于圈舍的通风透气与升温,门窗应注意开与关,阳光明媚的白天应注意开窗透气。晚上、寒冷、大风的白天应注意关闭或半闭门窗。3、对于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冬季气温普遍是零下几十度,可以适当增加垫料厚度,增强发酵强度,如金宝贝常规发酵床是只要求50公分的垫料厚度,在冬季可以增加10公分垫料厚度,做到60公分的垫料厚度,4、对于已经养成定点拉粪尿习惯和不喜欢翻拱的猪群,应做到每周至少翻到1次,将粪尿埋入垫料表层10-20公分以下,避免粪尿在床面上成堆,造成发酵异常或不发酵。5、养殖密度应该控制在1.2-1.5m2/头,避免因粪尿过多浸泡发酵床。6、在冬季由于圈舍内外温差大,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塑料布、或铁皮屋顶,形成水珠往下漏滴至床中,这种情况应注意白天通风,把水蒸气释放掉。
发酵床产生的热量通过合理措施保留下来,能形成极大的能量经济价值。如在发酵床上生长的猪,因为圈舍温度始终维持在15-25度,猪的体温正常是37-39度,根据不同阶段猪只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哺乳母猪(10~21.1)、初生仔猪(32~37.7)、3周龄仔猪(23.8~29.4)、保育前期仔猪(23.8~29.4)、保育后期仔猪(21.1~26.6)、生长猪(5.5~21.1)、生长肥育猪、怀孕母猪、种公猪(10.0~21.1);我们以生长育肥猪为例,其适宜生长温度在10-21.1度,环境温度过低,猪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其体温,使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多,从而使饲料转化率下降。实践证明,当温度降低到摄氏10度和5度时,猪的采食量分别增加10%和20%,而增重反而下降;当生长育肥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以下时,温度每下降1度,日增重减少11-20%,日耗料增加25-35%。以河北保定地区为例,每年从11月到来年3月份,这四个月的时间,气温在10度以下,传统水泥圈舍温度一般也在10度以下,而使用发酵床养殖的圈舍温度一般在15度以上,用户可以估算一下发酵床在整个冬季节省的饲料和多增长的猪肉的钱到底有多大!
利用发酵床产生的能量可以用来为猪(也不限于猪,鸡鸭鹅、牛羊都可以)的产床提供能量。在寒冷的冬季,传统的为仔猪保持合适的温度的方法是将仔猪放入保温床并在床面设电热板,利用电能加热,适宜的温度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重。但能量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带来有利的方面,在有些情况下,如不需要时应尽快散发掉,否则会起到负面效果。如夏季,圈舍就不需要过多的热量。这就像口喝时水很宝贵很有用,但水太多了,比如长期阴雨连绵或洪水泛滥,水就成灾了,这是同一个道理。所以在不需要热量的时候,发酵床应通过调节发酵强度来减少热量的释放,同时对多余的热量也应采取有效措施使之有效逸散。根据金宝贝技术人员多年来的实践,在夏季应采取如下措施来释放或逸散多余热量。
1、圈舍结构采用隔热材料,如用彩钢板、空心砖等材料建设猪舍,防止太阳直射加热圈舍。
2、增强通风透气性,注意开窗开门透气,增加空气流动性,有条件的可以在猪舍两头、或圈舍顶部安装抽风机或换气扇,一般功率在100瓦左右,价格在1千元以下,可以在酷夏或闷热天气间歇性开机。此种方法执行起来效果最好。
3、增加翻倒次数,翻倒不仅利于热量的逸散,在上面的篇幅已经讲过,也利于水分的蒸发。
4、圈舍层高应不低于2.5米,可在顶部增设吊扇或抽风机,在闷热的天气间歇开机,搅动空气。
缺点是前期投资大发酵技术不稳定受天气影响较大,养育肥猪还可以种猪不划算规模在100--200头存栏的管理上还行大型养猪场得考虑下人工成本和垫料成本
关于养猪场地面用什么材料好,养猪场冬季猪舍怎么取暖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