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国产玉米价钱是多少"这个问题,你是否也想了解更多呢?别等了,通过本文内容,你将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赶快跟随小编一起深入了解吧。
今年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粮农面临丰收的烦恼。记者走进吉林敦化调查。
国内外价格倒挂、库存积压,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政策调整,应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让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
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收割机隆隆作响。眼下,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收获的景象一如往年。不同的是,自2024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今年,国家临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确定为“国标三等”每斤1元,每斤降价0.12元。这将给农户带来多大影响,农民有啥期盼?忙碌的秋收背后,比往年多了几分不平静。
农民:每斤降价0.12元,去了成本不挣钱。政策“急刹车”,农民难承受
“看吧,这玉米全在棵上站着呢,先自然降水吧,含水量太高。”种粮大户阚宝富把记者领到地头说。
敦化市新立村农民阚宝富,经营着宝富家庭农场。今年,农场60公顷地全都种了玉米,预计能收700多吨。
“愁人啊!今年玉米价格低,连收粮的小贩都看不到,玉米不好卖啊。收回家,太湿,没地方存放,怕捂了;要是过几天下了大雪,更麻烦。”阚宝富说。
去年,阚宝富种了50多公顷玉米,纯收入30来万元。今年的玉米行情,让阚宝富怀念起去年卖粮的情景,“就坐在家里,一斤9毛8分钱,直接卖给上门收粮的经纪人,省心,运费啥也不管。”
而今年,阚宝富把粮先晾在地里,等着国储粮开库,就直接把粮送过去。他盘算着,国家收储价格还能高一些,卖粮也方便,一斤玉米的运费2分钱就够。往远点的加工企业送粮,一斤玉米的运费得5分钱。
“如今,在收粮企业的门口,卖粮的车都排成‘长龙’了,基本上排3天队才能卖出去。多等一天,按一吨粮20元给运粮车付费,80吨粮就是1600多元的开支啊。”阚宝富说。
秋收再忙,老阚也要时时关注玉米价格,“打开,就能看到粮食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的价格,企业每天都会及时公布。”
“企业收购湿玉米的价已经掉到6毛4分钱啦。按照这个行情,去了种地的成本就不挣钱了。”阚宝富打开手机查看了一下当天的粮价。“目前,企业收购价太低,着急还贷款的农户,粮价多少也得卖了,着急用钱啊。”
阚宝富算了笔账:且不看农户玉米实际交易价格,按照国家临储价格的降幅,每斤玉米少收入0.12元,1公顷地能收12吨玉米,那就得减收2880元钱。
连续多年的玉米临储政策,保护了农民利益,稳定了农业生产,意义不容忽视。 国内外价格倒挂、库存量越来越高,这个矛盾也日益凸显。
“临储政策调整咱理解,但能不能在下种前调。现在秋收了,踩脚‘急刹车’,农民有点受不了。”阚宝富的想法代表了不少粮农心声。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消息让阚宝富的心情能稍稍舒缓。为保证农民顺畅、方便卖粮,今年吉林省将于11月1日启动临储玉米政策,比去年提前了1个月。
政府:增加粮食代储点,加大技术设备支持,最大限度降低卖粮成本
“今年,吉林省改变往年分期分批开库方式,收购库一次性布设到位,全面启动。全省各地将尽量方便农民就近卖粮,减少运费支出。”吉林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王涛介绍说。
面对粮食收购政策调整、库存积压等复杂形势,敦化市政府协调当地4个民营粮库,帮助中储粮增加代储点,保障粮食收购顺利,确保农民能够及时卖粮。目前,4个民营粮库可存储10万吨玉米。
眼下,粮价一天掉一个价,让农户顺利卖出好价钱,并不容易。敦化市鸿发现代生态农场经营了703公顷土地,种了370多公顷玉米,4000来吨的产量,卖粮压力不小。
幸好,在敦化市农业局的协助下,鸿发现代生态农场适时抢收,将2000吨玉米顺利卖给了吉林市乙醇燃料公司。
“9月28日,市乙醇燃料公司开始收购湿粮。29日,农场开始收割,4天收了2000吨玉米,以最快速度卖给了企业,当时可是8毛3分钱一斤啊,现在掉到6毛多了。”鸿发现代生态农场人庄文君说。
记者来到鸿发现代生态农场,大型收割机在远处的田里轰鸣作业。庄文君远远指过去:“苞米直接脱粒,其他的全部粉碎还田,40分钟收获一车,那就是40吨玉米啊。”
去年,鸿发现代生态农场收割玉米主要靠7台小机械,田里收割、卸到场地、用机械脱粒,再装车运输,耗费人手,成本高。“按照去年的方式,想收想卖都来不及。今年,市农业局给协调的进口大机械,帮我们抢收抢卖,脱粒后直接装车送到企业,这就一斤能省8分钱成本。”庄文君说。
“这个时期,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帮农户拓展销路;给予技术设备支持,降低农户卖粮和储量成本。”王涛说。
今年按规定,玉米生霉粒含量超过2%国家不再收购。为此,吉林省各级农技干部,进村指导农民科学储粮,做栅子、将粮食上楼子,杜绝“地趴粮”,保证粮食安全存放,尽可能增产不减收。
期盼:出台相应配套措施,推动结构调整,让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
今年,敦化市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了2.4万公顷,突破了9.5万公顷,成为当地第一大作物。“前期测产来看,全市粮食产量将突破100万吨。”敦化市农业局副局长国长振说。在庄文君看来,最直接的感受是,一公顷地玉米比去年多打了400来斤。
敦化迎来了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而作为吉林省大豆主产区,敦化大豆种植面积却不断减少。2024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约15万公顷,占全省一半左右,2024年仅有9万多公顷。
敦化大豆因非转基因、高蛋白而闻名,出口量占全国60%。作为东北地区大豆集散地,敦化大豆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16家,就地加工不成问题。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玉米当地转化能力非常弱,属于原粮输出地。“遭遇价格下跌,敦化玉米销售压力巨大。”国长振说。
临储政策执行了7年,玉米价格7连增,也让玉米和大豆之间的效益差距拉大。庄文君介绍说,“一公顷地,可产10多吨玉米,黄豆最高3吨,收入至少差3000元。”
“一头是国产大豆产量降到了预警线,一头是玉米国内外价格倒挂。”在国长振看来,这次玉米临储政策的变化,也让敦化感觉到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应该推广粮豆轮作,回归大豆主产业。”
“今年玉米行情不好,明年就搞点多种经营呗,以玉米为主,再种点白瓜子啥的,来年夏天就收获,省地力,能挣钱。”阚宝富说,大豆的效益终究让他有顾虑。
种了这么多年玉米,阚宝富觉得,玉米价格单靠政策肯定不行,但如果直接砍掉政策,完全由市场定价,暂时也行不通。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调整,应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出台一些保护农民利益的配套措施,让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
国长振认为,推动大豆产业发展,需要对粮农进行精准补贴,希望国家拿出政策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要整合政策和资金,区域性集中投放。要不就成了撒胡椒面,星星点点,没味道。”国长振说,目前国家农业补贴多,加起来看额度不小,国家惠农力度很大,但是各项补贴分散发,在农民那里就解决不了啥问题。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2024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3750万公顷,总产为60220万吨,平均单产为4380kg/ha.。中国种植玉米2447.6万公顷,12500万吨,5100kg/ha.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三)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冬季严寒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湿润,多数地区年均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分布不均匀,60%集中在夏季形成春旱、夏秋涝的特点,玉米栽培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种植方式有玉米清种、玉米大豆间作及春小麦套种玉米。在玉米栽培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更换新品种,选育或引进高产、抗倒伏、适宜密植的新杂交种。
(2)增加投入,特别是化肥投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充分发挥本区光、热、水条件的优势,为玉米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4)浇足底墒水,适当深播,以利保全苗和促进壮苗早发。
(5)争取早播,加强田间管理,加快前期生长发育,力争提早开花,延长开花至成熟这一段的时间:发挥后期在干物质生产方面的优势。
位于北方春玉米区以南,淮河、秦岭以北。包括山东。河南全部,河北的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江苏和安徽北部,是全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播种面积733.33万公顷(约合11000万亩),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总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该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无霜期170~220天,年均降水量500~800毫米,多数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自然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有利。但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较集中,故经常发生春旱夏涝,而且有风雹、盐碱、低温等自然灾害。栽培制度基本上是一年两熟,种植方式多样,间套复种并存,复种指数高,地力不足成为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在玉米栽培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推广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2)增加肥料投入,发挥肥料的增产潜力。本区玉米施肥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磷肥不足,钾肥更少,应把肥料施用量提高到施纯氮12千克以上和适量的磷钾肥。
(3)华北地区的套种玉米和麦茬夏播玉米,播时正值一年中最干热的季节,耕作层十分干旱,结合上茬作物后期浇水,在播种前备足底墒,适当深播(6~7厘米),盖严和镇压,是争取一次全苗的重要措施。对于套种玉米,为了减轻共生期间小麦的遮阴,麦收前后还必须再浇一水防旱保苗和促进壮苗早发。
(4)华北地区的雨季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麦茬夏玉米容易发生芽涝。 抢早播种或采用套种方法,促使幼苗在大雨到来之前拔节,可避开和减轻涝害。如8月下旬以后降水量逐渐减少,有秋旱发生时,应浇水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
包括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全省,湖北和湖南西部。陕西南部以及甘肃的一小部分。玉米播种面积400万公顷(合6000万亩)左右,占全国玉米面积的四分之一。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雨量丰沛,水热条件较好,光照条件较差,有90%以上的土地为丘陵山地和高原,无霜期200~260天,年平均温度14~1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多集中在4月至10月份,有利于多季玉米栽培。在山区草地主要实行玉米和小麦、甘薯或豆类作物间套作,高寒山区只能种一季春玉米。在玉米栽培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扩大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充分挖掘地方种质资源(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纯种称为种质,用它来培育杂交品种),根据生态区划选用单交、双交、三交和群改种,使杂交优良品种面积扩大到 80%以上。
(2)在高寒丘陵地区推广玉米覆膜,争农时、夺积温,单产可增加 30%一50%。
(3)扩大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推广玉米规格种植。
(4)在云、桂南部地区扩大一部分冬种玉米。
(5)本区多数山区丘陵土壤瘠薄,阴雨天气多,应注意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全部,江苏、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玉米面积较小,占全国面积的5%左右。
包括新疆的全部和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溉区。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2%-3%。
包括青海和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和林区,玉米是本区新兴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很短,种植面积不大。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置(头号出口国是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 1996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万吨。河北、河南两省也有千万吨的年产量。
1、玉米收割机多行的价钱在十多万元以上,单行玉米收割机价钱只有几千元。具体的价格可以咨询下郑州的中联收获,推荐选择中联收获4YZ-3W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2、“中联收获”4YZ-3W(S300)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整机设计紧凑、机身短、机动性强,转弯半径小,掉头方便,收割效率高;全新动感外围,设计新颖时尚,美观实用,维修方便;原创收获台,可实现不对行收获,适应各种行距、农艺要求。割台采用拨禾链强制喂入方式,可实现不对行收获,并能在地头进行横向收获。割台摘穗辊采用双螺旋摘穗辊,拉茎快,不缠绕,不堵塞。滚刀式前置粉碎机加中置式还田机,可对秸秆进行深度粉碎还田,割茬低,秸秆粉碎率高。剥皮机采用4组16辊,指型压送装置,柔性剥皮技术,磕籽率低,剥净率高。
3、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玉米收割机的信息,推荐咨询郑州中联。郑州中联产品畅销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在国际市场,产品主要出口到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2024年出口印度100台小麦机。2024年出口几内亚50台小麦机,用于支持当地的农业生产。2024年,公司的4YZ-3X小三行玉米机出口到泰国。2024年,公司的水稻机,玉米机出口到了尼日利亚。2024年出口到马来西亚链轨、轮胎组合型水稻机。2024年出口到塔吉克斯坦籽粒秸秆兼收的小麦机。2024年出口到印度尼西亚无级变速玉米机。公司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亿元。
在本文中我们对"现在国产玉米价钱是多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该主题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