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规格的一些知识点,和饲料中添加剂维生素真的是越多越好吗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促生长添加剂:包括喹乙醇、猪快长、速育精、血多素、肝渣、畜禽乐、肥猪旺等。
(2)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铜、铁、锌、钴、锰、碘、硒、钙、磷等,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添加后生猪日增重一般可提高10%~20%,降低饲料成本8%~10%。
(3)维生素添加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D3、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以及多种维生素、胆碱、肉猪预混料添加剂、维他胖、泰德维他-80、法国肥、保健素、强壮素等,可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地选择使用。
(4)氨基酸添加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以及生宝、禽畜宝、饲料酵母、羽毛粉、蚯蚓粉、饲喂乐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有赖氨酸和蛋氨酸等添加剂,在日粮中加入0.2%的赖氨酸喂猪,日增重可以提高10%左右。
(5)抗生素添加剂:包括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盐霉素、四环素、杆菌素、林可霉素、康泰饲料添加剂及猪宝、保生素等。
(6)驱虫保健饲料添加剂:包括安宝球净、克球粉、喂宝-34等。
(7)防霉添加剂或饲料保存剂:由于米糠、鱼粉等精饲料含油脂率高,存放时间久易氧化变质,添加乙氧喹啉等,可防止饲料氧化,添加丙酸、丙酸钠等可防止饲料霉变。
(8)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大蒜、艾粉、松针粉、芒硝、党参叶、麦饭石、野山楂、橘皮粉、刺五加、苍术、益母草等。
(9)缓冲饲料添加剂: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磷酸钙等。
(10)饲料调味性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食用氯化钠、枸橼酸、乳糖、麦芽糖、甘草等。
(11)激素类添加剂:包括生乳灵、助长素、育肥灵等。
(12)着色吸附添加剂:主要有味黄素(如红辣椒、黄玉米面粉等)。
(13)酸化剂添加剂:包括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乙酸、盐酸、磷酸及复合酸化剂等,在生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可显著提高猪日增重,降低饲养成本。
一些养殖户说饲料中添加剂维生素越多越好,能够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但是要提醒大家,饲料中添加剂维生素并不是越多越好,下面为你具体分析。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动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也是保持动物健康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在动物生长、发育、代谢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有些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某种维生素,经过简单的代谢反应即可转变成维生素,成为“维生素原”。
动物体犹如一座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生物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的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辅酶的组成成分。 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
1、调节性。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会产生能量,其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2、微量性。动物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3、外源性。大多数的维生素,动物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经常通过动物饲料获得。4、特异性。一旦缺少了某种维生素,动物将呈现特有的病态。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虽然十分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A,易于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疾病、皮肤干燥,采食量下降等中毒症状。为规范饲料维生素的使用,农业部制定了《饲料添加剂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对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3等设立了在配合饲料中的**限量,以保障动物健康。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是指为补充饲料营养成分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主要包括饲料级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1)氨基酸主要有3类: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动物机体内能够自行合成,或者可以由其他营养物质转化而来,不需要由饲料提供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较少而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也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必须由饲料提供的氨基酸。动物必需氨基酸有13种,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精氨酸等。其中,赖氨酸与蛋氨酸使用量最多,其他氨基酸使用量较少。必需氨基酸中有一些氨基酸在饲料或饲粮所含的量与动物所需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称为限制性氨基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具有改善氨基酸平衡、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等作用。动物体在严重的应激状态或创伤、感染等情况下,体内氨基酸的需要量会大大增加,一些本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在此时也会发生缺乏,这些随着机体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需要量增加的氨基酸称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2)维生素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以辅酶或催化剂的形式参与体内的代谢活动,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中,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体内多余的量不能及时通过体液排出体外,可以在动物的组织器官中贮存,不必每天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体内贮存,过量时可以很快通过动物的体液排出体外,必须不断补充,动物采食过量的水溶性维生素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维生素添加剂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抵抗应激能力和改善畜禽产品质量的功能。由于维生素纯品易受光、热、氧等环境因素的破坏,维生素添加剂常用其衍生物,并通过预处理工艺制成不同规格的制剂,如维生素A常用维生素A乙酸酯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E采用维生素E乙酸酯、维生素K采用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B1采用盐酸硫胺素、泛酸采用泛酸钙、胆碱采用氯化胆碱等。添加剂产品中维生素的有效含量随产品种类不同差异很大。(3)矿物质微量元素动物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所必需的物质,按照矿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可将矿物质分为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常量矿物元素是指动物体内含量占动物活重0.01%以上,主要包括钙、磷、钾、钠、氯、镁、硫7种。微量矿物元素是指动物体内含量占动物活重0.01%以下,主要包括铁、铜、锰、锌、铬、钼、钴等12种。
矿物元素添加剂具有保障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作用。矿物元素添加剂种类繁多,一般以无机或有机盐类化合物形式提供,各元素的有效含量和生物学效价差异很大。钙、磷补充料常用碳酸钙、磷酸氢钙;镁补充料常用硫酸镁;钠、氯补充料常用食盐;对铁、铜、锌、锰等微量元素添加剂,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多为其硫酸盐,多含结晶水。由于碱式氯化铜等有机盐比无机盐具有更高的生物学利用率, 有机矿物元素成为近年来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热点。
一般饲料添加剂不是为了补充饲料中营养物质的不足,而是为了延长饲料保存时间,防止饲料霉变,抑菌促生长,改善饲料适口性等而向饲料中添加的微量物质。一般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饲料保藏剂、驱虫保健剂、生长促进剂和其他添加剂。
(1)饲料保藏剂为了防止饲料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被空气氧化破坏,或受环境因素影响变质,降低甚至失去饲用价值而添加的一类物质。这类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剂、防霉防腐剂。常用的抗氧化剂有乙氧基喹啉、抗坏血酸等,在饲料中添加量常为0.01%~0.05%。常用的防霉防腐剂是丙酸及丙酸盐类,添加量为每吨饲料1千克。在家庭猪场,由于饲料贮存时间比较短,饲料用量较小,通常不使用这类添加剂。
(2)驱虫保健剂主要是指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猪体内外寄生虫被驱除后,饲料报酬得到改善。猪体内的寄生虫主要为猪蛔虫,体外寄生虫如疥螨等。
(3)生长促进剂这类添加剂能抑制猪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改善体内生理生化过程,减少猪群应激,改善饲料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常用的生长促进剂有抗生素添加剂、酶制剂等。抗生素添加剂是目前使用较广的促生长剂,在使用这类添加剂时要注意合理使用,严禁滥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同时,要防止在猪体内残留,通过产品影响人类健康。使用时,最好能将几种药物交叉使用,可有效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酶制剂是一种向饲料中添加的复合酶制品,是外源酶,可提高饲料在消化道中的消化率,改善饲料报酬,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目前使用的酶以纤维素酶为主。
(4)其他添加剂除以上介绍的添加剂外,尚有其他一些,如调味剂、产品品质改良剂等。
一般饲料添加剂应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要符合停添休添的要求,不能随意增加用量、延长或缩短添加时间,以免产生中毒或无效。在饲料中也必须要搅拌均匀。
关于“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规格”以及相关内容,这篇文章小编就先介绍到这里结束了,如果你还想关注更多,那么可以继续接着关注其他文章了解。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