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产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这个问题,你是否也想了解更多呢?别等了,通过本文内容,你将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赶快跟随小编一起深入了解吧。
1、(1)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结合而成,当受到物理因素(加热、加压等)和化学因素(酸、碱、有机溶剂等)影响时,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适度变性能提高消化率,这是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和其他抗生理物质受到钝化的缘故;另外,肽链结构伸展,增加了与酶的接触机会。但如果热处理强度过高,反而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变性还会产生以下作用:可塑性增加,提高饲料的制粒性能,粉化率低;使氧合酶失活,提高脂肪质量,延长保质期;梅拉德反应,它是蛋白质中游离氨基酸与还原糖之间的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降低。 在有游离还原糖存在时,应避免对饲料过度加热。
2、(2)对脂肪营养价值的影响饱和脂肪酸对热处理、化学处理较稳定,但不饱和脂肪酸则易出现氧化,尤其在氧、光线、金属等存在的条件下更易氧化,致使营养价值降低,并产生过氧化物等毒害物质。制粒、膨化技术对脂肪的影响较大,其优点表现在:可使饲料原料中微生物分泌的脂肪酶完全失活,从而提高饲料的贮藏性能,这对肉鸡饲料和鱼饲料十分有利;由于油细胞破裂,油脂浸到细胞表面,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和外观,并使制粒更加容易(润滑作用),产量增加,且延长压模寿命。但对高油脂含量的物料仍应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剂以防氧化。
3、(3)对淀粉营养价值的影响淀粉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其结晶结构遭到破坏而成为α-淀粉,更易被淀粉酶作用。淀粉糊化是指淀粉在受热超过糊化温度时吸水膨胀,淀粉分子间键破裂,淀粉分子产生水化作用所致。温度越高,糊化度越高。对水产饲料的黏合性来说,淀粉是一种重要成分,含淀粉丰富的原料配比不得低于25%。淀粉的熟化程度受加工方式的影响。粉料在制粒前淀粉糊化度为25%~30%,制粒后可达到30%~40%,其提高是有限的。采用压力调质器或膨化设备后可使淀粉糊化度达到40%~90%,使淀粉糊化度大幅度提高。
4、(4)对粗纤维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粗纤维对非反刍动物不仅仅只作为填充剂,还可利用其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满足30%~50%的能量需要。纤维素、半纤维素对热处理较稳定,但挤压和膨化可使纤维结构破坏,分子间的键部分断裂,提高动物对其的消化率。纤维的形式影响膨化加工改善纤维营养价值的能力。一般认为,膨化温度低于120℃时对日粮纤维营养价值影响很小。
5、(5)对维生素营养价值的影响维生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极不稳定,对许多物理与化学因素非常敏感。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湿、热、摩擦、压力等都会破坏维生素。为减少这种破坏,采取的措施有降低加工温度、缩短加工时间、添加抗氧化剂、加无机载体(如将液体维生素E溶于二氧化硅中)、将含羟基的维生素变成酯类、超量添加、后喷涂技术等。如德国BASF公司先将维生素A制成β-胡萝卜素,再以动物胶包被制成维生素A棕榈酯微粒胶囊,同时再使用一种交联处理技术制成维生素A胶囊,使其承受更高的压力、摩擦、温度和湿度,保存率可提高20%以上。
6、加工对矿物质微量元素影响研究很少,一般认为矿物质的可利用率不受加工的影响。
1、影响水产饲料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2、1.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棉籽饼、菜籽饼、大豆饼(粕)、蓖麻饼(粕)等饲料,本身就含有棉酚、异硫氰酸酯、胰蛋白酶抑制剂、凝聚素、光敏物质、硝基化合物等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轻者降低饲料消化率,重者引起鱼类中毒,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2.微生物污染饲料及其原料在运输、贮存、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容易污染上各种霉菌和腐败菌及其毒素,主要有致病性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各种霉菌(如曲霉菌、青霉属菌、镰刀菌属菌等)及其毒素、病毒(或朊蛋白)、弓形体。有许多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微生物通过被污染的饲料使鱼类致病,并污染水产品而危害人类健康。饲料霉变不仅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它们能产生多种毒素,尤其以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有很强的致畸、致癌性,急性中毒会引起水产动物死亡,更多的是慢性中毒,毒素在动物体内蓄积,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危害人体健康。
3、3.饲料配制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配合饲料中,对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类物质的滥用和不按规定使用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对饲料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4、(1)非法使用违禁药品,不按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饲料中抗生素及一些药物添加剂的添加容易引起药物残留,是目前影响水产品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如喹乙醇曾是我国水产配合饲料中使用最多、最主要的促生长剂之一,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过量地使用喹乙醇会引起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下降,甚至死亡。过量残留还会导致人们食用后的安全危害,农业部已经于2024年将其列为无公害水产品的禁用渔药。另外,目前使用较多的黄霉素,对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考证,欧盟已开始逐渐禁用。
5、(2)有毒金属元素:饲料中的铅、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限度,会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造成危害,并且这些元素可以在鱼体内富集,其残留量过高会影响人们食用的安全。水产配合饲料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为动物性原料,如鱼粉、皮革粉等,预混料的矿物质添加剂也是有害金属的来源之一。
6、(3)农药:不适当地长期和大量使用农药,可使环境和饲料受到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对动物健康和生产以及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农药的种类繁多,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磷制剂、有机氯制剂、有机氮制剂、
7、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类和砷制剂、汞制剂等。大部分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的残留期长,可在动植物体内长期蓄积,通过食物链对鱼类和人体产生中毒效应。
8、(4)多氯联苯:常见的多氯联苯(PCB)为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广泛应用于工业如电器设备的绝缘油、塑料和橡胶的软化剂等。生产和使用PCB的工厂“三废”的任意排放成为PCB的主要污染源,含PCB的固体废物燃烧以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挥发等也可造成污染。鱼油和鱼粉是水产饲料受PCB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部分海产鱼油中均含有少量PCB,添加于水产饲料后,由于养殖鱼类的不断摄食而产生累积,因其具有亲脂性,主要蓄积在脂肪组织及各脏器中,从而对鱼类产生危害。(5)油脂酸败和组胺:鱼粉和鱼油是渔用饲料加工的主要原料,它们都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酸败。饲料脂肪氧化酸败也称饲料哈变,是油脂长期储存于不适宜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其中含有不饱和键的物质(脂肪、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脂溶性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游离脂肪酸、酮和醛等多种氧化产物,使其酸价、过氧化物值及熔点增高,并对油脂的感观性质发生不良影响的变化。长期摄入酸败油脂,会使动物体重减轻和发育障碍,器官病变。
9、水产饲料中鱼粉用量一般都较高,鱼粉原料不新鲜或贮存时间过久,其鲜度就会下降,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含量升高。实际上使用不新鲜、腐败霉变的鱼或肉制品制作的鱼粉或肉骨粉产品,其生物胺含量一般都较高,其中主要是组胺。组胺是组氨酸的分解产物,是组氨酸在莫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等细菌存在的组氨缓脱羟酶作用下,脱去羟基后形成的一种胺类物质。它是一种毒素,动物摄入一定量的组胺后会引起中毒。因此组胺含量可作为鱼粉或肉骨粉鲜度下降的重要指标。
10、(6)转基因饲料原料:转基因饲料的安全问题目前尚无最终答案,但已经大量应用于水产动物饲料中,其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比如用转基因原料生产的饲料饲养出来的动物是否会产生遗传污染;这样的动物性食品是否与非转基因食品实质等同,无显著差异;转基因食品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会产生过敏;对生态安全性有无影响等。目前已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高油、高赖氨酸玉米、“双低”油菜、高蛋氨酸大豆、无色素腺体棉花等,它们中的一部分已被用作饲料原料,这些原料具有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但对其安全性问题,仍须保持足够的谨慎和正确的评估。
11、(7)益生菌:目前,虽然国内外已有大量商品化的益生菌(益生素)问世,但是除了对酵母、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研究相对深入一些外,大部分益生菌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对作用效果的研究上,而且这些研究结果还很不系统,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支持,对机理研究的不深入会在益生菌的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益生菌的安全性问题。许多微生物有益生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副作用。许多益生菌的应用还存在着争议,如肠道球菌既能维持人或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的菌群平衡,用于治疗胃肠炎,也是一些食物中的正常菌群,但是它同时也可能产生细菌毒素,污染食品,导致食物中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益生菌株如果含有可转移的耐药性因子,对生物安全绝对是有害的。
矿物质饲料原料,如膨润土、石粉和沸石粉,是动物健康与生长的关键因素。它们不仅能提供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具有独特的功能性,对提高饲料效率和动物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膨润土,以其蒙脱石为主导的粘土矿物质,凭借其卓越的吸水性、塑性和分散性,赋予饲料优良的适口性和改良性。它能调节饲料的松紧度,延缓消化过程,增强在胃肠道的消化效能,从而提升饲料的利用率。 膨润土的吸附特性还能吸附有害病菌和有毒元素,如氟、铅、砷,保护动物免受疾病侵害,增强免疫力,促进食欲和消化功能,为生长发育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牛,膨润土在肥育中起着增强体质、提高饲料效率的作用。
猪饲料中添加2%膨润土,可显著提升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研究显示增重率可达3.7%,身长增长1.6%。
在禽类饲料中,膨润土能提高产蛋率,蛋重和蛋壳质量,并改善饲料转化,如蛋中铁、铜等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对肉食鸡也有益于体重增长和减少黄曲霉菌危害。
兔类使用膨润土可降低致死率,增加饲料回报。
同时,膨润土还能有效减少畜舍内的臭味,改善环境卫生。
石粉,即石灰石矿石粉,富含32%的钙,有助于平衡动物体内的钙需求。作为饲料载体,石粉不仅提供钙源,还常用于微量元素预混饲料的稀释剂。在动物体内,钙元素能缓慢释放,消化吸收率相对高,优于贝壳粉。但需注意,石粉的使用量需根据动物种类和阶段调整,过量可能导致消化率降低和健康问题,如青年鸡肾脏负担加重和结石形成。
沸石粉,由硅酸盐和铝酸盐构成,具有强大的吸附性能,能净化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它富含水产动物生长所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易于动物吸收。沸石粉还具有独特的化学活性,可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延长消化时间,增强消化酶分泌,减少肠道疾病风险。
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通过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提供,促进动物代谢和生产力提升。
净化环境,吸附动物排泄物中的有害气体,改善养殖环境质量。
吸附饲料中的有害物质,保护动物免受其危害。
增强饲料稳定性,防止营养成分流失,保证饲料质量。
这些矿物质饲料原料在动物营养和环保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使用时需谨慎考虑,遵循适宜的添加比例,确保动物健康与饲料品质的双重提升。
以上就是“水产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小伙伴,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关注本站,本站会持续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