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东荣成某鱼粉厂的三楼车间,看着传送带上小山般的鳀鱼碎块,厂长老李突然蹦出句大实话:"别信包装袋上写的原料配比,一吨合格鱼粉里掺了多少下脚料,连我们会计都算不清!"这话让我瞬间想起去年舟山查获的掺假案——某厂用40%豆粕+60%鱼骨粉冒充纯鱼粉,每吨净赚3800元黑心钱。
先说个冷知识:同样重量的活鱼,做成鱼粉后重量能差出两倍多。去年我在福建连江跟踪记录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这个差距主要来自含水量和油脂含量。海水鱼普遍含油量高,像秘鲁鳀鱼出油率能达到12%,而这些油脂在加工时都会被分离出去卖钱。说白了,你买的鱼粉其实是"脱脂鱼渣烘干品"。
咱们以当前市场价做个对比表就明白了:
成本项目 | 海水鱼粉(元/吨) | 淡水鱼粉(元/吨) |
---|---|---|
原料收购价 | 4800 | 2200 |
柴油消耗 | 900 | 600 |
人工烘干费 | 1200 | 800 |
氨基酸添加剂 | 0 | 450 |
总成本 | 6900 | 4050 |
看到没?淡水鱼粉成本直接腰斩。但这里有个行业潜规则:淡水鱼粉必须掺入15%-20%羽毛粉或血粉才能达标,这些"辅料"每吨只要800块,却能冒充2000块的鱼蛋白。
去年江苏某养殖场买了批"特级鱼粉",结果塘里的对虾集体绝食。后来送检才发现,所谓的62%蛋白含量,其实是掺了尿素和硫酸铵的虚标产品。这里教大家几个土办法:
火烧法:取50克鱼粉放在铁板上烧
水溶法:倒进玻璃杯搅拌后静置2小时
手感测试:抓一把用力握紧再松开
跟广东湛江的鱼粉批发商老陈喝酒时,他透了个底:现在饲料厂采购的"进口鱼粉",十袋里有三袋是边境小作坊的仿制品。更绝的是,某些厂家专门收购过期海鲜市场的臭鱼烂虾,用双氧水漂白后加工,这种毒鱼粉每吨成本不到2000块,转手就能卖8500。
要说我的个人观点,未来三年鱼粉行业必定大洗牌。随着欧盟强制推行鱼粉DNA溯源技术,还有我国新版饲料卫生标准实施,那些靠掺假生存的小厂子,要么升级设备,要么等着被罚到倾家荡产。咱们养殖户以后买鱼粉,记得要对方提供近红外光谱检测报告,别光看包装袋上的星星标志——那玩意5块钱能印一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