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别人用豆渣喂鹅月省三千,为啥我家的鹅越吃越瘦?
最近总在养殖群里刷到有人晒账单——用发酵饲料养鹅,饲料费直接砍半。可新手自己动手就状况百出:要么饲料发霉发臭,要么鹅群集体拉稀。说实话,这些坑我去年全踩过,最惨时整棚鹅苗腹泻不止,亏了八千多医药费。直到把里十几个配方试了个遍,才发现核心就三招:原料混搭有讲究、发酵条件要卡死、分阶段喂养是王道。今天就把这些干货掰碎了喂给你。
一、三种废料变黄金的秘方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逮着单一原料猛用。像5提到的玉米秸秆发酵,直接喂鹅根本吃不消。得按7:2:1混搭玉米芯、稻壳和树叶,粉碎到2毫米以下,鹅才肯下嘴。我试过单用玉米秆,结果饲料槽里剩的全是粗渣,白白浪费。
豆渣处理更要精细。2那个强微99发酵剂的配方真香——700公斤湿豆渣配200公斤麦麸+100公斤玉米粉,夏天捂三天就出酸香味。但千万别直接喂雏鹅!得加0.5%食用碱中和酸度,去年我没做这步,小鹅死亡率直接飙到15%。
青贮饲料看着简单,含水量才是关键。按3的方法,皇竹草要切3厘米段,捏一把指缝渗水不滴落才算达标。我有次偷懒没控水,发酵出来全是黑水,鹅闻了扭头就走。
二、分阶段喂养对照表(含血泪教训)
为啥同样的饲料,雏鹅吃了拉稀,育肥鹅却蹭蹭长肉?看这张表就懂了:
阶段 | 发酵料占比 | 核心指标 | 致命坑位 |
---|---|---|---|
雏鹅(0-4周) | ≤10% | 粗蛋白≥18% | 酸度超标烧肠子 |
中鹅(5-10周) | 30% | 代谢能2800大卡 | 菌种失效导致霉变 |
育肥鹅(11周+) | 40% | 粗纤维≤8% | 突然加量鹅绝食 |
特别是育肥阶段,按7的方法掺5-15%苎麻秸秆发酵料,那个酸香味能让鹅多吃20%。但切记要阶梯式加量,我有批鹅直接从10%跳到40%,结果集体绝食三天,日均增重跌了12%。
三、自问自答:新手必遇的灵魂拷问
Q:按配方做的饲料为啥发臭?
A:三个可能——菌种过期(用6的复合菌)、密封不严(塑料袋扎三层)、温度太低(低于15℃得用温水激活)。上个月我有一缸料就毁在旧菌种上,那臭味堪比臭鸡蛋。
Q:发酵料没霉变,鹅为啥不吃?
A:八成是颗粒太粗!玉米秸秆必须粉碎到≤2mm,我拿游标卡尺量过,超过3mm的碎渣鹅绝对剩饭。还有个冷知识:掺5%黄酒酒糟能提升适口性,但成本会涨点。
Q:能完全替代精饲料吗?
A:别做梦!6的实验数据打脸——全用发酵料日均增重反降12%。最好搭配方案是发酵料40%+玉米53%+油脂2%,这样既能省钱又不耽误长膘。
小编说大实话:
看着7里「每吨省1500元」的数据,别急着上头!前期投入粉碎机就得三四千,我去年买的设备八个月才回本。但长期算账真香——现在每只鹅药费从2.3元降到0.9元,淘汰率从18%压到5%。这行就这样,肯在原料配比、温湿度控制、过渡饲喂这些细节死磕的人,才能把别人眼里的垃圾变成真金白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